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探究

2017-01-12 01:14温月雷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转变模式

温月雷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对地理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它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强调教育要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根本的改变。本文结合作者对日常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重点阐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几点建议和可行性探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转变

一、转变师生角色,大力推行生本教育理念

现在的课堂上,大多数学生是在教师的全程紧逼中学习。学生一味地机械模仿,而不知道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学生找不到自己的主角意识。教师的付出与学生的成绩不成正比,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得改变观念,学会把教学舞台让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中上演主角,这样学生的智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与提高。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在课堂教学中,小组探究合作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空间的同时也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新课程中强调,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师生关系已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的平等的朋友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既有认知上的交流,更要有情感上的沟通。

教师这一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教师应该由纤夫变为牧者。当下,全国数百所学校推行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成果丰硕,这种教育理念也是当今教学改革中所大力推行的一中理念。把主要依靠教师教转变为在教师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的学习。

二、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新课改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在教学观念上,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在教学模式上,由统一标准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对学生的态度由统领者向平等者转变,构建和谐、平等、互惠共赢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进步与发展。教学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的过程,更是一种平等的思想交流。

倡导探究学习,就是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把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结论。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于和同学们在学习上的合作和交流,教师只需要适当加以引导,学生所获得的就远远超过了书本上的知识同时学生也感受到了探索知识的乐趣。

三、转变结果学习为过程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美国当代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这话极深刻地揭示了教学观的一个重大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变“结果学习”为“过程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合作过程。

结果教学,一味的追求结果,急功近利,学生不会享受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忽视那些过程中或得到的成功。在过程教学中,学生获取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方法。他们的品格、看待问题的角度,都在过程教学的潜移默化中成长。

在知识、信息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仅教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本质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尤为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把结果转化为富有收获的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的结晶。

四、降低教学难度,拓宽知识广度,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为了适应大多数的学生,适当降低课堂教学难度,尽量减少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使教学顺利进行,能够更好地顾及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降低教学难度,拓宽知识广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于学困生的培养尤为重要。拓展知识的广度,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利于多个问题或现象进行关联,产生共鸣,同时也有利于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的顺利进行,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乐于学习,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五、结语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主人,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深信只要我们大胆实践,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必定会不断地渗透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将独具魅力,焕发异彩。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2]荆志强.幸福地做老师——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转变模式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