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运行安全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17-03-01 20:07王圣英周衡毅
商情 2016年49期
关键词:轿厢系数电梯

王圣英++周衡毅

【摘要】电梯的安全运行,涉及到的责任方多、人员广。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工作瑕疵或失误,都将会导致电梯发生安全事故或者减少其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而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的安全意识、责任心不强,对电梯设备的特性知识掌握欠缺所致。

与电梯安全运行相关的各方,即:标准的制订,电梯的设计与制造、安装维修,以及管理与使用,各个环节中的工作都会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只有与电梯相关的各部门同心协力、共同努力、各司其职,以达到显著减少电梯安全事故的结果。

【关键词】电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改

引言

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且与乘客生命息息相关的特种设备,电梯每当发生事故时,都会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而电梯的安全运行,也理应引起与电梯相关的各方重视。要解决电梯安全运行问题,首先就必须要从思想上认识、从观点上改变、工作中改进。

现在广泛存在着这样观点:目前电梯的安全隐患,认为与其设计与制造过程没有关系。理由是电梯产品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机电设备,其整机、安全部件和主要部件均经过有关职能部门的型式试验。这个理由看似很充分。但从广泛程度上的电梯事故原因看来,这样的观点值得商榷。

一、电梯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的制定与应用

有些电梯标准不够明确,导致设计人员、企业标准制定者无法真正掌握标准的真谛。

(一)电梯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的制定

例1.对于轿门的强度问题

GB75882003中8.6.7.1要求:“轿门处于关闭位置时,应具有这样的机械强度,即用300N的力,沿轿厢内向轿厢外方向垂直作用在门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分布在5cm2的圆形或方形的面积上时,轿门应能:

a)无永久变形;

b)弹性变形不大于15mm;

c)试验期间和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

当作用点处于轿门固定开门刀的位置或其附近,如果一台电梯的轿门按上述要求进行试验,假设轿门弹性变形数值达到14mm,这样并没有超出标准的要求。但是当电梯运行时,如果有这样大的变形量,则开门刀早就与层门上坎或地坎相碰撞。因为实际安装时,门刀与地坎的间隙一般厂家控制在5~10mm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运行电梯,势必造成电梯门的严重破坏。

另外,对于“试验期间和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的理解。试验时,一般均处于静止状态下进行,符合此要求只能说明其强度已经达到要求,非不能说明其抗变形能力已達到实际的需要。

实例:在轿门实验时,有这样的现象:轿厢门关好后:用不到100N的静力均匀分布在5cm2的面积上,施加在离地1.4m处的轿门从轿厢内向外作用,施力点的轿门板已形变超过5mm;用不到300N的静力均匀分布在5cm2的面积上,施力点不变,施力点的轿门板已形变可达13mm。

(二)电梯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的应用

目前有些电梯厂家的设计人员,只注重标准的正文部分,而忽略了标准的GB7588“EN811前言”部分以及其他相关的安全标准。而在实际上,GB7588“EN811前言”0.1总则、0.2原则、0.3假设中的内容以及其他相关的安全标准的内容,对于电梯产品的设计至关重要。

当然,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的应对措施是组织人员进行标准的宣贯会,如电梯协会组织的标准宣贯会。但是,这样做并不能真正使电梯的设计人员掌握标准要求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由于标准的内容较多,每次宣贯也是讲一部分内容。其二,电梯企业并不可能会派所有的设计人员都来参加宣贯会。其三,即使是都来了,宣贯时每一条也都讲得很彻底,但由于内容太多,还存在一个参加宣贯的人员能否全部掌握等现象。

二、电梯的设计

例1:平衡系数的问题。

在用电梯检测时发现电梯的平衡系数不符合标准的要求,并不能说明电梯在新安装时的平衡系数就不符合标准。改变电梯平衡系数的原因,虽然一般认为是轿厢内的装潢重量发生变化。但是,还有其它原因同样也会造成平衡系数的改变。

例如为了减小电梯产品的成本,采用一些新技术、新材料,这一行为本身出发点无可非议,但有时却可能会适得其反。如平衡块采用外表为钢板内部为混凝土的对重块。在空气潮湿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使用,由于混凝土中含水量的变化,势必将会造成平衡系数的变化。

新电梯的安装,一定是在一个特定的空气潮湿度条件下进行的,此时检测到的电梯平衡系数可能在标准的0.4~0.5的范围之内。之后,再进行电梯的平衡系数时,可能由于环境的空气潮湿度变化较大而使得每一块的重量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电梯的平衡系数的改变。

