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什么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

2016-12-17 05:30严塘生
新农村(浙江) 2016年4期
关键词:全粉主粮米粉

严塘生



我国为什么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

严塘生

最近,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马铃薯作为主粮产业化开发又推进了一大步。马铃薯变成主粮,让不少人联想起过去困难时期粮食不够吃只能吃马铃薯的情形。那么,在粮食充足的今天,国家为什么要把马铃薯作为主粮进行开发呢?马铃薯成为主粮后我们的生活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等,原产南美洲,明朝时引入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大的种植面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马铃薯在中国的栽培面积也很广泛,但除部分地区外,一般作为蔬菜食用。然而,马铃薯却有着作为主粮的优秀品质。它耐旱、耐寒、耐瘠薄,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种植马铃薯的需水量远小于小麦,所以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用水压力增大的条件下,马铃薯有着很大优势。而在南方,马铃薯的生长时间短,可以有效利用水稻种植的间隙生产,还可以在山坡、丘陵等水稻难以生长的地方种植。所以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粮食生产对环境的压力,并为粮食进一步增产创造空间。此外,相比于其他主粮,马铃薯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脂肪含量低,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预防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等,作为主粮有利于改善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

其实,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后,并不是说我们今后就要把马铃薯当饭吃,因为它作为主粮的主要途径是加工成马铃薯全粉,进而变成馒头、面条、饼干、年糕等食品。因为马铃薯全粉的加工性能与面粉、米粉并不相同,所以目前完全由马铃薯制作的主食食品还比较少,一般需要与面粉、米粉混合后再加工。随着国家推进马铃薯主粮产业化,马铃薯新品种的培育和加工技术的研发正不断加快,马铃薯全粉在这些混合食品中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今后完全由马铃薯制作的馒头、面条等食品有望更多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并且口感不亚于传统的小麦、水稻食品,营养还更全面。

马铃薯产业开发原则上不与三大谷物抢水争地,所以马铃薯主粮化并不会影响小麦、水稻作为主粮的传统地位。同时,主粮化后,马铃薯的种植、加工、流通、科研都会产生巨大的发展空间,能有力带动我国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致富。

猜你喜欢
全粉主粮米粉
粉葛全粉对小麦面粉流变特性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沙坊米粉香
兴安米粉趣谈
莲藕全粉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三主粮高质量发展科技研究之路知识产权获得
奶香蔓越莓米粉球
添加不同品种和类型的马铃薯全粉对鲜湿面条品质的影响
马铃薯全粉流变学特性及其在面包中的应用研究
马铃薯主粮化
马铃薯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