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探究

2017-01-12 20:09徐栋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社团活动大学生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业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基于高校社团活动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对社团活动给大学生带来的创业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并给高校、社团以及大学生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社团活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一、社团发展现状与社团活动作用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和高校在校学生规模的剧增,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创业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和明显。无论从社团数量、还是从参加社团的人数来看,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社团所开展的活动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锻炼学生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指挥和领导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共同攻关的能力。同时,这些社团活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自学环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都进行了锻炼。最后,社团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因此,社团活动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基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但是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程度有多深是由社团活动的质量、学生的参与程度、高校的管理制度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所以需要尽可能的让这些因素高效结合。

二、社团活动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社团活动水平有待提高,活动内容可以更加优化。如今每个高校里都有着各式各样的社团,而且社团活动也十分丰富。但是其中不少活动形式单一,内容也缺乏新意,而且有些活动都是草草收尾,敷衍了事。所以说社团负责人应带领社团成员开创一些新奇又不失教育意义的活动,并鼓励社团成员提出新的观点与想法。社团应该靠着优质的社团活动与良好氛围去吸引学生的参与。

(二)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内部与外部都需加强。高校对社团的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管理得过于宽松或者过于严格或者组织结构不健全。同时,社团内部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分工不明确、组织机构不健全和没有合适的激励制度等。社团负责人应该在这些问题上进行深刻思考,寻找到有效的方法,让社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拥有优秀的社团文化。

(三)缺乏相应的指导教师团队和稳定的活动资金来源。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社团的活动都是自发组织、自我管理,教师的参与程度不高,而且社团的活动资金一般都是社团成员自主联系企业获得赞助或者由相关社团提供。社团活动可以邀请相关教师参与进来,对活动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指导,使活动内涵更加深化。同时高校也可以对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予以一定的资金或者其他支持,支持社团活动持续健康地开展。

三、提升高校学生社团影响程度的措施与建议

(一)高校方面

1.高校要完善对社团的管理制度与措施,使其更加完整且合理。在一些高校,社团举办一个活动需要大量且复杂的手续,而且活动的传播范围与影响力也不是很大,学生的反响与收益也不高。所以说,完善管理制度是很必要的。合理的制度可以使得社团的运转更为高效,受众更为广泛。

2.高校需要为社团的运营提供合理且必要的支持。高校有必要给予一些活动或者社团合理的支持,不应过于死板。高校多与学生或者社团负责人沟通,共同开展一些对学生有意义的活动,这样一来,学生获得创业教育、提升创业能力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3.在适当时期,高校可以多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创业教育与咨询。比如说开设一些创业教育课程或者讲座,也可以开展一些创业心得交流活动。这样可以使得学生获得自身所需要的创业信息,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同时提升学生的创业激情。当然,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创业咨询等活动结识创业伙伴,成立创业团队。

(二)社团方面

1.社团需要多多举办一些丰富多彩且有意义的活动。在大学期间,学生拥有大量的自主安排时间,社团的举办的活动要有吸引力,要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这些活动可以使得大学生在多方面提升自身的素质,最终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

2.社团管理人员要采用民主管理的方式,应让所有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到社团管理与活动中来。这样有利于提升成员们的积极性,也能提升社团的整体协作能力。这样一来,团队成员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交际能力等都能有显著提升,这些能力恰是创业所需具备的。

(三)大学生方面

1.大学生应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大量空闲时间。我想,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不失为一种较好选择。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拓展知识层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社会认知能力及适应能力。

2.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也要勇于去提出自己的建议。有时候我们的建议或许比较浅显,但是起码彰显了我们的责任感。我想社团活动想要越办越好应该多采纳广大学生的建议。

(四)国家方面

1.国家应在一些方面给予刚毕业想创业的大学生支持。在大学生就业环境十分险峻的今天,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我想这与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广创业创新也有较大关系。国家应在一些政策上给予大学生创业项目支持,让他们有继续下去的动力。

2.国家可以把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列入对高校整体实力的评估。这样一来可以让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四、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视作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双引擎”之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高校与社团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作者简介:徐栋(1996.10-),男,江苏靖江人,本科,江苏大学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管理与创新创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探究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以江苏大学为例”(项目编号:15C319)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途径探索[J].创业与就业,2011(12).

[2]胡雪峰.基于高校学生社团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

[3]贾海宁.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山东工会论坛,2015(04).

[4]丁超.高师院校学生社团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社团活动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体育社团活动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