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综合治理体系研究

2017-03-07 14:43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宾阳县宾阳诈骗

曹 勋

“宾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综合治理体系研究

曹 勋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广西南宁530000)

广西宾阳县以QQ网络诈骗为主的诈骗犯罪,其危害已经扩散至国内外,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全感的突出犯罪问题。宾阳县因此被公安部列为全国7个重点打击治理的地域性职业诈骗犯罪地区之一。通过对“宾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演变历程进行研究,思考并剖析早期宾阳县开展打击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综合治理体系。

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宾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由来已久。2008年以来,随着腾讯QQ聊天平台成为人民群众日常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全国出现一种新型犯罪手段——QQ网络诈骗,聚集在宾阳县的犯罪嫌疑人以QQ网络诈骗为主,并向利用微信、发送手机木马链接病毒等新型诈骗手段发展,其危害迅速扩散国内外,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全感的突出犯罪问题。仅2015年,宾阳县对外诈骗金额超至10亿元。当年11月,宾阳县被公安部列为全国7个重点打击治理的地域性职业诈骗犯罪地区之一。经过一年多的综合治理,2016年,广西公安机关登记QQ网络诈骗发案涉案金额大幅降低,到2017年上半年已经降至1亿元以下。

一、宾阳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纵向流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外出东南沿海地区务工的宾阳籍人员被迫回乡另谋出路,部分敢于铤而走险的人员将学习到的利用电信语音、短信诈骗的犯罪手法和中奖诈骗、假机票诈骗等犯罪手法加以融合,首创了以腾讯QQ即时通信软件为平台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其发展演变至今主要分四个阶段:

(一)QQ视频诈骗阶段

宾阳县最原始也是最广为人知的网络犯罪方式是QQ视频诈骗,实施时间集中在2008年第三季度至2014年年底期间,受害人遍及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美洲、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其作案手法一般是犯罪嫌疑人在网上筛选出QQ注册信息中省份为广西省外的、甚至国外的QQ用户,使用注册资料为异性的QQ,以种种理由加其为好友,随后发送捆绑木马的“图片”文件引诱被盗者点击。被盗者点击后,其电脑就被植入木马,在再次登录QQ时其输入的QQ号码以及密码被木马在电脑后台自动记录,然后发送到木马指向的服务器内专用的文件夹。当犯罪嫌疑人登录文件夹,确认该QQ号码和密码已经收到后,就可以录制被盗QQ号码使用者视频。之后登录被盗QQ号码,播放QQ主人的影像,以种种理由向备注亲友“借钱”。其作案团伙内部一般有分工,主要有购买木马、窃取密码及盗录视频、诈骗钱款、银行开户及取款(包括用提款数额10%—20%的比率找人专门负责取款)等分工,组织结构松散,但作案环节衔接严密,依靠网络QQ或手机交流衔接。

(二)“画皮”QQ诈骗阶段

2014年年底开始,宾阳籍QQ诈骗犯罪嫌疑人有意识地“改良”作案手段,省略传统网络QQ诈骗中必备的“发马盗号”环节,使得作案时留下的网络线索大为减少。其作案手法为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查询到企业标志作为QQ头像,盗用企业负责人QQ账号资料信息,“克隆”出一个新的相似度极高的“画皮”QQ号码,并加企业财务人员为QQ好友,以公司高层领导人员的身份向财务人员探明公司财务信息后,立即找各种借口诈骗企业资金。2014年,黑龙江、江苏、广东、河南、贵州、湖北、甘肃、新疆等地均发生了案值超过100万元的此类诈骗案件。2014年8月5日,黑龙江绥化市某企业一次性被骗走1200万元人民币,造成了广泛的社会恶劣影响。

(三)手机病毒运用阶段

伴随“画皮”QQ诈骗手段发展的同时,2015年1月始,宾阳籍犯罪嫌疑人利用手机或伪基站设备发送带有病毒下载链接的手机短信方式,向他人手机植入可以拦截中毒手机短信的病毒,群发钓鱼链接短信,窃取手机机主个人信息,进而利用钓鱼链接附着的安卓操作系统APK自安装短信拦截软件盗取机主绑定手机上的网银账号内资金。该犯罪形态由QQ诈骗衍生而来,需要在民用车辆上架设伪基站设备,并驱车至外地利用伪基站设备群发钓鱼网站链接短信,这是由于为了向更多手机机主用户发送钓鱼网站,必须使用伪基站设备向各类手机号码发送钓鱼网站短信。此类犯罪在当年占据发案总数的20%以上,不但威胁到手机机主个人隐私,也非常容易造成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发生,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

