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几点建议

2017-04-10 04:45王月瑶
经济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欠发达经济文化

王月瑶

摘 要:面对我国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的形势,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那些与国家经济发展地区战略规划都不沾边的部分中部地区,如何寻求机遇求得快速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我国 地区间发展 不平衡 欠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087-03

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指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的地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东西南北地区跨度大,地理位置、地区气候等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矿产资源、历史基础大不一样,加之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在不同时期应用不同策略,上述诸多原因导致我国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大致形成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情势。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强大的地域优势,在吸引外资、国内资金、高科技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方面有着绝对的优越性,中西部地区虽然也在中央政府进一步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下,正在快追猛赶,但是不可不正视,东西部差距依然很大,个别地区甚至有差距进一步拉开的局势。面对这种形势,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那些与国家经济发展地区战略规划都不沾边的部分中部地区来说,如何寻求机遇求得快速发展,就需要作一番认真的思考和分析。

一、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些因素

(一)历史基础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

欠发达地区之所以经济发展缓慢是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的。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资本家的投资和经营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并与当地的封建地主和买办勾结,出现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和商业投机者,客观上推进了这些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而大多数中西部地区没有受到外国资本的直接影响,所沿革的还是以封建社会为主的自给自足农业为本的发展形态,这就让欠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发展进程方面几乎没有基础,导致与发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再就是地理位置的相对偏远和交通枢纽的缓慢发展及匮乏的矿产资源,使得这部分地区交通闭塞,经济信息不灵,就像人们常说的“穷山恶水”,靠山没有矿产资源可开采,靠水形不成港口码头的水上通道。处在这样的环境下,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底子薄,缺乏强大的财富支撑后盾,影响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中央政府地区发展战略布局的影响

中央关于地区发展战略的布局直接影响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回顾建国以来,中央的地区发展战略发生了四次重大调整。第一次是“一五”期间中央把156项重大项目建设放在东北和内地,即现在所指的老工业革命基地,这些项目是在当时苏联援助之下计划经济的产物,所以虽然占尽先机,但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体制缺乏多元化,這种国家投资和政策扶助并没有带动起当地民众普遍从事经济活动的态势,因此没有扩大和辐射效应,区域经济发展没有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第二次是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战略布局向西部转移,打下了西部现代工业的基础,由于经济体制不变,所以和第一次存在的弊病是一样的。第三次是1978年开始实施沿海发展战略,战略重点转向东部沿海地区。这时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发展、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由于经济策略的调整,一些地区吸引了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的集聚,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全面发展,快速推进。第四次是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包括目前的“一带一路”,这将是中西部内陆地区抓住机遇赶超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能抓住在新的现代经济体制下国家政策扶持和大力度的投资机会,那么就有可能是众多欠发达地区的一次经济大腾飞。

(三)地方政府部门机制和经济策略的影响

在大体制背景下,地方政府部门有结合自身实际的部门工作机制。这些工作机制如果是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那么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就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就会很好地吸收外来投资、人才和技术,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样政府部门施行的经济决策,诸如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环境保护、政策优惠、产业结构等等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事实上,这些欠发达地区无论是从政府部门的长短期发展规划、政府行政能力、服务企业的观念和效率,还是结合本地特色的经济构架和确立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上等等都未必有明确的思路和意见。而人才方面更是不仅吸引不来外来人才,本地人才也流失严重。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地区政治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活动过程、信仰和感情,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过程所形成的。”用阿尔蒙德的政治文化解读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的政治文化,那么沿海地区传承的是一种提倡功利、重商轻农的区域文化,由于较早地接触了西方文化,所以这种区域文化是一种面向全球、放眼世界的文化。而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它奉行的是以儒学为基础的道德和社会价值观取向,是一种重农轻商、重义轻利、保守平和的观念,对新的事物反映缓慢,甚至排斥,严重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影响着地区的发展。就传统文化而言,东南沿海地区奉行的“吴文化”、“永嘉文化”等都是以精打算、勤劳节俭、以利和义的观念,因而催生了苏南地区和温州小工厂、小企业蓬勃发展、遍地开花的局面,苏州人和温州人把生意做向全国各地,可谓是人人经商,商业行天下。而中西部的中部地区则存在一种墨守成规、惧怕风险、懒散淡泊的“等、靠、要”的思想;西部以游牧文化为主体,长期形成了以藏传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圈为主的宗教文化氛围,从而形成了富于理想、信仰坚定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形成了重神灵、轻凡人,重因果轻权利,抵触科学文化的守旧落后观念,客观上形成了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一股阻力。

(五)人力资源的影响

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发展经济的人力资源不足。一是政府部门缺乏观念超前、头脑灵活、敢闯敢干的在经济建设方面有较强能力的领导;二是缺乏吸收外来人才的条件。由于地理位置不佳,经济发展缓慢,所谓没有梧桐树,哪能引来金凤凰,严重缺乏一些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高素质的各类人才;三是缺少留住本地区人才的能力。因为没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许多本地区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一般不会考虑留在本地区。一些成功的商人也不愿回到本地区发展。而普通的劳动力素质也不高,更多的是能搬砖、和沙的农民工,而没有多少有着机械或精加工行业等技能的技术劳动力,各个层面人力资源动力不强,也是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二、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与人的关系分析

我们要分析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与人的关系,是因为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其它因素很多都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人是可以通过一定创造力改变一些情况的。所以我们要分析每个制约因素与人的关系。

