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域产业特色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2016-12-17 05:30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福全成教中心321406俞华良
新农村(浙江) 2016年4期
关键词:绍兴市花卉园林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福全成教中心 (321406) 俞华良



立足区域产业特色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福全成教中心 (321406) 俞华良

漓渚镇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西南部,是著名的“中国花木之乡”“中国春兰故乡” 。全镇花卉(木)总面积近3万亩,其中镇内花卉(木)基地近1.5万亩;花卉(木)从业人员近6 000人,占全镇总劳动力人数约68%。县(区)级以上“花卉专业村”8个,10亩~50亩之间的种植大户500余户,100亩及以上的大户有近百户;全镇共有园林绿化工程企业7家,其中二级绿化资质企业1家、三级3家,中小规模园艺场、个体经营户200余家。花卉产业是漓渚最大的特色产业、最具生命力的生态产业。

面对漓渚镇产业特点,绍兴市柯桥区福全成教中心漓渚成校本着“培训服务经济和社区文明建设”的办学宗旨,提出了“培训技能、服务经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办学理念,把“培训农民、服务农民、致富农民”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围绕花卉产业特色开展培训,在农民素质提升、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学历教育、增收致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1.“三合作”为花卉产业培训拓宽道路

(1)“校政合作”模式 农民培训,是对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经济社会失衡状况的一个积极反应,也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农民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性问题,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先决条件。乡镇成校作为农民素质培训的前沿阵地,不能坐等上门,要走出校门,深入了解当地农民、企业和经济发展状况等,紧紧依托政府,凭借成校灵活多样的培训优势,有序开展当地农民素质提升工作。如学校开展的“风景园林工程师中级职称评审培训班”,正是学校领导在走访镇农办中获得信息,主动沟通成功招收学员近150余人,受到当地及附近园林企业的热捧,顺利组织开展了为期半月的培训,赢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2)“校企合作”模式 要做到校企合作,不仅仅是口号上的热热闹闹就能够促进农民培训工作,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中去。构建起“强化企业需求、突出培训重点、提升员工素养”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农民素质培训体系。当学校得知镇内各大园林绿化企业在提升资质时需要一批高级技工,学校立即组织开展了园林绿化工、养护工、花卉工、维修电工等职业技能资格培训,为当地园林企业培养输送了百余名高级技工。

(3)“校校合作”模式 农村成校在编教师数量少,开展培训需外聘专业课教师,职校无疑成为首选。绍兴园艺学校作为绍兴市唯一一所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在漓渚这片沃土上创办至今,也为漓渚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学校拥有雄厚的花卉专业师资,又有省级花卉实训基地,所有这些都为成校开展花卉产业培训提供了方便与软硬件支撑。通过校校合作,成校聘任园艺学校具有中级职称和技师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11名,园艺学校的花卉实训基地则作为成人技校的实践培训基地,校校合作为农村成人技校长期开展花卉专业培训提供人力物力保障。

2.“三单制”为花卉产业培训提高实效

为配合漓渚镇花卉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强做大漓渚花卉产业,解决园林绿化企业因缺少相应实用型技术人才而难以跨越发展的瓶颈。漓渚成校急企业所急,发挥自身优势,及时向各大园林企业推出“成校出菜单、企业下订单、政府来买单”的“三单制培训”思路。

漓渚成校为园林花卉企业和花卉从业人员推出了职业资格培训、学历提升培训、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培训等园林花卉专业系列培训菜单。职业资格培训主要有绿化工、花卉工、养护工、草坪工、电工等工种的初中高级考证培训,学历教学主要有园林专业成人职业高中、大专、本科函授,职称评审主要有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专业答辩、评审资料制作等培训。

学校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举办“园林专业”大专函授专业技能培训班,每月一次邀请林大专家、教授来校为学员讲授专业知识,就近培训方便了学员,深受学员们欢迎。经过两年半的“三定式”学习培训,由企业老总、技术员、中层管理人员参加的68名学员通过浙江农林大学的大专专业技能学历结业考试,顺利地取得了“园林专业”大专专业技能证书,同时还获得了“风景园林工程师职称证书”。学校还与绍兴市园林管理局等职能部门联合为花卉企业定向培训“风景园林工程师中级职称评审班”二期,123名学员经绍兴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考试鉴定,绍兴市人事局审核,118人获得了“风景园林工程师”职称资格。

3.“三结合”为花卉产业培训提供经费保障

无论何种培训,有配套经费的保障,将为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强力支撑。为解决开展花卉产业特色培训所需的资金,学校推出“三结合”方式落实相关培训经费。

(1)把花卉培训与农村实用人才种植能手培训和社区教育相结合 开展“花卉种植技术菜单式送培进村活动”,相继在几个花卉专业村举行种植能手培训,邀请有经验的花卉专家前往送教,截至目前受训人数累计800余人次。

(2)把花卉培训与职业技能考证培训相结合 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是成校培训工作的难点,学校围绕花卉产业特色,开展花卉专业职业资格培训。通过培训,已有177人获得人社局颁发的花卉专业初级工证,188人获得高级技工证。2014年6月学校组织开展了“花卉园艺技师二级职业资格培训”,培训不但有大批当地花卉从业人员参加,还吸引了附近乡镇园林企业、花卉从业人员的热情参与,共有114位学员顺利通过理论与技能鉴定,获得国家二级职业资格(技师)证书。

(3)把花卉培训与成人“双证制”高中学历教学培训和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相结合 针对目前花卉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学校通过宣传发动,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双证制”职业高中学历教学中来,开设了花卉工、绿化工专业,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求学员学习花卉和园林绿化专业知识,只有获得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者,方能参加文化课考试。2015年花卉专业毕生生达到50余名。为确保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花卉从业者,学校每年在初中毕业生中组织开展农村预备劳动力初级绿化工培训,近两年累计培训200余人。

4.花卉产业培训塑造“三型”农民

近年来,漓渚农民凭借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一大批“两栖型、蓝领型、技术型”的“三型”农民应运而生,他们勇立潮头,抢抓机遇,成为致富路上的主力军。

(1)两栖型农民迈上“商农两栖”路 随着漓渚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该镇涌现出了一批“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两栖型”农民。由于许多农民掌握了花卉(木)种植技术、营销能力,致富的路子更广了,有的在镇内或周边地区从事针织圆机、印染、建筑装修、经营商店等,同时拥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花卉苗木基地的不在少数,不仅不误农时,而且增加了收入。目前,全镇“两栖”型农民达1 000余名。

(2)蓝领型农民迈上“小康致富”路 近年来,通过成校专业培训、创业培训,千方百计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一部分农民走上规模化、专业化花卉种植经营之路。

(3)技术型农民迈上“科技种植”路 通过漓渚成校专业知识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在镇、村相应政策扶助下,当地广大花农积极承包荒山、废地等,从事规模化、专业化种植,使他们有别于传统种植经营户。目前全镇花卉种植的致富能手、技术型农民已达500余户,他们靠着勤劳的双手、专业的技术、精心的管理,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卉致富能手。

猜你喜欢
绍兴市花卉园林
李鱓·花卉十二开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绍兴市越城区孙端成校
清代园林初探
数读绍兴市“五星双强”两新组织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花卉之二》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