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平面设计中的空白艺术

2016-10-08 19:14刘筱馨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平面设计

摘 要: 本文概括性的论述了空白艺术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以及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文章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空白艺术设计的理念,包括空白理论的思想渊源,空白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运用和空白艺术的视觉心理分析。

关键词:平面设计;空白艺术;计白当黑

一、空白艺术设计理念

1.空白理论的思想渊源

(1)“空白”的定义。在“现代汉语词典”,提到的“空白”的解释是没有填满或没有使用的部分,即留白的部分。留白在当代平面设计中已经越来越广泛。 “空白”也是一个虚拟的空间。除点,线,面,实体造型元素,剩下的空间是“空白”,有时“空白”不一定“白”也可是相同的背景颜色下的“虚拟”空间的含义。

(2)空白理论的思想渊源。空白理论思想渊源丰富,是思想对艺术影响的结果。运用空白艺术手法,可以使艺术作品形神兼备,虚实相映,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在诗人口中,“空白”称为“含蓄”,书法家则把“空白”称为“飞白”,画家称“空白”为“留白”,乐曲家称“空白”为“煞声”,所有类型的艺术家都将空白作为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我们要对“空白”这一美学思想进行研究,就需要把目光放的远,哲学中的“虚实”和美学上的“虚实”其实是一样的,并且在互相牵连着。

2.空白艺术的视觉心理分析。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和社会形态,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到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的兴起。自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社会对平面设计的需要变的更多,全国各大高校开设艺术设计课程,当时它还是装潢专业。

“中国元素”,总之,是中国自己特有的。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中国)对认知元素的反映,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反映图形,符号,或习俗可视为“中国元素。”中国的设计的元素,它的作用是到的视图中的人民立刻感觉到的产品,这种设计源于中国。

二、平面设计中空白艺术的运用

1.版式设计中的空白艺术。谈到版式设计,不得不提到鲁迅,他是我国现代书籍设计艺术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他特别重视对国外以及国内传统装帧艺术的探究,并且自己设计了多种书的封面。鲁迅对艺术设计的方面一些很精辟的见解。邓中和在《书籍装帧创意设计》一书中,计白当黑——版式设计中的空白一文中。曾经引用过鲁迅关于版面“空白”的学术思想,分为四个小节(空白与读书之乐、“空”“无”与书卷气、空本难图.贵在适当、空间中的点缀.空白里的视点)把版式设计里的“空白”写的非常好。主张:留“空白”在版式设计,是形成美感的重要手段。一本书籍如果没有“空白”,就没有书籍的美感了。 空白对于版式设计来说,并非空间的浪费,而是版式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美观的空白设计可以有效地平衡版面,使其虚实相映、轻重相承,而且空白可以有效地聚焦视线,突出想要表现的主体,为版面增加更加丰富的层次,营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为读者创造无限的想象空间。

2.正负形中的空白之美。在平面设计的正面和负面的形状转变而来的,一个空白的背景所造成的空间,在视觉效果上造成空间效果是非常巨大的。例如,设计师使用的形象具和空白背景的关系。例如妇女和蛇,一线两用温柔的物理特征的历史建筑基督教文化的蛇和妇女的行为,人们在享受空白空间创造的一个美好的艺术氛围。正面和负面的形状共存,形成一个独特的视觉错觉。使图形可以成功地完成它所要表达的意识,为了吸引观众,传达出准确的信息。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的男性海报,善于在使用图转换错觉的原则,传达信息的简单的环形的语言独特,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以加深印象。开辟了一个新的设计方向圈,圈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梦幻的设计,使其更具吸引力。巧妙奇特结构,较准确地描绘外面的空间,但也指出,喜欢捉迷藏,找到了一个难忘的味道。

3.平面设计中空白的审美体验。所谓含蓄,从艺术方面来看,它是在不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不减少形象感染力的限制之下,一种简洁,概括,有回味的省略方式。因此,空白既一种含蓄。空白留得好,作品的含蓄就会产生。例如.陈汉民设计的钓鱼台俱乐部标志,由字母4C”(俱乐部英文CLUB字首)和鱼头(空白部分)形象互补的形象复台而成的这个标志并钓鱼台俱乐部没有通过特殊符号来表达某种意义,但在形式上用文字和形象正负形关系的转换来表达主题。这里“C”是正形,鱼头是负形,正负互补.即所谓“计白当黑”。从标志的效果来看,视点集中在圆点上,它看似一个孤立的形,而一旦把它和空白的空间的形联系起来看时,则发现它原来是鱼跟C,这正是有趣的地方。负形所蕴含的意境是间接的,它的正形那样直观,一目了然,而是以一种“若隐若现”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形态。需要慢慢的品味才能“醒悟”,正是由于这种视觉上的的感觉,让人在回味之余.留下无穷无尽的审美感受

三、空白艺术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为了便于传播,让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现代设计都非常简洁、明了。中国书画艺术中的空白、虚形的表现的方法体现在许多现代设计作品当中。荷兰画家、图形大师埃舍尔(M·C·Escher)作品中将正负形运用得炉火炖青。如作品《画手》、《凸与凹》、《画廊》、《蜥蜴》等,利用形与形之间不同轮廓之间的关系,构成一个新的形态,彼此利用共用线相互依存,相互生长。埃舍尔的负形研究影响了很多近现代的设计师。在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的许多作品中,充分运用正负形的关系,以自己独特具的有很强感染力的简洁图形传达出信息。这种图形之间巧妙结合,要比地描绘物更不易,在全神贯注看一个物形的同时又能注意到之外的留白处,让你一眼看不到尽头,领略其中的妙处,这也是中国书画元素艺术的精髓。而空白艺术对当代平面设计的积极作用也是巨大的:空白可以有效突出设计主体,言简意赅,体现设计以少胜多的哲学思想;创造设计中的无限意境和含蓄的美,为设计带来超凡脱俗、新颖别致的独特观感。

四、结语

本文以当代平面设计中的空白艺术的运用作为论文的思考点出发,从一开始的空白理论的渊源,发展到空白艺术风格在平面设计上的影响,再到平面设计中对空白艺术的体验,最后到展望空白艺术风格在未来平面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总之,现代平面设计发展至今,相对于外国设计师来说,中国设计师似乎更愿意从书画艺术中所蕴藏的中国文化的深层意义中去探寻一些设计元素和灵感。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是可以从中国书画艺术中得到许多启发和借鉴,使有强烈的现代性,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郑军、唐伟. 空白与设计.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

[2]祝帅. 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十讲.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邓中和. 书籍装帧创意设计.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刘筱馨(1989-7-),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14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猜你喜欢
平面设计
试论色彩、图形、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设计中的构成艺术分析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平面设计的创意与审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