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

2016-10-08 17:12陈广坤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措施问题

陈广坤

摘 要:高校学生党员队伍是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是党的生力军,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党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生党员;问题;措施

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是党的生力军。他们的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群体形象、关系到党员队伍的整体形象,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因此,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正派、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党员队伍,是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高校学生党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培训时间较短,入党动机存在多样性

学生党员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入党,一般只需要1到4年的时间。由于入党前审查培养时间较短,缺乏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培训和政治思想信念的反复锤炼,使得他们在政治思想理想信念上不够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映入脑海,在大是大非面前,尤其是当涉及到个人自身利益得失时往往经不住考验。

不排除少数学生入党动机不纯,比如入党能为自己将来找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增加砝码;或者在进入社会后仍能保持“先进”的位置。这些想法只能将它定位在“初级”愿望上,当这些“初级”愿望实现了,学习、工作的动力自然也就减弱。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在工作中确实有个别学生党员在入党之后确实出现了思想滑坡、不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现象。

2.入党时间较短,明辨是非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党龄均比较短,一般长的是三年,短的只有几个月。由于在党时间短,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缺乏一种经过长期在党内学习生活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严格按党员标准和义务要求自己的习惯,缺乏对党的组织原则的深刻领会和对党内各项纪律和制度的深入认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社会知识更加开放和获取知识更加快捷,他们虽然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但任然摆脱不了那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所特有的好奇心与冲动心理,容易受到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

3.学生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学生入党后,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往往都是学习党在各个时期的重要方针政策文献,这当然要学,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念文件、读文章的层面上,照本宣科,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久而久之,他们对参加此类党内学习生活的活动便心生厌倦,更谈不上通过党内学习生活达到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

4.高校学生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制度不健全

在支部的日常工作中,许多学校的学生党组织工作缺位,对党员教育管理抓得不够紧, 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流于形式。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制度有待健全,主要包括:辅导员联系党员制度;党员汇报制度;学生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班级制度等。

二、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措施

1.严把“入口关”,加强教育和培养, 确保发展质量。

建设高素质的大学生党员队伍,首先要选拔和培养一支数量足够、质量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夯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把发展党员的着重点放在对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上”。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外群众对党的认识,牢牢地把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的周围,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内容要由浅入深,形式要丰富多样。要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的要求,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教育他们模范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让他们明白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首先要自觉成为一名好公民、好学生。要加强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特别是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进一步端正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认识。在教育形式上,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学习体会交流、优秀学生党员现身说法、“早日站在党旗下”演讲赛以及参观考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典型单位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2.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思想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和基石,贯穿党的建设的始终。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就是要求他们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必须要在思想上入党。当前,主要加强三严三实教育和二学一做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成为新时期的合格党员和模范党员。

3.实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形式的多样化,进一步理顺学生党员教育体制

首先要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为学生党员搭建党性锻炼的平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途经, 以党校为主阵地,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同步进行;以大学生社团为主要载体,为大学生党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造条件; 以大学生党支部为核心,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作用,使之成为骨干力量,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其次,加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在入党之后,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通过听报告,谈心得,颂恩情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帮助他们摆正自己的位置,坚定其理想信念,铭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处处高标准、严要求,并以自己的言行影响身边的同学。

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和监督制度

对学生党员的管理, 首先要以“严”字当头,不要求学生做到的,要求他们必须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要求他们必须做得更好。要求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学习、遵纪守法等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

其次,不断完善辅导员联系党员制度、党员汇报制度、学生评议党员制度和党员联系班级等制度;推行学生党员年度考核及评优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

5.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生党员质量的高低,能否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支部的工作, 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素质。选配好党支部书记, 是搞好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关键环节。学生党支部工作成员都要接受学院严格、客观的考核,高校应当优化支部成员结构,疏通学生党员的教育渠道,通过吸收院系优秀教师党员进入学生党支部、邀请部分党龄长、理论知识丰富、政治鉴别能力强的老党员担任支部顾问等形式优化支部成员结构,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整体素质,为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6.加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

为确保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工作必须做得细致、扎实,配备和培养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党务干部是必不可少的。党务工作干部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一定要高,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要有热情。在工作中能够做到深入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生活, 并且在学生中要有一定威信。同时, 还应该能够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另外,保证有足够的经费投入是必须的,为有效地开展和组织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林林,袁圆,论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J],安徽文学,2008.11.

[2]崔斌,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1999.4.

[3]胡春江,沈越, 刘进宝,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4.

[4]孙国会,对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