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列的教学策略选取

2017-01-12 01:44吴云波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数列高中教学策略

吴云波

【摘 要】从高中数学数列的教学工作开展状况来看,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创新型和策略型教学,针对学生的差异化学习能力来发挥因材施教的教学宗旨。课程安排也需要针对目前的学生特点来进行,尤其需要积极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这样便可以有效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据此,本文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了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列教学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列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各项公式和定理,从而建立高质效的解题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列;教学策略;学生

数列作为目前高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组成,是学生今后解决其他数学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思维基础。因为,在熟悉并学习了数列的相关知识后,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对于其他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也是提高综合数学素养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新课改在进行深度的推进之后,高中数学在教学思路和策略上有所转变,数列知识也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如何高质效的开展高中数学的数列教学已经成为了教育者的研究和实践重点。

一、多元化开展多媒体教学,强化学生对于数列的理解和应用

数列的教学需要涉及到诸多命题,尤其是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已经成为了目前考试的热点,加上递推数列问题在知识结构上的复杂性,数列解题的理论抽象性也变得越来越强,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与板书是很难将这一的问题高效地教授给学生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也经常出现学生难以理解,从而造成整体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较低的问题。新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有全新的途径,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成为了目前课件辅助教学的重要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也成为了数列教学的教学策略之一。

尽管如此,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正是由于其融入了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多元化信息传递方式,例如:影像、图片、声音等等。这样一来,原本抽象而沉闷的数列教学便可以通过这样的展示方式变得更加强烈和直观。而同时,这样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法也使得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兴趣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样良好的课堂气氛才是调动学生投入学习的根本。

例如:人教版的高中数学数列教学对于“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知识点提出了教学的要求,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软件来设计教学课件,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演示。“设有一堆建筑用砖,该堆砖块的最下层堆放了15块,往上一层则堆放了14块砖,再上一层是13块砖,以此类推,最顶层建筑用砖数量为一块,那么这堆建筑用砖的总数是多少?”而教师则通过多媒体软件对该砖堆进行具体的结构展示,这样使得学生可以对等差数列的知识拥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感受。于此同时,实际教学的开展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更多的自主性,进行相互的交流和沟通,自行对问题进行求解和总结,并对学生的图像进行差异化解法的分析。最终,实现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与分析、运算能力。而这些优势都是传统的教学策略所无法实现的,使得生动性、直观性以及多元化的优势得到彰显。

二、开展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与重要参与者,也是学习的具体实施者。因此,教学活动开展也需要围绕这一角色来进行,其突出地位需要选取自主探究式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主观探究和求知的意识来促进学习高效水平的提升。因此,自主探究模式在数列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具有非常多的应用,同时也是教学的常见模式之一。其在与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比较中,自主探究式策略在学生对知识和理论的求知欲望和理解上具有更多的优势,也借此来实现教师教学的引导目标,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有很有效的促进作用,

在数列的学习过程中,其知识和理论也是一种回归于函数本身的过程,不仅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为数列问题的计算和解决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也是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和知识迁移的重要途径。以一次函数归结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一个数列{an}是等差数列条件成立,则它的通项公式an是n的一次函数。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可知,该图像为一条直线,公差d为该条直线的斜率。

例证:{an}为等差数列,已知a15=8,a60=20,求通项a75。

解法一:因为{an}为等差数列,an=a1+(n-1)d,a15为首项,d为公差,a60第四项,所以a60=a15+3d,得d=4,所以a75=a60+d,解得a75=24。

解法二:等差数列性质an=am+(n-m)d,d为公差。因为a15=a1+14d,a60=a1+59d,所以a1+14d=8,a1+59d=20,解得a1=64/15,d=4/15,故a75=24。

从上述两类解题策略来看,其对于等差数列的理解显得非常直观和清晰,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简洁明了地对解题思路进行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解题具有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

结语

高中数学的数列教学需要通过不断的思维训练和实践,才能够形成高质效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模式,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数列在命题中的规律以及其中的神奇。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认识、熟悉、实践以及应用数列的知识,强化自身的综合数学素养。这样一来,才能够真正保障学生具备实际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翟艳芳.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5,03:127.

[2]杨欢涛.高中数学数列教学的特点分析[J].华夏教师,2014,06:32.

[3]高东.高中数学数列教学探讨[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5:18.

猜你喜欢
数列高中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