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流行音乐趋势

2016-10-08 18:39赵梦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发展趋势文化

赵梦

摘 要:流行音乐是我国大众音乐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流行音乐整体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其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等特点使得流行音乐得到极为迅速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大众音乐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大众音乐;文化;流行音乐;发展趋势

“大众音乐文化”从其字面意思理解,可以理解为大部分人喜欢的音乐文化,而所谓的大部分人喜欢的音乐即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出现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色彩,流行音乐本身和人们的生活相近,再加上流畅且富有节奏感的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大众音乐文化中重要的部分。

一、流行音乐处于发展的初期

我国的流行音乐兴起和出现的时间还较短,经过分析和研究发现,我国的流行音乐最早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当时的上海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受到国外流行音乐传入的影响,逐渐发展起我国的流行音乐文化。在此时期内出现了一些极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家,如黎锦光、姚敏、陈歌辛等人。其中的代表作品有:《香格里拉》、《玫瑰花香》、《夜来香》等。在此时期内,已经开始出现专门的唱片、歌厅以及唱片公司。但是受到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环境限制,使得在此阶段内所产生的音乐脱离了当时的群众,不能代表当时的劳苦大众,更多的倾向于殖民统治阶层的奢靡生活状态。与此同时,有着一些思想较为先进的爱国人士,创作出许多的救亡歌曲,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歌曲激发当时的劳苦大众,共同建立美好的新中国。

二、流行音乐的初级发展阶段

新中国在成立之初,受毛泽东主席的鼓励,文化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但是随着后期文化大革命的实施,使得流行音乐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直到后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才使得我国的流行音乐获得新的生机,并取得极为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当时的一些港台歌手,得到内地大众的喜爱,如:谭咏麟、邓丽君徐小凤等人。他们的歌曲以磁带和唱片的形式得到广为的传播,对我国的流行音乐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国内地许多的创作者开始进行模仿,但是这时期内没有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三、流行音乐的高速发展阶段

1986年,可谓是我国流行音乐发展最为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且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价值都是不同的,带给人们一种崭新的视角,让人们意识到流行音乐广阔的发展空间。如:《让世界充满爱》、《一无所有》等歌曲,就和以前常见的花前月下风格有很大的不同,流行歌曲之中蕴含的内容也可以是一些充满正能量的东西,并且通过流行音乐的传唱,能够更容易让人们意识到自己应当担负的责任。

在这一时期内,我国的流行音乐逐渐的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发展,内容和风格上有着巨大的改变。此时的流行音乐更加趋向于人民大众,音乐作品中更多的反应出大众的心声,通过流行音乐来找到自身感情的寄托,使得流行音乐从最初的模仿港台到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曲风上面更加趋向于欧美风格。

四、良好的发展趋势

当前,流行音乐正在不断的朝着与民歌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这一发展趋势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从当前的流行音乐发展形势进行分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老歌新唱的方式,他们主要是将较为古老且经典的歌曲使用新的歌唱方式表演出来,使这些歌曲更加符合大众的口味,拉近我国大众和流行音乐之间的距离。这种流行音乐方式成功的将较为复杂的音乐简单化,让我国大众能够较容易理解,对提高我国大众的音乐素养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2.古词新韵。古词本身就属于音乐文化中的一种,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艺术瑰宝。在当前的流行音乐中,将古诗词成功的运用到流行音乐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曲风。以流行音乐的形式长处古诗词,既帮助大众对我国对诗词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让流行音乐找到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3.说唱式流行音乐。说唱式的流行音乐中使用的是一些平常通俗的话语,以较快的节奏感演绎出来,从而形成一种听觉上的感受。此种发展趋势通常局限于一些较为年轻的听众,这种音乐中的快节奏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

第四,中国风流行音乐。该种风格的流行音乐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之上的,所编写的歌词具有中国文化的内涵,再使用中国的传统乐器进行伴奏,配上新式的唱法和编曲技巧,就形成了这一独特的中国风流行音乐。

五、结语

我国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流行音乐得到极为广泛的发展,发展方向更加的多样化,不过我国的流行音乐发展时间上仍旧较短,很多地方发展得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当前这样一个经济社会之下,流行音乐更多的沦为人们追求利益的一种工具,更进一步限制流行音乐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进行分析,我国的流行音乐仍旧取得较大的发展,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一定能够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赵玲,李媛. 我国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流行音乐趋势[J]. 音乐探索,2011,01:68-71.

[2]李香兰. 我国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流行音乐发展的趋势探析[J]. 品牌(理论月刊),2011,03:99.

[3]涂波,闫大卫.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大众音乐文化发展探析[J]. 江汉论坛,2014,11:136-139.

[4]邝维俊. 浅谈当下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流行音乐趋势[J]. 戏剧之家,2015,16:79.

[5]杨秀敏,张福永. 技术、媒介、流行音乐——大众文化下我国流行音乐新特点[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122-123.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发展趋势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谁远谁近?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