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周易》中的辩证思维

2016-10-18 01:20孙维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6期
关键词:对立统一辩证周易

孙维

摘 要:《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现象为本位来看待世界,用经验来表述对现象的总结,形成了既对立统一又交参转化的辩证法思维。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卦象,爻辞等阐述《易经》中的辩证思维方式,并通过对这种思维方式的探索与阐述,提示人们运用这个古老的智慧为现实的社会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周易;辩证;对立统一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01

《周易》的思维从根本上讲,是拥有对立和统一的辩证思维的一套逻辑符号系统。阴(--)、阳(一)两者具备相互对立的方面,然而却处在同一体中,也就是所谓的对立统一。这是所有事物都具有的最根本,也是最普通的“阴阳结构”模式。统一、协调、和谐是阴与阳的内在关系的底蕴和基础。阴、阳互相依存、联结,相反相成,缺一不可。虽然乾卦卦画只有阳爻、坤卦卦画只有阴爻,但阴中有阳,阳中含阴,并且乾坤两卦作为《易经》的一个对立统一的存在是其“父母卦”,万物都是有阴阳而化生而来的。“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系辞传》),“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说卦传》),阴与阳的相互关系是易卦成为对立统一体的基础。

“阴”、“阳”二字常出现在《易传》当中,二者的相互对立而又统一被视作是一个整体,因此,阴阳成为了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主要因素,而它们的对立和谐是解读《周易》最重要的基础和依据。

首先,宇宙整体的和谐性与秩序性在《易传》中被提到了宏观的哲学高度。《彖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就把乾、坤作为了天和地的象征性符号,而宇宙整体的和谐再次展现在天地的这种承顺关系中,而这种承顺的和谐关系也就成了万物生存的前提。《易传》触及到事物变化的根源问题,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由于其本身包含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正是由于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才产生了事物的变化。就易象方面说,有阴爻和阳爻的对立,才有卦的变化。《易传》认为,所有事物的变化也都是如此,所有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的对立,也就是说,都有阴阳两个方面,而且是相反相成的。《系辞传》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就尊卑的对立而言,尊是阳,柔是阴,尊卑、贵贱、动静、刚柔,都是相反相成的必需在一起两面。《易传》认为,事物自己才有变化,正是由于事物自身包括有对立面的统造成的。《系辞传》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又说:“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是说,日月是相反的,但它们必须互相推移,才能成为昼夜;寒暑是相反的,但它们必须互相推移,才能成岁。总起来说,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其次,在《易经》中,卦与卦之间的排列关系也是有秩序可循的,从64卦的排列顺序上不难看出阴和阳的对应,卦与卦的前后位置往往排列为综卦。唐代易学家孔颖达对卦序的排列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认为是“二二相耦,非覆即变”。也即每一组卦的两卦之间不是覆的关系(两卦卦画相颠倒),如屯与蒙,困与井;就是变的关系(两卦卦画完全相反),如坎与离,中孚与小过。易卦的卦名也同时具备这种内在的联系,如乾与坤、泰与否、剥与复、损与益、革与鼎、既济与未济可证,它们之间都是阴阳和谐的对立统一关。而且,64卦本身也是一个上经始于乾坤,终于坎离的和谐的整体。“乾、坤者,阴阳之本始,万物之宗祖,故为上篇之始而尊之也。离为日,坎为月,日月之道,阴阳之经,所以始终万物,故以《坎》《离》为上篇之终也。”下经34卦从咸恒开始,咸为交感,喻指男女婚配交感;恒为恒久,喻男女白头到老。“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序卦传》),从人到家庭、社会渐次展开,充满了纷繁复杂的矛盾,既济与未济表示事物相对完成又没有终止,没有穷尽。这种思维的有序性、和谐性都清晰的渗透在了这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中。

《系辞传》对此有一个概括的论断:“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这段话,就是“易”的体系说,是说没有乾(阳)坤(阴)的对立,就看不到易象的变化。就宇宙观的体系说,是说没有对立面的矛盾,也就没有变易;没有变易,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也就要终止了,《易传》推测到事物的变化是对立面的统一和矛盾的过程。

我们认为,《周易》是对事物的阴阳矛盾在对立转化之中,追求矛盾的调和乃至斗争解决的概括。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周易》辩证思维解决问题时,不仅要把握《周易》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而且还要善于促使阴阳关系朝着最终和谐的目标发展,此乃《周易》精神文化中最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孔颖达:《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版。

[3]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4年3月版。

[4]李廉:《周易的思维与逻辑》,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

[5]曾仕强:《洞察易经的奥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猜你喜欢
对立统一辩证周易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甜甜的“蝴蝶茧”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理论分析
分布式系统中的辩证对立统一概念与方法
浅议科学辩证看待军网舆情
《周易》与《孙子兵法》
垄断与竞争的辩证分析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浅析气候变暖与人类的过激行为
初三历史教学之历史人物评价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