三、电梯的施工质量

电梯发生安全事故,很多是与电梯的安装、维护保养工作有关的。其原因是电梯应用的技术发展迅猛、电梯量的猛增,造成电梯作业人员的数量特别是掌握较高技能的员工严重缺乏。因此,发生电梯事故的一大类主要原因,是现有的一部份作业人员技术水平与技能不高、责任心不强所致。下例都是一些施工过程中的低级错误,均为责任心不强所致,极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例1.有曳引机减速箱内的润滑油严重不足,用油标检测不到油位。有曳引机减速箱内有润滑量,用油标却无法检测到真正的油位,原因是润滑油的上表面存在几厘米高的油泡。

例2.在制动器弹簧上加机油与黄油混合后的油来替代正常的润滑油。有些电梯的结构设计是:如果制动器弹簧正好在制动轮上方,制动器弹簧上的油将会向下滴落,正好滴在制动轮上,如果这样的电梯的制动器弹簧上加入了以上的混合油,将会严重影响电梯运行安全。

四、电梯的安全管理与电梯乘用

例1:某台电梯,有乘客在非底层的电梯处遗失了随身物品,电梯使用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电梯不在此层的情况下用电梯专用钥匙将层门打开寻找。打开层门后,发生了乘梯人员坠落事故。

例2:某台电梯,乘客在乘用电梯时用脚猛踢层门。

在以上两个案例中,电梯安全运行及其影响因素其逻辑关系十分明显,同样也不再赘述。

五、有关各方的责任和任务

电梯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相互协作、相互监督来保证,同时各方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一)标准的制定

电梯的相关规范与标准类的标准制定,需要更准确、明了。其目的是使得广大的电梯从业人员(特别是设计人员)在应用标准时少产生误解。而不能让不同背景的从业者或使用者在阅读之后,得到不同的感受与理解。因此,为了使电梯从业人员在应用标准时正确把握其真正含义以及便于查阅,最好能在标准的发布同时公布其条款说明。

(二)技能水平与责任心的提升

作为电梯企业,需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制订不同的培训教育计划和内容进行。当本单位没有真正的培训实力时,也可以通过外聘讲师或外委(有真正实力的正规培训单位)的方式进行。

作为电梯从业人员本身,也应该考虑如何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以及责任心的加强,而技能水平的提升也离不开其自身的责任心。

电梯产品的设计人员不但要看产品标准(如GB7588),而且还需要真正掌握标准条款的含义及相关联的条款,一定要认识到此类标准本质上是C類标准,还要多阅读直接相关的A类和B类标准,同时还要多学习有关的技术文献和技术手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设计出安全的电梯。

(三)电梯维护保养费

电梯企业的领导,在企业运作过程中考虑其企业的赢利情况,确实也无可非议。但也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包括资质等级、人员技能、维护保养费等)等条件来承接维保业务。如果维护保养费太低,事实上是无法真正完成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的。但是,既然已经接下这样的电梯维保业务,不能因为所签订的维护保养费太少而对日常维护工作不再重视,也不能增加零部件的更换来弥补维护保养费的不足。

作为电梯的使用单位要充分认识到维保合同的责任,不应发起恶性价格竞争,把电梯的维护保养费压得太低,如果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得不好,会确定无疑地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是发生电梯的安全事故。

(四)使用单位的管理

目前,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员的主要现职是能顺利地进行电梯的年检,因为目前的年检实际上需要的是电梯使用单位配备电梯安全管理员的“证”,而不是安全管理员的“技能”。现在,极大部分的电梯使用单位,当与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签订维保合同之后,所有的工作都需要维保单位处理一手操办,这样的处理方法是不妥的,而这一现象也有改变的必要。

电梯使用单位应更加重视电梯安全管理员的作用,多多参与、监督检查电梯的维护保养的某些基础工作,不能只行使在维保单上的签字工作。

四、结语

需要意识到,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任何一个小小的缺陷,甚至是瑕疵,都将会造成电梯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或减少其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并最终影响电梯的运行安全。需要电梯相关各方面努力形成同心协力的局势,一定会迎来电梯行业的春天。

猜你喜欢
轿厢系数电梯
一种民用直升机可升降停机库
小小糕点师
苹果屋
嬉水
电梯,电梯,“飞”起来
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电梯不吃人
被困电梯,我不怕
大吨位载货电梯设计的几个要点
科技之星·双轿厢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