(四)微信群等手段运用阶段

2016年,随着微信的普遍使用,宾阳籍犯罪分子的作案方式从利用QQ冒充老总骗财务的诈骗逐步变种转型为利用微信假冒“老板”拉会计进微信群或者QQ拉群的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搜索功能获取目标公司老总、法人、经理的信息,在网上购买个人信息,或者通过电脑和手机内植入木马获取短信、QQ和微信聊天等信息,组建一个公司微信群或者QQ群,拉财务和出纳入群,冒充“老总”命令财务和出纳转款,最终达到“点对点”精准诈骗的目的。2015年年底至2016年5月4日发生了13起微信拉群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近3000万元人民币。

当前宾阳籍犯罪嫌疑人作案以QQ诈骗、手机木马盗窃、微信诈骗为主,同时出现冒充领导发送手机换号信息诈骗的作案方式。仅2016年7月中旬至8月30日期间就发生了30起利用发送短信冒充领导实施诈骗的案件,涉案金额近300万元人民币。犯罪分子坐地宾阳骗全国,波及面广。2015年11月至2016年,广西共抓获宾阳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共1470人,其中在宾阳抓获人数占抓获人员总数的95%以上。这个阶段的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进一步提高,作案成功后往往销毁相关作案工具。涉案金额大,波及领导层次高,涉案地领导高度重视,公安部也十分关注,多次指出电信网络新型犯罪集中的宾阳是境内地域性职业犯罪最为突出的地区。

二、早期宾阳县开展打击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自从QQ网络诈骗犯罪出现以来,宾阳县在打击防控此类案件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在打、防、管、控、疏、治等方面下足功夫,然而,由于早期工作中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宾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一直难以打压下去。

(一)当地不良文化根深蒂固,治理难度较大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进入转型期,由原来相对静态的社会结构转向相对动态的社会结构,人、财、物流动量剧增,随之带来犯罪量的攀升。其中流动人口犯罪就是导致我国社会犯罪数量攀升的一个重要原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宾阳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攀升就是这种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类案件前期,涉案犯罪嫌疑人多分布在宾阳县宾州镇顾明村委的部分自然村,后来扩散分布到新桥、宾州城北等全县10多个乡镇的自然村。截至2016年年底,宾阳籍QQ诈骗犯罪嫌疑人主要集中在以下区域:宾州镇(908人)、新桥镇(308人)、武陵镇(45人)。犯罪团伙成员或以同村宗族血缘,或以同学朋友结成比较松散的团伙,时分时合结伙作案,相互传授犯罪方法,交流作案经验。例如2016年5月6日公安机关摧毁藏匿在宾州镇杨村民房里的一个电信网络诈骗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邓某、李某、洪某3人,其中洪某是邓某的表弟,洪某与李某都是“师傅”邓某“聘用”过来干活的马仔,由邓某手把手传授技术。念完初中二年级就辍学的李某几天时间就掌握了技术,并能向民警演示如何操作、复制,一步步让受害者上当受骗。

1.当地内因

诈骗犯罪始终是宾阳县的主要犯罪类型之一,假美元、假银元、假药、丢包诈骗等多种诈骗形式都曾经在宾阳县猖獗一时,这种诈骗犯罪文化在宾阳根深蒂固,直接影响到当地不少青少年的思想。在公安机关查获的犯罪窝点中,有很大一部分设置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其家庭成员被不良文化洗脑,认为这是快速发财致富的途径。这种亚文化促使当地青少年在心理上不断认同和模仿,不以诈骗犯罪为耻,反以诈骗犯罪为荣,最终走向犯罪道路。当这种文化与电信网络诈骗新型犯罪手段相遇,必然会导致企图一夜暴富的青少年纷纷效仿,“改革创新”。

