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工作复合性的多向度问题思考

2016-10-08 17:12刘书超王婉琼向阳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校党建

刘书超 王婉琼 向阳

摘 要:文章从高校党建工作整体的复合性特点,多向度的复合整体要求高校党建工作协调配合,以协调发展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三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高校党建;复合性;整体合力与多向度

新时期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必须重视合力作用的发挥。高校党建工作是一个整体,正确处理内部各个部分的复合关系,是它有效运转的保证。高校党建工作合力作用的发挥,建立在整体推进和多向度复合的协调配合基础之上

一、高校党建工作整体的复合性特点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是毛泽东在1939年提出的重要论断。高校党建工作是这个伟大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从整体上加以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高校党的建设规律,使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高校的职能包括很多方面,集中起来说就是培养人才。高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科研人才,二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人才。这两方面既有差别,又是一个共同体,他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影响。高校党建工作是服务于培养人才这个中心的,党的建设工作开展必须落脚在培养人才这个中心上。高校党建工作必须遵循自身的规律,结合高校发展的特点来开展。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宏观要求必须与微观要求相结合,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开展党建工作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就高校党建工作而言。抓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归根到底是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个中心。有微观的抓手落实才有宏观的要求实现。把高校党建工作视为一项整体性工程,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深刻认识其复合性的结构特点。

二、多向度的复合整体要求高校党建工作协调配合

党的建设从“工程”定位,必须深刻认识其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关联。如果我们将高校党建看做一个复合性整体的话,那么,开展高校党建工作就需要克服单向度的线路性思维方式,形成多个向度的思考。高校党建工作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党员发展、党员思想教育、党的组织生活等等,这些内容都构成高校党建工作整体的考量向度。但这些向度还不能够具体地反映高校党建的特点,因为这是各行业各单位都具有的普遍性的党建工作内容,并没有显著地体现高校党建工作的具体情况。基于上述教师与学生两大群体区分的高校特殊性,党建工作更需要将两大群体作为复合整体的考量向度。教师党建与学生党建是思考高校党建工作的两个重要向度。教师与学生身份角色不同、定位要求不同、工作生活方式不同,教师党建和大学生党建确实有自身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但教师与学生的紧密关系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职能要求,则需要将党建工作中的这两大群体作整体性的考量,注重相互关联,在协调配合中显示整体效果。

三、以协调发展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党中央指出:党组织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仅要求高校党委要敢于抓,而且要善于抓。敢于抓是态度问题,善于抓是能力问题。光有态度缺乏能力,党建工作难以达到科学化的要求。促进党建工作的协调发展,是提升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路径,改进和创新高校党建工作要从加强协调发展着眼。第一,树立高校党委领导党建工作的整体意识,以辩证思维认识党建工作的大局,加强抓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辩证思维要求从各种关系的联系来认识事物的发展,高校党建工作创新需要党委领导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从目前高校党委领导党建工作的机制看,有明确的分工,但缺乏整合。高校里与党建工作相关的机构设置,包括组织部、宣传部、党校是一个层面,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团委等又是一个层面。这些机构都有各自工作的具体对象和目标群体,任务明确,分工具体。这是需要的,也有合理性。但是,分工具体也容易造成任务分割和自成体系的缺陷,从而发生各自孤立而影响整体性的问题。第二,充分发挥大学生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大学生党员政治归属感的强度。目前高校里存在的一个现象值得重视,即大学生(包括党员)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普遍高于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大学生热衷参与社团活动应该肯定,它也是能力训练的平台。但是相比较而言,大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活动却缺乏兴趣和热情,即使有正常的活动安排,也往往是“被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效果不佳。存在这样的现象原因很复杂,它的本质问题是大学生党员的政治归属感不强。对于大学生来说,党员是一种政治身份,对党的组织担有一份责任。政治归属感要求大学生党员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党组织的所有活动。而在大学生党员的意识里,普遍认为参加党组织活动只是接受思想教育,自己是个“被教育者”。这样的观念急需改变。第三,创新师生开展党的生活的互动机制和方式,将教书育人向党的建设工作拓展。教书育人是高校里被广泛使用的一个词,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广大教师也尽心尽力以此要求来履行自己的职责。教书与育人无疑是相联系的,大学生的成才离不开教师的教书。建议高校党委可以尝试建立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机制,采取教师党员到学生党支部兼职、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定期开展联合活动、教师党支部书记与学生党支部书记形成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以师生党员的共同参与和工作互动彰显高校党建工作复合性的优势。

总而言之,高校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作为我党基层建设极其

重要的构成部分,在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保障我党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齐卫平.高校党员先进性建设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9,24.

[2]于孟晨.抓好高校党建工作切实提高办学水平[N].光明日报,2015-07-21(16).

[3]李源潮.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J].求是,2008(04).

猜你喜欢
高校党建
新时期高校党建与大学文化建设互动关系的探讨
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探析
贯彻落实习近平党建思想,积极推动高校党建工作
全媒体视阈下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建制度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