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2017-03-01 19:39罗佳惠
商情 2016年49期
关键词:自愿性会计师样本

罗佳惠

【摘要】我国建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不久,存在披露动机不明显、披露内容流于形式等现象。随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自愿性阶段进入强制性阶段,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因素的探索进一步深入。本文梳理了当今国内外关于内控信息披露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研究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Rahunandan、Rama(1994)选取100家美国公司1993年的年度报告作为研究样本,用以研究各公司在其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的信息质量,研究结果发现五分之四的研究样中披露了内部控制管理报告,并且这些管理报告在披露时形式与格式存在很大差异。Bronson、Carcello和Raghunandan(2006)以397个中等规模的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仅有36%的公司自愿披露内控信息,且全部报告都未披露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Leone(2007)研究了1000家上市公司关于内控信息披露的内容,发现自愿性披露仍然是主要方式,而且大多流于形式,并无实质性的内容。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李明辉、何海和马夕奎(2003)以2001年沪深两市1147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共有884家企业披露内控信息,占总样本的77.07%,大部分的企业内控信息都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并没有实际性质的内容,且自愿性披露动机不足。杨有红、汪薇(2008)通过研究发现,2006年沪市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存在以下问题:自愿性披露动机不足,强制规定未能有效执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会计师事务所评价标准不统一。杨玉凤(2009)选取了825家上交所上市的A股企业为研究样本,并采用指数评分法评价内部控制信息质量,打分结果显示总体披露质量水平较低。林斌,刘春丽等(2012)以2011年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比例远远低于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比例。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企业经营状况

Cook(1991)通过研究发现公司规模较大、盈利能力较好的企业会自愿披露更多内控信息。Lang等(1993)对公司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呈正相关关系。Ashbaughskaife、Collins和Kinney(2008)也认为公司规模较小、运作较复杂、经营状况较差的企业更倾向于披露内控信息。Petrovits、Shakespeare和Shih(2011)通过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研究,发现内控信息披露受到公司盈利能力大小的影响。

2.企业治理结构

Fama(1983)研究发现,公司披露内控信息的质量与独立董事的比例呈正相关的关系。而Rogier Deulnes(2000)在收集荷兰证券市场的149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之后,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受到管理层持股比例、大股东持股比例等因素的影响。Eng和Hoitashet(2009)研究发现,董事会及下属委员会的组成与内控信息披露质量具有相关关系,董事会和委员会当中的财务会计人员越多,企业内控信息披露质量就越高。

3.外部审计机构监督

Kirmey等(2005)及Bryanand Lilien(2005)的研究均发现,企业内部控制披露缺陷的内容越详尽,其聘请的注册会计师辞职率越高。Bronson(2006)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正相关。Krishnan和Visvanathan(2007)以1994至2000年的128家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时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内控信息披露水平与审计委员会质量正相关。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本文归纳概括了国外研究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公司治理结构、外部审计机构等几方面。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经历由自愿性披露到强制性披露,在自愿性披露阶段,我国内部控制信息以年报为主要披露载体。自2010年以后,我国逐渐进入强制性披露阶段。此阶段下,我国企业整体披露状况随着政策法规的建立健全而不断提升。

1.企業经营状况

蔡吉甫(2005)选取2003年的125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实际案例的验证分析,发现公司财务情况、盈利能力对企业内控信息披露有着显著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内控信息披露水平越高。李少轩和张瑞丽(2009)通过对随机选取的167家企业进行研究,发现公司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中介机构等是影响内控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宋晓文(2012)选取2009年深市650家A股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特征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研究,发现盈利能力越强,上市公司越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2.企业治理结构

宋绍清和张瑶(2008)选择20062007年沪深两市A股217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统计年度、公司规模、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上市地点以及年报发表时间等因素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有着显著影响。费菊花(2013)以2010年和2011年的创业板企业为样本,选取了股权集中度、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规模和监事会规模5个变量对内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内控信息披露水平与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和监事会规模显著相关。

3.外部审计机构监督

方红星等(2009)以非金融类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032005上证主板公司年报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与是否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类型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田高良等(2010)通过对2009年上交所上市公司进行类似的研究还发现聘请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与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透明度呈负相关关系。

三、研究评述

综上所述,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国外在内控信息披露问题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内控信息披露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但是,对于内控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和评价方面仍缺乏深入研究,对其影响因素目前也尚未形成统一观点。

我国对该问题的相关研究始于2000年以后,虽然和国外相比起步相对较晚,但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研究内容上看,在分析国外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内控信息披露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研究比较多,而建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对影响内控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目前也没有形成统一看法。从研究对象方面来分析,研究内控信息披露方面的大部分都是研究的主板和中小板市场,而研究创业板企业的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Ragahunandan and D.V.Rama.1994.Management after COSO.InternalAuditor,5459

[2]杨玉凤.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

[3]蔡吉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3:3135

猜你喜欢
自愿性会计师样本
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中的难点问题研究
证监会处罚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影响
上市公司透明度改进的关键一步
财政部修订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许可和监督办法
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存在的问题解决建议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香港会计师可成为内地会计所合伙人
论商事仲裁一裁终局的原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测厚仪CS值电压漂移故障判定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