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生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2017-01-12 17:06郭腾檐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现状分析素质教育

郭腾檐

【摘 要】当前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少年强,则中国强,高中生是国家未来的力量中的主力军,抓好高中生教育发展至关重要。目前素质教育还在逐步推进,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正视且解决这些问题,采取对策,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身也应该认识到高中阶段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真正成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全面发展;对策

一、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素质视为一项根本任务,1996年,我国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长期以来,学校、家长和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课业成绩的情况下,成为人们熟知的“应试教育”,但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是绝对对立的,素质教育可以称为是一种高层次的基础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不仅可以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也可以使基础教育返璞归真,重新成为真正意义的基础教育。

二、高中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素质教育观念未深入人心

对于考上大学就有好的工作、好的未来这一观点,在一些家长、和学生眼里,依然是十分且绝对性的认同的。而高考,就只是看待纸质考试的成绩,所以高中生每天都在书海题海中,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对于自身的兴趣、爱好,是大多学校和家长所忽视,甚至是别无选择扼杀,这对素质教育倡导的全面发展学生的观念是不相符的,可见,素质教育观念还未完全深入人心。

(二)对学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

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建设往往不够健全,考学的压力、解压方式的缺失,再加上家长总是忽视了孩子的想法一味地偏爱分数,使得许多高中生内心苦闷无处诉说,更有甚者会做出偏激行为。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长出来的“杂草”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的配合去修剪。只有温和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心灵世界。

(三)教育课程资源不足

由于人们关于素质教育普遍没有深入了解,学校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教学资源。例如,许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也缺乏音体美教学场地、设施和器材,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建设文化课教学部分,尤其是课业繁重的高三学生,往往会觉得浪费时间而选择在音体美这样的课堂上做功课而没有达到预想的身心放松的目的。

三、加强高中生素质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学校、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校长处于管理系统的中心决策地位,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 是实施推广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传统的学生观常把学生视为教育者管辖的对象,而现代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老师要敢于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所以老师和学生应该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观念时期,家长、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好榜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道德素质才是立人之本,中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基本要求是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等,这样的学生才是德才兼备。

(三)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中生承受着高考如同“万人过独木桥”的压力,学生每天都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学校的体育课有时也被其他学科占用,学生自己也不懂得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学习效果未必理想。家长和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自身也应意识到“身体是革命本钱”,保证三餐和睡眠,适当锻炼,休息放松,身体状态良好,学习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引导和安排高中生学习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如课前预习、注意听讲、课后复习等学习方法,学生能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是终身的事,不论在人生的那个阶段,自主学习都是必要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一元化的,而素质教育的特征就是从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高中生素质应该以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改变以往以分数为核心轻视其他方面能力的做法。老师应该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产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的学习精神,敢于对老师说“不”;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举一反三,从无到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要发展从学到做的能力。

(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老师和家长要充分尊重学生,做伯乐式的引导,友人一样地与学生谈心,重视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如厌学、叛逆、早恋、自闭等问题;学生自己也要愿意敞开心扉,不钻牛角尖,对家人、老师或朋友说出自己的困惑和心事,使内心的压力得到释放,更加客观地看待学习、生活遇到的困难,接纳了自己,更好地进行学习。

四、结论

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家长、学校、教师三者之间协调配合,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学生。学生自身在扎实掌握科学知识,学会自主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培养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健的体魄,坚定的人格,良好的品德,较高的审美能力,以及重点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力后备军!

参考文献:

[1]吴迪.多元性:素质教育评价的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1,4

[2]鲁明川.曲士英.高职素质教育的思想文化诉求[J].现代教育管理.2015.12

[3]刘道玉.论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实施途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5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现状分析素质教育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