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企业人才管理措施研究

2017-03-01 19:06邓梅郑植元李彬程媛
商情 2016年49期
关键词:人才管理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邓梅++郑植元++李彬++程媛

【摘要】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是社会发展的人才来源,随着对社会各界对人才重视度与要求的日益提升,综合性人才成为了追逐的对象,推动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管理模式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据此从制度建设层面上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人才管理

一、校企合作模式在中国的发展与重要性

(一)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

上世纪初期西方发达国家就兴起了职业教育,尤其是美国在现有教育的基础之上将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了联合,开辟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即合作教育,以为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较短,职业教育在清末有所萌芽,如左宗棠创办的马尾船厂等就定向培养造船业相关人才,在陶行知先生游学归来之后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成为了我国最早提出职业教育的学者,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今,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日益成为了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管理的重要性

1.人才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地位

《哈佛商业评论》对核心竞争力最权威的定义是:“在于组织内部通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能够协调和整合知识与技能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而由此直接推翻了诸多管理大师对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观点,自我标榜为人才的优越感逐渐降低。在企业运转过程中,人才是工作的基础,所有工作必须要围绕人才而实施,方能达到既定的目标,人才管理也就显得极为重要。所谓人才管理也就是综合企业内部与外部因素和条件,对人才进行有计划与有组织的管理与控制的相关活动,使之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

校企合作的目的在于结合社会需求、职业需求,人才自我发展需求,将学校、社会、企业充分结合起来,以培养出符合上述需求的人才。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分支,唯有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才能保证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化发展,由此决定了人才管理在其发展中的决定性地位。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的人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角色定位不明确

校企合作模式過程中,双方均会安排人员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在此过程中即可有可能发生管理上的冲突,如不能及时加以改善,会导致双方合作产生嫌隙,彼此之间的信任感逐渐降低,导致合作失败,最终损害的是人才培养的流产,导致其学业无成,甚至影响一生。此外,由于我国教育系统实行的是体制化管理模式,非体制内的企业员工加入校企合作模式之中,在虚荣心的影响下,可能会发生以学校职工身份对外“招摇撞骗”,对内要求企业给予体制内员工的待遇,成为校企合作中绊脚石。

(二)人缺乏归属感缺乏

即便有员工明确自己在校企合作模式职业教育项目中的定位与角色,但经常会与校企合作中的校方进行横向对比,如比待遇(没有良好的员工住宿环境)、职业发展机遇、在社会上被认可与尊重等。最终的结果是,企业的员工多是感觉不公平感、缺乏归属感。

(三)缺乏系统职业教育人才培训

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社会各界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度有所提升,毕业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进一步催动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的发展。然而,在此过程中符合双方需求,利于该模式发展的人才却较为缺乏,未得到专业性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模式的人才培养的发展。企业员工,缺乏学校教育管理经验,而学校员工缺乏企业人才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经验,单方面采用其中一方的管理模式或人员进行管理均不利于校企合作人才管理模式的发展。

三、完善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管理的措施

结合以上关于校企合作人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所在以及相关理论,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一)校企合作人员分工明确

学校与企业是两个不同的类型的单位,但在人才培养上有着共同的目标,具备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但是为确保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明确两者的职责,合理分工。例如,即学校的人员从事教学、学生管理、党务等工作,企业的人员从事生源、就业保障、后勤保障等工作,将学校与企业的工作岗位定位清晰。此外,建议员工统一由一方来管理,实现统一运筹,这样容易实现共同的价值观、工作愿景。在此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成本分歧,校企双方可根据彼此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在不影响人才培养共同目标的基础之上,双方可以适当进行让步。

(二)建设优秀的团队文化与合理的薪酬机制

企业的发展是团队的力量,建设团队文化在当今企业竞争之中日益重要,成为了各家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团队文化建设中,管理者首先要明确管理目标,进而确定建设思路,便于下级部门严格执行,创造出优秀的团队文化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员工的管理与薪资之间息息相关,不论是人才的引进还是留住人才均需要给予相应的薪资,才能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作用。在校企合作人才管理模式中,双方应就合作的实际情况融合两者的员工并,经过一定时间的融合之后形成具有凝聚力的团队,同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合理的薪资,以保障团队的稳定性。

(三)提供系统的员工培训机制

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指示精神,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此种教育模式,但更应该有一批行业的先进分子,组建起优秀的行业培训人员。专业的学习与培训将会为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提供有力的人才管理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6266

[2]马树超.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2(1):2833

猜你喜欢
人才管理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铁路局站段青年人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家族企业社会化的瓶颈研究
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激发煤炭企业人才活力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试论企业海归人才的管理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