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2016-12-23 12:25任佳�オ�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课文文章情境

任佳�オ�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倡导者、合作者,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当运用一些教学技巧,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然而,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并未达到这一要求,很多教师仍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做才能真正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独特新颖的新课导入

课堂教学的开头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一段充满哲理或诗意的导语;可以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笑话或小故事;可以用一处特定的情境,还可以几者相互结合,但不论选取哪种方式都要切合文章的内容。

例如,在讲《愚公移山》中 “孀妻有遗男”时,很巧妙地用了一个问句“他的爸爸怎么同意他去的呀?”学生经过思考说出“他没有爸爸”,我们可以想见学生回答出这个问题时心里有多么得意!因为他们通过读注释理解了“孀”“遗”这两个字的意义。如果直接问“孀”“遗”的字义,一则无趣,二则学生可以从注释中直接回答,缺少了思维获取的过程,缺少了成功的快乐。

二、根据文体创设不同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文体创设不同的情境,一般有:利用朗读、导语、问题、表演等创设情境。在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语言表达环境,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加速课堂师生之间的融合。

譬如,在教学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时,可以课前安排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提出具体要求:将这篇课文改变成适合表演的剧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扮演的角色,并将人物性格特点尽情展现出来;充分考虑人物的特点,设计表演时的表情、语态、动作;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小说的主题。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气氛高潮迭起,成效很大。而作为教师,只须在课堂上充当一个欣赏者、评价者的角色,起到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把握时机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师在讲课之前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阅读和理解,从而推动自主学习。教师如果想要提出适当的问题就必须亲自阅读文章的内容,对文章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和理解。教师以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为基础,才有可能提出适合学生和教学目标的问题,并且使问题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

例如在讲《愚公移山》一文时,“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文章中出现了表示方位的名词“阳”、“阴”,课本中尽管给出了两个词的注释,但是教师也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给学生探究:“根据课文描绘,请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具体方位。”这样也就能够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使学生参与到课文知识的探究活动当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效率。

四、增加课堂趣味性

故事具有文学描述性和趣味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亦可使课堂增趣。例如,在教学综合活动课《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时,之前我便布置学生去搜集有关战争或与战争有关的英雄人物故事,学完整个单元后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讲故事比赛,学生热情高涨,情趣浓厚。对小说这类故事性强的课文,可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抑或凭借想象补叙故事结尾,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有学生想象在美洲发迹后成为富翁的于勒回来的情景以及此时的富翁于勒是如何对待菲利普夫妇的。表演令人捧腹,课堂上一时情趣横生。

除讲、编故事外,猜谜语也是一种课堂激趣方法。我在教《观潮》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其领会浙江海潮之天下伟观,曾让学生以“退潮”为谜打一字,经过一番思考猜测,最后我亮出谜底:法。整堂课因这一环节而添趣不少。

五、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单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来完成对文本的学习尚有一定的局限。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以多媒体组合教学来完成教学目标,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黑板和粉笔为主要工具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声像同举、图文并茂、动静成趣,直观而又生动。

例如,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时,在学生充分诵读理解词的大意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欣赏“中华情”的中秋晚会演唱视频,也可让学生配乐跟唱或配乐诵读。既加深了对词内容的理解,又增加了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的兴趣。再如教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时,可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对戏剧角色、京剧脸谱和川剧变脸艺术进行形象的展示,从而使学生对戏剧艺术表现手段产生深刻的印象,也使语文课堂更有情趣。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多下功夫,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技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使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义坊学校(330012)

猜你喜欢
课文文章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