首先,对一个地区来说,历史基础和自然条件是不能自由选择的。地区的历史基础是几千年来形成的,我们做的只能是在此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却无法退回去重新选择一种历史。同样自然条件也是先天性的,处在整个国家东西南北中哪个位置上,拥有何种矿产资源,有什么样的气候等等都不是欠发达地区自身能够选择的,地区能做的只能是因地制宜发展。

其次,中央政府关于地区发展战略的布局是从全国大局出发,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每一个阶段的经济战略目标部署的,是一个大整体、大格局,政策要倾斜到哪儿,国家投资是多少,投资到哪个项目,对于一个地区而言,选择性不大,只能是依据政策做出规则发展。

第三,谈到地方政府部门机制和经济策略的影响,这就要涉及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产生的执政能力方面的问题了。比如说,一方政府是仅仅为了GDP的增长而搞政绩谋求政治前途,还是为一方百姓,真正能让一个地区富裕发展起来而进行投资规划;招商引资工作是建立畅通渠道想方设法引进,还是四平八稳,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发难谋求私利。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就像是一个菜篮子,是饥不择食见菜就拾,还是选择那些结合本地实际更具有长远发展前途的好项目。是搞简单粗浅的低水平投资和重复建设,还是创立一些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上述这些问题无一不考验欠发地区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和正确的正绩观,而这些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欠发达地区经济能否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因为这些工作的实施又都是靠一方政府中的班子成员来完成的,最终要表现出地方政府领导的执政能力。

第四,谈及到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仅包括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中积累和升华出来的价值观、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理想追求、知识系统及思维方式的总和。精神文化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可塑性和历史继承性等特点,说到底是由个体的人在社会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特点,在一个地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后形成一个地方的文化特点。对于历史继承性的东西我们没法改变,但是它不是山也不是水,是可重新塑造,可以改变的。比如对一些观念保守的人们,就要通过不断的文化创新,转变人们的观念,使个体行为在引导、诱惑、驱力和压力的影响下形成新的观念,当观念转变以后成功的经济行为的示范效应就会影响其他个体,从而变成具有新观念的群体行为,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特征就可能随之变化。人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关于人力资源对欠发达地区的影响,这就更显而易见,没有人才和强大的人力资源储备,谈经济发展那是不可能的。如目前世界上好多国家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由于缺乏具有创新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年轻力量,这些国家中很多已经有开始走上衰退的迹象,即便是发達国家也不见得有好的解决办法,没有了人一切都是空谈和梦想。

三、关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人的强大作用的几点想法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前两项人为干预不强的要素就不作进一步探讨,只对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起重要作用的几项要素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提升政府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实现政府观念更新和经济职能转变

地方政府领导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主要领导的政绩观必然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因此首先要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作政治思想教育,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政绩观,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该地区的后代子孙谋篇布局的远见卓识。而不能为了拿政绩而搞经济,只抓一些基建性的、与发达地区重复的、低水平的投资,或者是抱着“等、靠、要”的思想,等中央政府政策扶持,等兄弟省市援助,而是一定要把自力更生、不进则退的观念深记于心。其次,要让这些干部走出去长见识,加强到发达地区挂职学习的力度,真正把那些发达地区政府领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做法学到并应用到本地区的发展上来。再就是要加强经济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学习,政府部门领导不能只学政治理论,不懂一些基本的经济规律是没法为地区发展掌舵的。在上述基础上根据中央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布局,科学合理确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引导地区经济主导产业的崛起和对其它产业的带动效应,通过建立高效快捷的部门机制,提升良好的政府服务,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通过各种渠道营造积极向上、敢于开拓创新的文化意识形态氛围,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地域文化环境是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条件。尤其在当代,网络、电视、数字媒体等异常活跃,对于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日益明显,形成的文化力量对于经济效益的作用也在逐渐加大。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要在文化上大作文章,把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文化通过多种方式渗透到本地区人们心中。大力宣扬和鼓励敢于打破成规,敢于担当风险、尊重科学、勇闯猛干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经济发展成功事例,明确鼓励什么,批评什么,革新政治文化生态,为经济发展助力。对于那些地区传统文化中明显滞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如安平乐静、不思进取、迷信神鬼的东西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并引导人们果断摒弃。对于传统文化中那些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独特风格的遗产性的东西则要大力开发和引申,诸如传统食品、传统工艺、传统仪式等等要大力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升欠发达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提供各类技术培训,提高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的素质,用优厚条件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振兴,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实业家、个体工商户及普通劳动力的知识培训。对实业家和个体工商户,要通过举办讲座、专题辅导等让他们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放远目光,多在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上下功夫,多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规律和投资及营销管理方面的知识,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把事业做大做强,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于闲散劳动力,特别是青年待业人员,如果本地区有职业技术学院的,要尽可能地降低学校入学条件和收费标准,让他们通过两到三年的时间学习一些精准技术,为到本地区投资的一些有技术含量的企业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对那些进入高等教育学校的本地毕业生,要给予一些待遇上的实惠,让他们尽量留在本地区发展,要学习发达地区通过政府投资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或者通过与银行部门协商给予低息贷款支持自主创业的年轻人。对于外地的高科技人才更应该通过丰厚的待遇吸引过来,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人才力量,从而推动欠发达地区走出落后和贫困,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全国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 李中一.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黑龙江史志2009.18(总第211)

[2] 张兆同.论文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现代经济探讨,2006(8)

[3] 闫宗淼.试论地区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怀化学院学报,第29卷(1),2010年1月

[4] 石瑛,朱孟才,高立群.试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政治文化因素.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4(1)

(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 山西忻州 034000)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欠发达经济文化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年味里的“虎文化”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经济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