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自由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

2017-03-01 17:09田乐山��
商情 2016年49期
关键词:金融发展

田乐山+��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相继开展了以金融深化或金融发展为目标的金融体制改革,以逐步消除金融压制,西方发达国家则相继开始放松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浪潮逐渐席卷全球。本文从金融自由化的含义及其形成出发,重点探讨了金融自由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自由化;金融发展;金融管制

一、金融自由化的含义及其形成

(一)金融自由化的含义

金融当局通过金融改革,放松或解除对金融的各种行政管制措施称之为金融自由化,其可为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创设更为宽松自由的金融环境。

(二)金融自由化的形成

金融自由化理论是在国际银行业务全球化、金融市场渐趋一体化的背景下产生的,经济全球化促使那些金融实力雄厚的国家更加积极地开放本国金融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金融管制的不平衡性,才能促进本国竞争力的提升。

1.放松金融管制的举措

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推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并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滞涨”的局面,在严重的通货膨胀的经济局面下,西方国家政府不得不实施放松金融管制的举措,尤其是对存款利率的管制方面。

2.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

凯恩斯主义严重影响了银行业的效率,竞争机制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社会经济难以健康发展。这些现状促使西方国家重新思考金融管制问题,强调减少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正是在此时涌现的。为了减少政府干预,扩大市场机制作用,西方国家在金融领域积极推行金融管制自由化。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可以看做是金融自由化的理论背景。

3.金融自由化理论的提出

20世纪79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肖和R.I.麦金农提出金融自由化理论,其在全球不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具体实践,为世界金融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金融自由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通过储蓄效应,增加社会的资金量

金融自由化带动了储蓄利率的上升,同时也使得储蓄者资产选择范围逐步增加。因此,人们储蓄倾向大大增加,国内私人储蓄与收入的比例随之上升。除国内私人储蓄外,金融自由化还会对国外部门的储蓄产生影响,汇率扭曲的纠正不仅会降低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难度,还会减少资金外逃时间的发生几率。

2.通过投资效应,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在金融管制经济中,储蓄款只能由储蓄者本人进行投资,或通过一个不受相对价格制约的狭窄通道流入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这样的配置方式使得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不高。金融自由化环境下,利率可作为资金的价格对金融资源进行配置,再加上储蓄者的资产选择范围逐渐扩大,各种投资可通过公平竞争来争夺储蓄款的支配权,这无疑有助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3.通过稳定效应,实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适宜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可有效改善国内储蓄流量和国际收支状况,同时还可增强经济对国际贸易、国际信贷波动的承受能力。此外,金融自由化还可增加国内储蓄,进而可减少对通货膨胀和以通货膨胀税平衡财政预算的依赖,稳定的货币政策进而可得到实施。

4.通过市场效应,提高金融业的效率

金融自由化扩大了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对金融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金融活动时间的缩短、交易成本的降低、金融效率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金融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快了金融信息的传递,同时还为宏观金融环境的稳定和整个金融体系的有序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5.通过价格效应,推动金融业的发展

金融自由化使得金融信息更加公开,市场供求关系可得到更加真实地反映,产品之间、銀行之间的资金流动障碍大大减少,资源配置也更加优化。

(二)消极影响

尽管金融自由化可对金融发展带来诸多积极影响,但盲目的金融自由化仍会对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

1.弱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应

金融自由化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和“溢入效应”往往会使得国内货币政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进而将会削弱各国货币政策。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不同货币资产相互替代性可得到提高,因此当一国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时,国内银行和企业可十分方便地从国际市场获得低成本资金,此时本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被大大削弱了。

2.减弱国家利率政策的调控作用

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中我们需放弃利率管制,全面推行利率市场化,这一举措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市场条件下极易造成处于信息优势的借款人获得更多的机会利益,当贷款利率提高到一定水平后,进一步提高利率反而会降低银行收益。对于一些处于发展初期的新兴产业,借款人往往因利润低、风险大等因素不愿意对其投资,因此利率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也将大大减弱。

3.增大金融风险

金融自由化进程中,金融市场处于自由竞争的状态,此时金融市场比商品市场存在更大的市场失灵风险,而新兴产业与新金融工具生命力的不确定性以及金融机构对新领域介入程度的不确定性均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造成最为直接的影响。而这些新兴产业或金融创新一旦获得成功,大量信贷资金将会涌入这些新兴领域,最终将会由于过度膨胀而引起这些产业的大起大落,金融体系难以维持稳定。而放开利率、汇率以及放松金融管制的措施将加快金融资产的流动,金融交易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短期资本投机现象发生几率加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决不可将金融自由化过于理想化,必须坚持以积极地、审慎的态度对每一项具体措施的利弊进行客观地评估,仔细权衡利害关系,并大胆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才是促进金融发展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龚金国,史代敏.金融自由化、贸易强度与股市联动——来自中美市场的证据[J].国际金融研究,2015,06:8596

[2]陈柳钦.金融自由化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及中国的金融开放[J].南都学坛,2006,03:94102

[3]邱明虹.金融自由化必须辅以适度的金融管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4950

猜你喜欢
金融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四大经济区金融发展比较研究
金融发展、控股权性质与债务期限结构
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有效性研究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论金融的发展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冲击的对策探讨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