2.外因

宾阳籍青少年大部分有外出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的经历,这些地区的精英式生活方式、社会上一些低级腐朽的生活方式、对提高家庭物质生活的极大渴求以及个人精神生活的相对空虚不断潜移默化侵蚀其内心,刺激着一些意志不坚定的青少年通过犯罪的方式来达到物质欲望的平衡。在各种外因刺激之下,内在的诈骗有理意识就会膨胀,从而导致新型诈骗犯罪的攀升。经了解,这些犯罪嫌疑人获利后首先就是购买笔记本电脑,装修住宅,购买摩托车;继续获利则会在老家起别墅,购买汽车、金条等物品。他们往往毫不掩饰自己的违法犯罪所得,到处招摇过市、赛阔比富,导致出现“宁愿嫁Q仔不愿嫁穷鬼”的歪风邪气。

(二)总体打击工作欠缺统筹协调

1.侦查办案各自为战,漏人漏罪的情况十分突出

宾阳籍犯罪嫌疑人实施的往往是系列犯罪,而公安机关实行以块为主的管辖体制,导致了各发案地就同一伙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系列案件各自开展侦查时,往往是侦办自身案件、就案论案,不会去关注和侦办外地的案件,达不成扩线深挖、挤清余罪的共识,从而难以实现扩大打击效果的目的,很多犯罪嫌疑人背着案件进入监狱,或者一些犯罪嫌疑人没被深挖出来,很多案件成了死案,案漏人、人漏罪情况十分突出。

2.有关打击工作机制欠缺

发案地和宾阳县的侦查办案联动平台的缺乏,导致了犯罪嫌疑人原籍地宾阳县与发案地之间、各发案地之间情报信息沟通不畅,协作配合不力,经常出现多个办案单位对同一设备进行监控,对同一伙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的情况,造成侦查资源的极大浪费。

3.取证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办案质量,难以实现整体移诉

由于缺乏统一的证据种类和标准,加之该类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作案后往往会及时销毁相关证据,导致很多犯罪嫌疑人无法批捕,案件无法认定,难以实现整体移诉。各地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在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证据要求、量刑等方面也缺乏统一标准,按照办理传统诈骗犯罪的思维办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在侦查阶段被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在审判阶段被人民法院不判处实刑的几率大大增加。

(三)受客观因素制约,宾阳县公安机关长期处于打击的被动状态

宾阳作为犯罪原籍地主动进攻的优势尚未发挥。QQ诈骗案多发于外省市,犯罪嫌疑人藏匿在宾阳的乡镇大肆疯狂作案。因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非接触性特点,宾阳公安机关不掌握情况,在接受异地公安机关协查请求后才获知发案情况,形成“灯下黑”的怪圈,导致被动开展侦查,而且在协助外地抓捕后也无法掌控案件后续处理情况,对宾阳籍犯罪嫌疑人的打击震慑力不强。宾阳警力资源缺乏。宾阳县有105万人,但仅有400名民警。一线警力不足,专业打击力量捉襟见肘,民警长年处于工作超负荷状态,也导致公安基层信息工作弱化,技术应对措施也不足,防控空间有待改进。如第三支付平台(含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用户实名登记注册的管理薄弱;网侦技术定位亟须及时改进,不能为精准打击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操作窝点提供技术支持。

(四)行业管理存在漏洞

宾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能形成规模,说明所涉及的电信、网络、银行等行业必然存在体制、机制性漏洞。部分行业关注经济利益,忽视其必须承担的社会风险责任,一些部门对行业监管不力,导致行业内的违规业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导致作案使用的手机卡、银行卡“伪实名”现象十分突出。使用他人身份证就能开办银行卡,利用虚拟号段发送诈骗短信的现象大量存在。金融管理存在漏洞,对POS机申请发放审查不严,对POS机、刷卡器管理不到位,给犯罪分子诈骗成功后刷卡套现、提取赃款带来极大便利。

(五)基层政权组织建设薄弱

宾阳县宾州镇、新桥镇等能在前些年的短短时间里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灾区,说明当地基层政权组织有些薄弱,工作有漏洞,管理落实不到位,造成工作浮在面上,缺乏有效管控,对重点管控人员、诈骗犯罪窝点和逃犯动态情况不了解不掌握。

三、构建综合治理体系才是破题之路

自宾阳县2015年11月被公安部列为全国重点打击治理的地域性职业诈骗犯罪地区以来,各级领导对打击治理宾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高度重视,意识到打击治理宾阳县QQ诈骗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共同的社会责任。必须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联席会议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打击治理工作体系,形成强大的打击治理工作合力,才是破解宾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难题之路。

