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2016-10-08 16:10尹水兴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提问高中英语课堂

尹水兴

摘 要:英语的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为它是英语对话的主要环节,所以培养、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也就成为了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提问

近年来,高考越来越注重对于阅读能力的测试,表现在阅读量的加大,难度的增加以及综合性的试题逐渐增多等方面。对于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大阅读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提高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遵照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找到制约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症结所在,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切入口,又是我们阅读教学重中之重。

一、影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

1.阅读语法上的问题。现在的英语阅读材料,其语法的结构复杂,运用了大量的复杂语句,其语言表达的变化过大,隐含的信息分布较广。即使认识每一个单词,但是在整个语篇的理解上不能够做到准确到位。

2.阅读词汇上的问题。在英语阅读材料中,对大量的生词,也考虑到因人而异,有的学生词汇掌握较多,烦恼也相对较少。但是词汇积累较少的学生,容易忘掉学过的词汇或者是对于其意义记不太清楚,也有可能和同形词发生混淆,导致阅读压力增大。

3.阅读语篇上的问题。(1)对于整篇文章的归纳不强。(2)在英语阅读文章中,经常会运用到比喻、借代等手法,导致文章意思不够明确,学生难以理解文章的整体意思。(3)对部分涉及到其他学科知识的文章,导致对此类文章的理解就更难了。

4.阅读心理上的问题。曾经拜访的心理学者告诉我,当人在阅读的时候,如果紧张、焦急,很容易产生恐惧或者抗拒心理, 使得阅读能力不能发挥正常的水平。

5.阅读技能上问题。(1)不良的阅读习惯主要表现在逐词阅读、口读以及用笔或者手指指着读,缺少了解文章意群的观念, 直接用视觉接受文章文字信息。(2)缺乏阅读技巧,主要包括语法分析、句子的逻辑、承接语以及判断文章大意等。

二、丰富学生词汇,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个有志于掌握一门外语的中学生,应努力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单词是构建语言基本单位,单词掌握得越多,他在词与词之间可能建立的联系就越多,他记忆词的本事就越大。高考中对阅读速度的要求达到了每分钟50个词以上,如果平时没有养成在单位时间内高质量完成阅读内容的习惯,是很难达到高考对学生阅读的要求的。

三、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授之以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指导学生认真预习

高中阅读课文长,难度大,抽象概念内容多,形象思维内容少,语法现象较复杂。因此, 对学生来说, 认真预习是及其重要的。如果学生没任何准备走进课堂那么学习肯定是被动的, 教师讲解什么,学生就听什么; 教师演示什么,学生就看什么。这样的学习有什么主动性呢? 预习看起来是学生的事情,但教师精心指导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并写出自学笔记、提出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譬如安排学生针对有关问题做些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预习生词。

2.培养学生归纳理解能力

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取书面信息。因而阅读时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语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树材料的阅读, 抓住大意, 再深层次地去理解内容。在阅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采取不同的归纳形式去归纳材料内容,快速、准确地猎取文章信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由于阅读材料题材与体裁的不同,因而在阅读中还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各种不同的归纳方式去归纳、理解材料内容,如可以归纳动词,显示事件过程;归纳文章人物,突出重点人物等等, 从而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鼓励学生做适当的课外阅读

众所周知,英语的语感是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实践才形成的,读得多,知道的就越多,阅读能力提高的就越快。所以,教师平时应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但同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阅读材料选取时难易要适中,材料太简单,达不到阅读训练的效果,材料太难,学生读起来费力,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有害而无益。一般情况下,选择生词率在3%-4%为益,以后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逐渐增加生词率。其次,阅读材料获取的途径要广泛。可以是来源于网络、英语期刊、英文报纸杂志等等,体裁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也可是应用文,选材可以是小说、寓言、科普,也可是新闻时事性文章。简而言之,就是要选取那些能够极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通过阅读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阅读教学实质上就是一个引导学生强化实践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过程。可以说,没有英语语言的实践性,就没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高效率。语言学家hammer指出“one skill cannot be performed without another, people use different skills when dealing with the same subject for all sorts of reasons”。这表明,在课堂阅读过程中对所遇到的问题的处理方法与课后延展性的阅读过程所遇到的同一或相似的问题的处理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实践需求而有所不同;从这种意义上来看,阅读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阅读能力培养的终结。在实际阅读课教学中,我们有必要通过一系列巩固与运用练习以及课外阅读等“三结合”形式,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努力使课堂的教学效率体现在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延伸阅读实践上。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读说结合,即读后口述课文大意或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读写结合,即读后改写、缩写、扩写、仿写等,训练学生概括和归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断能力。

3.课内课外结合,除了抓好课堂阅读教学之外,还必须狠抓课外阅读,增大学生信息输入量,增强学生的语感。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阅读2-3篇难度适宜的短文,并建立阅读档案,如以表格的形式记下阅读日期、材料名称、阅读字数、阅读时间(分钟)以及读后感等;积累一段时间后,还要抽查学生的阅读档案,并组织展示与交流活动。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积极思维活动,它要求读者积极主动地从作者提供的书面材料中去寻求理解的线索。书面语从表面看来是单向的,实际上阅读也是一种交际活动,是由作者和读者双方参与的一种潜在的信息交流,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接受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否,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英语教育的成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猜你喜欢
提问高中英语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