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6例疗效分析

2017-02-06 14:57黄卫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4期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黄卫文

[摘要]目的探究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2月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枸橼酸铋钾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替普瑞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Hp根除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中,采取替普瑞酮治疗疗效显著,不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替普瑞酮;慢性萎缩性胃炎;枸橼酸铋钾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胃黏膜疾病,该疾病可由多种因素造成,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随着我国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变化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加,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发展,可能转变成胃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本研究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中,采取替普瑞酮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择取时间为2012年4月~2014年2月,所有患者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制定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近期内均未服用受体拮抗剂、抗酸剂等对本次试验有影响的药物,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试验,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有严重重要器官病变患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排除对本次试验中所使用药物过敏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19~62岁,平均(40.2±3.3)岁,病程1~13年,平均(7.26±1.14)年。观察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20~62岁,平均(40.8±3.8)岁,病程1~14年,平均(7.88±1.98)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Hp呈阳性患者,均给予其泮托拉唑40mg,口服,1次/d,阿莫西林1.0g,口服,两次/d。对照组给予患者枸橼酸铋钾(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H20043059)治疗,每次110mg,3次/d,均在餐后服用,连续治疗半年。观察组:给予患者替普瑞酮[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H20093656]治疗,每次50mg,3次/d,均在餐后30min后服用,连续治疗半年。

1.3观察指标

根据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纳差、嗳气、胃痛等症状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下:无症状为0分,症状较轻为1分,症状明显为2分,症状严重为3分。

经过治疗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HP感染根除情况,检验HP是否根除可采取快速尿霉素试验及尿素呼气试验,当试验结果为阴性时,则表明Hp根除。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1.4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经过病理证实,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等现象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病理证实胃黏膜腺体萎缩转为浅表,肠上皮化生转为轻度。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病理证实胃黏膜萎缩减轻,肠上皮减轻。无效:以上指标均未改善,甚至恶化。

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2.3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阳性率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Hp呈阳性患者分别为25例(75.76%)和24例(72.73%),x2=0.0792,P=0.7783;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转阴21例(84.00%),对照组患者转阴19例(79.17%),x2=0.2538,P=0.6144,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于消化内科的一种疾病,患者常伴有胃固有膜炎性细胞浸润及固有膜水肿,病情严重患者甚至出现灶性出血,慢性萎缩性胃炎还会导致患者腺体萎缩及减少,黏膜肠化生等症状。虽然胃黏膜会受到各种因素造成的损伤,但胃黏膜本身具有其独特的保护机制,它能够使胃黏膜在形态和功能保持完整。但是,当胃黏膜的保护机制受损时,胃黏膜的形态和功能也会随之出现损伤。

枸橼酸铋钾是一种传统铋剂,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中,它可在酸性胃液下选择性地与损伤的黏膜蛋白结合成为胶体沉淀,从而隔绝胃酸及其他各种因素对黏膜造成的侵袭,同时防止逆向扩散,形成一层保护膜,为损伤的黏膜愈合创造条件。替普瑞酮是一种萜烯类胃黏膜保护剂,它能够抵抗溃疡的侵袭,而且不会对胃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不良影响,促进胃黏液的合成及分泌,改善胃黏膜血流,稳定胃黏膜的上皮细胞,从而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替普瑞酮虽然不能对幽门螺杆菌直接取得抗菌作用,但是由于其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幽门螺杆菌对患者胃黏膜的损害。与枸橼酸铋钾对比,替普瑞酮在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逆转病理状态中,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它能够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炎症减轻及消失,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中,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将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96.97%和78.79%,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症状积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为(3.04±1.37)分,对照组患者症状积分为(5.91±2.38)分,观察组患者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本研究中还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p根除率进行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Hp根除率分别为84.00%和79.1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替普瑞酮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中,不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积分,而且可取得较高的Hp根除率。

综上所述,替普瑞酮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治疗效果,适合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慢性萎缩性胃炎
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对比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疗效观察
养胃运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痞满76例疗效观察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祛萎健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120例临床分析
芩连白蒲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应用意义探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浅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