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当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7-01-12 20:08王丹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大学教育大学生就业课程改革

王丹

【摘 要】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存在着严重问题,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延伸性与就业的高质量性受到了影响。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在劳动价值观念中存在的问题,合理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念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念以及服务团结意识,增强学生的就业专业技能以及基础专业知识,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保证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完善大学生正确价值体系的关键。

【关键词】劳动价值观;大学教育;课程改革;大学生就业

引 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的不断优化,使得中国的高度技术人才以及高等专业人才数量得到了全面提高,加之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提高,但是由于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课程安排不科学,使得大学生缺乏对劳动价值的正确认知,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以及职业规划,无法实现对大学生的整体就业效果的提高,降低了高校的大学教育综合质量。

一、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方向多样,缺乏自身的职业规划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使得现代大学生可以选择多样化的就业方向,尤其是可以选择与专业学习相契合的多种工作类型,同时由于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缺乏必要的认识,使得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认知以及职业选择往往是自身的实际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下降。

(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盛行,就业心理浮躁

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意识中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盛行,加之大学生接触到社会生活的机会少,加剧了大学生对岗位要求更多的偏向于待遇以及工作环境,同时大学生对基层岗位的接受程度不高,导致大学生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普遍发生,进而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浮躁以及就业技能缺少,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规划。

(三)岗位职责意识弱,专业技能掌握不牢固

由于大学教育的开放性与自主性,使得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对专业基础技能以及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清晰以及岗位责任意识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进入工作环节中难以直接胜任工作要求或是岗位上工作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影响了企业的内部管理,另一方面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高,降低了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

二、健全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措施创新

(一)加强大学生劳动价值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与规划能力

应该积极加强大学生劳动价值课程的设计,提高在大学课程学习中的职业规划教育以及职业认知教育,进而提高大学生对自身素质认识以及职业规划,提高学生在岗位选择与岗位认知中的综合意识。在劳动价值观培训课程选择上应该具有现实操作性,明确在课程教育中的教学任务以及考核目标,提高学生对职业意识以及劳动价值观念的认知。

(二)加强学生劳动价值教育理念,提高大学教师队伍质量

学校应该积极加强对劳动价值教育理念的引进,培养学生的现代经济环境中的劳动价值理念,尤其是应该积极帮助学生完成对正确劳动价值取向与自身职业规划相结合的认知,同时提高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大学教师的职能规划能力,尤其是职业技能能力,提高教师在课程讲授中的质量以及有效性,提高大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正确劳动价值观念的形成。

(三)强化岗位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市场化

学校在进行大学生专业建设时,应该积极做好对大学生岗位意识的培训,尤其是应该立足于市场环境对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理念的要求,提高在大学教育中的市场适应能力,可以显著的提高大学生对自身的岗位专业意识的认识,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市场对应度,只有将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好大学生的综合职业教育。

(四)加强学生劳动心理教育,降低学生的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意识

大学教育尤其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应该积极进行大学生集体心理教育以及特殊心理疏导教育,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设,同时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降低大学生对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的追求,提高学生对岗位奉献意识以及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进而提高大学生对工作态度以及工作定位的认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整合学校资源,扩展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与途径,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促进学生价值体系的全面与完善

学校应该积极做好大学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学校友网络,促进对高校自身的就业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扩展就业选择,同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提高在高校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定位的市场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大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以及岗位定位能力。同时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尤其是应该提高学生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工作以及各社会阶层的认同与尊重,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的认知能力以及职业尊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劳动价值观念,实现整个价值体系的完善。

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现代大学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应该做好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认知,重点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以及职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大学生对岗位要求以及岗位责任的认识,加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市场适应能力建设,扩展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途径,优化大学劳动价值体系教育建设,只有降低大学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劳动意识,才能真正做好大学生的职业教育,也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曾兰《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的偏误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 科教与法 2011

[2]杜启文《当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6

[3]周月《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偏误与教育策略》[J]重庆与世界 学术版 2012

[4]陈立慧《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存在的误区与对策》[J]今日湖北月刊 2011

[5]郝玉梅《大学生劳动价值观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4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大学生就业课程改革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