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沈园

2016-12-17 05:30陈利生
新农村(浙江) 2016年4期
关键词:唐琬泪痕钗头凤

陈利生



悲情沈园

陈利生

暮色,斜阳。

走进沈园,就走进了缠绵悱恻的《钗头凤》,走进了一个令人扼腕痛惜的凄美故事,也牵起了绵绵长长的情丝……

陆游在20岁那年,娶表妹唐琬为妻。陆游英俊豪放、才华过人;唐琬才貌双全、温柔贤惠。两人伉俪情深,志趣相投,花前月下,吟诗作对,互诉衷肠,丽影成双,宛如一对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无边的幸福。

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一心盼望儿子金榜题名,跻身仕途,以便光耀门庭。当她看到新婚燕尔的陆游整日流连于温柔乡里不思进取时,便迁怒于儿媳,认为是唐琬耽误了儿子的前程。两年后,陆母逼迫陆游休妻。母命难违,陆、唐两人只得忍痛割爱,依依惜别。之后,陆游娶王氏为妻,唐琬改嫁绍兴名士赵士程。

一年,春色撩人,陆游在游沈园时与唐琬夫妇邂逅,两人相见不胜感慨。唐琬对丈夫说明原委之后,置酒肴款待陆游,共叙离别情愁。十年分手,原来的恩爱之人,如今却是劳燕分飞,形同陌路。面对昔日的爱妻,陆游百感交集,心如刀绞。再次惜别后,他满腔悲愤,于是蘸和血泪,在园壁上题下了千古绝唱《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读了这首词后十分伤感,回到家里也和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这首词,将生离死别后的无限思念、无处诉说以至幽思成疾的心绪尽情哭诉,辛酸之句,不忍卒读。

唐琬是一个极重情谊的女子。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惜无奈的世事、饱受心灵的折磨,使她日臻憔悴,在一年后忧郁而亡。

沈园,终成了陆游魂牵梦绕之地。在唐琬去世40年后,陆游故地重游,物是人非,触景生情,作《沈园》二绝:“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凄凄美景,回首无奈往事,怎不叫人伤感难抑?

79岁,诗人再游沈园,作绝句二首:“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旧痛犹似新伤,叹尽了诗人对伊人早逝的惆怅感怀。84岁时,也就是陆游离世的前一年,诗人已是垂暮之人了,仍由儿孙搀扶前往沈园,并留下了“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的妙句。算是最后的表达与总结。细读这些诗,在陆游身上所表现出的深挚的情爱,亦是人性的真善美。

沈园,承载着陆游与唐琬青葱岁月的温馨回忆。又惊又喜的相逢,无语凝噎的对望,都化作了那堵锲刻《钗头凤》诗句的断壁,那是一对诗人夫妻留下的足迹和泪痕。两首并排而列的词,诉说着一个共同的“沈园情梦”。

山盟已逝,情波余存。多亏了宋词,把心灵深处的情愫凝结成艺术珍品,穿越时空,在今天还闪耀着凄美的光辉。就这样,沈园走进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历经八百年沧海桑田,它依然为情而存,为爱而生。

走出幽幽的沈园,走出悠悠的故事,却没能走出陆游与唐琬那段常春藤般青葱柔软的思恋……

猜你喜欢
唐琬泪痕钗头凤
读唐婉《钗头凤》(世情薄)词
宠物泪痕消湿巾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己亥清明祭
钗头凤
读陆游爱情诗词漫谈唐琬的爱情悲剧
钗头凤
有时候,爱情不过是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