经过一年多的综合治理,2016年,广西公安机关共抓获宾阳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1224名,刑拘1157名,其中自主侦办刑拘157人,主导外地侦办刑拘1000人,破获案件986起,捣毁窝点203处,打掉团伙165个,缴获涉案车辆、涉案物品一大批。抓获电信网络诈骗逃犯557名,其中公安部A级通缉犯7名。查处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77.4%,破案数上升107.6%。2017年上半年抓获犯罪嫌疑人474名,破案1350起。2016年年底抓获公安部督捕网上在逃人员305人。通过技术反制,2016年每天从宾阳县发出的诈骗短信量从2015年最高峰的140万条急剧下降至5000条,截至2017年上半年降低至2000条。宾阳县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活动蔓延发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成效获得公安部和人民群众的初步肯定。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就宾阳电信网络违法犯罪问题召开专题会议,作出重要工作部署,多次到宾阳指导工作。建立联系区、市、县三级打击治理联席会议制度。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突出的问题,2015年11月,广西公安厅推动建立自治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厅际联席会议。南宁市和宾阳县党委、政府及公安机关将该项工作作为党委、政府主导工程,举全市、县之力,全力抓好打击整治工作,也相继成立联席会议制度。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胡焯作为厅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多次部署召开联席会议,推动建立了广西(南宁)反虚假诈骗中心,赴宾阳县指导研究宾阳打击治理工作。推动形成政府搭台、公安机关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共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的合力。

(二)不断加大投入,强化专业打击力量

1.以“专”治“专”,组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宾阳工作站

在广西公安厅的统一部署下,2016年3月1日在宾阳县成立了广西宾阳县打击治理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站,并从全区抽调60名精干警力长期驻点开展工作。南宁市又抽调精干警力200名增援宾阳县,目前在宾阳工作站驻点警力已达320人。为满足服务全国各地侦查办案工作的需要,宾阳工作站增设了24个网安专业研判席位。

2.不断加强广西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建设

广西于2016年5月4日成立了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通过“公安、银行、通信”三方派人、携系统、拉专线进驻公安机关,实行“接警、打击、封堵、防范”一体化运作,形成“统一受理、快速阻断、综合研判、动态预警、合成作战、有效防控”的打防控模式,达到了封堵快、接处警快、打击快、止付快、预警快的良好效果。截至2016年年底共止付、冻结5000多万元,封停涉案电话号码1000多个,在打击治理宾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警企合作,技术反制挤压犯罪空间

广西公安厅与一些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就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达成了合作框架协议,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充分借助先进的技术服务公安机关打击网络犯罪和管理网上虚拟社会,建成智能化、即时化、模块化的电信网络诈骗防控体系,从而实现技术反制。此举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宾阳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蔓延。此外,通过运营商利用数据建模分析,发现群众手机被木马病毒侵害的情况及时发出预警,避免了群众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

(三)强化精确打击成效

1.强化自主侦办与主导外地案件侦办相结合

迅速贯彻落实国务院部际联席会于2016年3月下发的《重点地区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机制》,明确宾阳县侦办电信诈骗案件工作要求,对外省立案单位到宾阳办案的,一律告知立案单位由窝点地主办,外省立案单位协办,立案地公安机关将案件证据材料移交窝点地公安机关进行集中打击、整体移诉;对于案件损失金额特别巨大、有广泛社会影响等原因,确需将犯罪嫌疑人带回发案地处理的,必须报公安部,由公安部批准。大力推动以群众举报、村干巡查为主的人力情报和公安情报体系建设,立足宾阳“自侦自查”的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之路,将关口前移,争取主动。全年宾阳县自主侦办案件62起,逮捕150多人。同时强化全国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一盘棋”思想,主导外地案件侦办。2016年,宾阳县协助外省抓获并刑拘1000人,同比上升64.5%。

