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审计与代理成本的文献综述

2017-03-01 17:14刘玲
商情 2016年49期
关键词:审计师代理高质量

刘玲

一、引言

本文从外部审计的选择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的角度综述了是否选择外部审计以及选择外部审计的质量对公司治理效果的影响。通过从正反两个方面的分析和论述,对现有的研究进行了整合、归纳和评析。

二、外部审计与代理成本

(一)外部审计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从理论上来说,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种监督和约束机制来检验代理人的行为后果,同时也给代理人解除自己受托责任的机会。因此,审计自产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解除受托责任的一种有效机制。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被广泛地看作是缓解代理成本的一种方式,外部审计通过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的公允表达来传递代理人受托职责的履行情况,并且外部审计的监督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审计作为一种监督约束机制,其本身也是公司代理成本(监督成本)的一部分,但这种代理成本的产生能有效降低其他代理成本(吴昊旻,2010)。

李海燕和厉夫宁(2008)以沪深两市2001年至2003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审计对债务代理成本是否具有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国际“四大”和国内“五大”与公司利息支出率和利息支出显著正相关,因此国际“四大”和国内“五大”均没有起到降低债务代理成本的作用,而商业银行对非标准的审计意见能够做出反应,审计意见能够起到保护债权人的作用。岳衡(2006)也研究了审计师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行为的监督作用。研究结果说明审计师对大股东盘剥中小股东的现象进行了监督,对大股东资金占用严重的公司出示了更多的非标准意见,然而这些非标准意见并没有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一方面公司的治理并没有改善;另一方面投资者也没有因审计师的意见而避免更多的损失。周中胜和陈汉文(2006)从审计供给方的角度说明了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会考虑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即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越大,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报告。韩东京(2008)用所有权结构作为代理问题的替代变量,同时从审计需求与审计供给两个方面来研究外部审计对代理问题的效应。从审计的供给方来说,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较少考虑到上市公司所存在的代理问题,即当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时获得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很大。但相对非四大来说,四大审计事务所在审计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上市公司所存在的代理问题,但由于四大的客户家数相对较少,还难以在整个审计市场中形成影响。廖义刚等(2009)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也发现,独立审计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尤其是在非国有企业。陈信元等(2009)以“盛润股份”连续十五年被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为研究对象,发现独立审计并没有发挥公司治理的功能。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很多又具有政府控股的背景,监管约束低、诉讼机制缺失,这些因素造成非标准审计意见没有给上市公司带来显著的市场成本、监管成本和法律成本以促使其改进公司治理。

现有的实证结果表明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的外部审计能缓解代理冲突、审计师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进行了监督。但是,在我国审计师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并没有发挥公司治理的功能,这可能与我国审计市场中同时存在审计作用和政府作用有关,说明了外部审计对降低代理成本的效果也受到各个国家特殊的制度背景的影响。

(二)高质量审计师的选择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Francis(2011)认为,审计质量是一个由低到高的统一体。以DeAngelo(1981)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认为,事务所规模是审计质量的担保;而“深口袋”理论则认为诉讼威胁迫使大型事务所有动力提供高质量的审计。不管是审计师声誉机制还是“深口袋”理论都表明,审计服务的质量存在差异,并且事务所规模和审计质量正相关。另外一些研究则以审计收费、诉讼风险等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审计质量的高低。Pittman和Fortin(2004)研究了审计师选择对新上市公司债务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选择国际“六大”通过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可以降低债务監督成本,从而使得新设立公司债务成本降低。但随着公司的成长,公司逐渐借助自身的声誉来矫正信息不对称,审计师声誉的经济价值对公司债务成本的影响逐渐降低。Zerni等(2010)发现,高质量审计可以减轻由于壕沟效应所带来的股权折价问题。

三、结论

从代理成本与审计需求方面的文献可以看出,一般认为高代理冲突会引发对高质量审计需求。公司的代理冲突越严重,代理成本越高,公司越需要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来解决代理冲突和降低代理成本。代理成本和企业的规模、股权集中度、杠杆率等因素密切相关。企业规模越大,代理冲突越严重,越需要高质量的外部审计。

对于外部审计是否能够降低代理成本和发挥公司治理作用,国内外研究者并没有取得一致结论。一些研究者发现外部审计能够对大股东的资金侵占行为作出反应(收取更高的审计溢价和提供非标审计意见等),能够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外部审计能够通过降低债务监督成本而降低公司债务成本,并且能够通过提供非标准审计意见来保护债权人。而另外一些研究者则发现,审计师选择与代理成本之间存在非常弱的相关性;在中国的制度环境中外部审计并没有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可能是因为整个审计市场的质量还不高,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东京.所有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外部审计监督——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8,(2)

[2]曾颖,叶康涛.股权结构、代理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J].会计研究,2005,(10)

[3]王烨.股权控制链、代理冲突与审计师选择[J].会计研究,2009,(6)

[4]李海燕,历夫宁.独立审计对债权人的保护作用——来自债务代理成本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8,(3)

[5]李明辉.代理成本与审计师选择——基于中国IPO公司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6,(4)

[6]吴昊旻,王华.代理冲突及其制度溯源、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J].审计研究,2010,(5)

[7]周中胜,陈汉文.大股东资金占用与外部审计监督[J].审计研究,2006,(3)

猜你喜欢
审计师代理高质量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审计师轮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1号异星球餐馆·不可思议的代理老板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空中飞人”审计师
“空中飞人”审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