2.精准打击与集中打击相结合,不间断地开展系列专项行动

2016年5月至10月,宾阳工作站连续组织开展宾阳神剑系列1、2、3号专项打击行动,共抓获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227人、捣毁窝点35处。2016年11月26日至12月9日,广西公安厅组织南宁市公安局2500余名警力赴宾阳开展“神剑—斩钉”统一收网行动,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186人,捣毁犯罪窝点25个,打掉犯罪团伙21个。2017年1月19日,南宁市再次调集各警种及宾阳县委、县政府干部近1000名综治力量,开展“神剑—斩钉”第二次集中打击治理专项行动,共抓获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26名,缴获涉案电脑24台等作案工具,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密集的宣传报导,获得社会面的广泛好评。

3.积极协调检法部门,用好用足法律武器

2016年,宾阳县自侦案件逮捕、起诉80人,同比上升100%。2016年12月19日,“两高一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颁布实施后,宾阳县法院在全国率先以《意见》为指导,依法从重从快审理判决了5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对张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分别以信用卡诈骗、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等被判处二七年有期徒刑。2017年上半年,当地人民法院共审结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0件55人,依法判处十五年1人,十年1人,判处五年重刑以上的18人。其中2017年1月24日,宾阳县人民法院对“全链条网络诈骗第一案”等四起案件进行集中判决,12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至九年不等,并处罚金2万至70万元不等。

(四)加强源头管控,打响人民战争,形成综合治理新格局

宾阳县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打击治理QQ网络诈骗犯罪作为宾阳县中心工作,整合全县资源,坚持全民联动,整体作战,集全民之智、聚全民之力,充分调动全体干警、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参与打击治理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团结一心,形成合力,全面向QQ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战,切实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部署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提升打击治理工作水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实现打击治理成效的最大化。宾阳县制定了《宾阳县打击整治网络诈骗犯罪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宾阳县开展打击治理网络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形成了各镇党委、政府及包村单位联合工作机制。2016年11月,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制定下发了《宾阳县县直有关单位进驻宾州镇、新桥镇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宾阳县严厉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机制》等“十大工作机制”。2017年以来,当地党委政府继续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作为2017年宾阳县“三大攻坚战”内容之一。

1.通过多次召开动员部署会,全县动员层层部署,无缝开展打击治理

2015年10月28日,宾阳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宾阳县打击整治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2015年12月14日,宾阳县委、县政府召开打击治理网络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誓师大会。县委、县政府全体领导等共1000多名干部参加。2016年8月再次召开全县性的工作推进会,县直各部门领导、16个乡镇的书记、745名村级基层组织干部参加会议。工作部署力度之强、决心之大在历年来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中绝无仅有。同时严格落实各职能部门职责,大力强化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2.强化责任,落实“网格化”管理和“包村干部+本村干部”共同捆绑等工作机制

2015年11月份开始,宾阳县将全县划分为16个一级网格、233个二级网格,组织政法干警、党政干部2800多人,定岗、定人、定责,其中大网格(一级网格)的责任人为镇党政、综治办主要负责人,小网格(二级网格)的责任人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以及包村的村(社区)定补干部、所在镇派出所和司法所的包村工作队员。网格单位主要工作职责是对辖区内的涉案重点村开展走访巡查,发现犯罪线索,清查非法安装的虚假网络宽带线路,落实对重点人员和高危人员的管控措施。2016年进行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宾阳县党委、政府对整治不力的村委、包村干部、挂点县直机关负责人等70多人进行了诫勉谈话、扣发年终绩效奖的问责处理。在2017年年初,宾州镇、新桥镇两个镇因为2016年打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没完成目标任务,被一票否决,取消了2016年度年终绩效工资。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县共问责了16个责任单位和85名责任人。

3.开展无死角入户登记访查

全县73个县直挂点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各镇党委书记、镇长为专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各挂点工作组分别与镇干部、村干部逐村逐户开展访查登记,切实登记掌握辖区内重点人员的身份信息、近期活动规律、经济收入来源、家庭财产情况、联系电话号码等相关信息,并填写相关调查资料。各挂点单位完成入户排查登记后,保持每周不少于2次的入村巡查。同时由宾阳县政法委综治办牵头将辖区重点人员进行分类建档,实时预警、动态管控。2017年上半年宾阳县参与打击网络诈骗的人员累计38万人(次)进村入户进行巡查,访查达到6万多户。目前已打掉了60多个网络违法犯罪窝点,140个犯罪嫌疑人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4.加强资金流管控,开展金融钳制,限制取款套现金额

宾阳县制定了《金融部门工作机制》,协调金融部门对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流转洗钱建立异常账户预警机制,加大对POS机终端套现管控力度,在银行网点建立了ATM取款机24小时专人值守制度以及采取了ATM机在下班时段限额出款措施,最大限度卡断犯罪分子赃款转移通道。

5.加强信息流管控,实施通信严管,最大限度遏制犯罪分子作案条件

宾阳县制定了《网络运营企业工作机制》,公安机关会同通信管理部门对宾阳县宽带线路进行了全面清理,对可疑宽带线路进行关停或拆机处理;封停外省市有作案嫌疑的170、171号段的虚拟号码;对手机卡、上网宽带实行实名登记。同时加大对灰色产业链的打击力度。严格执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灰色产业链及时通报、联合打击制度,严厉打击制作木马病毒、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乱开卡等灰色产业链,对电脑商店、电子产品销售者进行严格审批登记,对伪实名电话卡、无线上网卡、灰色软件等进行清理和源头管控。2017年以来,宾阳县开展了打击非法提供网络违法犯罪工具犯罪活动专项行动,行动期间抓获16名向诈骗犯罪嫌疑人出售通信卡和银行卡的犯罪嫌疑人,依法逮捕14名。

6.全民追逃,加大追逃工作力度,逐一梳理摸清在逃人员的关系网、逃跑方向,动员投案、政策攻心与侦查落地相结合

宾阳县各镇党委、人大、政府主要领导及辖区派出所所长为追逃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制作了附带电信网络犯罪网上在逃人员信息扑克牌15000副,至2016年年底,扑克牌“通缉令”逃犯248人已经落网202人。其中,公安部A级通缉令宾阳籍逃犯吴春燕、肖日初、廖乃健等人在强大攻势和法律威慑压力下纷纷投案自首。

7.强化宣传攻势,营造浓厚打击氛围

打击治理QQ诈骗犯罪,最根本的还是要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实行群防群治。宾阳县依靠自治区公安厅支持,积极协调联系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公安报等中央媒体及地方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共在各级媒体刊发报道216篇。制作了13000多条横幅和宣传标语,制作《宾阳县严厉打击网络犯罪活动通告》等20000份在犯罪重点村张贴。每月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定期向全县手机用户发送反诈骗内容短信。《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颁布实施后,迅速组织宣传力量进行广泛宣传,在全县形成严打氛围。

8.把“课堂”搬进乡村一线,纠正不良乡风村风

教育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结合典型案例制作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专题视频,并让犯罪嫌疑人现身说法,在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播放,帮助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大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力度,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作为反面教材在校园施教;联合人社部门、企业举办“春风行动”大型用工企业招聘会,积极鼓励、帮助、引导网络违法犯罪刑释人员树立正确的劳动致富理念,重新就业。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现代社会具有高科技性质的新型犯罪,随着打击治理深度、广度不断拓展,电信网络诈骗的方式、手段也容易发展变化。因此,虽然当前宾阳反QQ诈骗犯罪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基本实现电信诈骗案件发案数、群众损失数明显下降,破获案件数、查处违法犯罪人员数明显上升的目标,但仍然任重道远。宾阳县需要继续构建和完善综合治理体系,争取尽快彻底根治这一突出的社会公害问题,回应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

Comprehensive Control System
Research on“Binyang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Fraud Crimes”

CAO Xun
(The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Nanning,Guangxi 530000)

The QQ online fraud crime in Guangxi Binyang has spread with its harm at home and abroad,which has affect social stability and public security.Binyang Coun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seven key occupational fraud crime region marked by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Binyang telecom network fraud crime”,thinking and analyzing the earl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novation work in Binyang,they should build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system for the fraud crim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fraud;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Binyang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fraud crimes

(责任编辑 廖习华)

DF793

A

1672-2663(2017)04-0108-05

2017-09-26

曹勋(1981—),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三支队副支队长,主要从事侦查学研究。

猜你喜欢
宾阳县宾阳诈骗
宾阳县古树名木的抢救及复壮技术探讨
桂林至钦州港公路(南宁六景至宾阳段)项目获批
我县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荆州古城远眺
广西宾阳县传统产业转型研究
南宁市宾阳县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资助全覆盖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信用卡诈骗
宾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现状及建议——以宾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