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抑制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功能

2017-04-10 04:47李爽
经济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商业信用

李爽

摘 要:正规的金融机构通过信贷资源分配到企业只是完成了资金的初次分配,获得融资的企业将资金转移给另外的企业之后才完成了信贷资源的第二次分配。在信贷资源的第二次分配过程中商业信用有重要的作用。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功能主要立足于中国特殊的金融制度环境上。相关研究调查表明,在金融抑制程度越高的地区中,商业信用的二次分配功能体现得越强,在金融情况发生改革之后,商业信用二次分配功能体现逐渐减弱。在一些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或国有企业中,企业商业信用的二次配置功能体现得更加强烈。文章主要对金融抑制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功能进行了一些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金融抑制 商业信用 二次配置 信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091-03

正规的金融机构将金融资源分配给企业的过程就是资金初次分配的过程。在实际情况中,金融资源一般还会进行第二次后续分配。在信贷资源的第二次分配过程中商业信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特殊的大背景之下,金融抑制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信用对二次配置的功能。金融抑制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市场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的过度干预会在很大程度上对金融体系自身的健康发展造成阻碍。在金融抑制的环境之下,国家相關监管机构会在限制金融体系的融资模式,间接融资模式会受到较大限制,降低了市场融资模式的多样性和自由性。这种环境下单一的融资方式无法符合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金融抑制产生信贷分割的情况,导致一部分企业融资过度,另一部分企业融资不足甚至无法得到融资,影响其企业自身发展。

另外,在金融抑制的大背景之下,政府对市场利率的控制会在很大程度上将金融市场上的货币资金改变,对整个金融市场资金供给产生很大影响。由于在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相关金融监管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资金借贷利率进行把控,利率就丧失了反映金融市场资金短缺或者供给情况的功能。当通货膨胀,利率为负时,储蓄者降低进行储蓄的欲望,但是借款者进行借款的需求却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金融市场自己供给无法满足资金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信贷市场分割的情况。

一、金融抑制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关系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抑制程度的提高,将会严重分格信贷市场,即不同的企业与企业之间资金分配马太效应体现的程度将越来越高。不同企业之间两极化金融资源配置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实现了信贷资源二次分配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商业信用在这样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可以实现将具有一定融资的公司的资金分配给无法得到足够融资的公司,从而完成了二次配置信贷资金。

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大部分区域都处于金融抑制的状态,但是在不同地区,金融抑制的程度又有很大不同。在某些地区,金融配置的程度较高,银行在整个地区的金融市场中占主导地位,起领导作用,金融资源的分配会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银行的作用,企业的融资来源对于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也越高。由于不同企业商业信用的高低,不同企业的信贷配给也完全不同。较易获银行资金的企业能以商业信用的形式为无法得到银行信贷的公司提供替代融资。可见在金融抑制情况较为严重的地区,银行的二次配置作用对于商业信用的影响更显著。不同企业具体的特征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信用的二次配置功能。一般来说,中央或者地方控制下的企业较于一般企业更易获得银行信用。另外,在国家重点进行扶持的行业中获得银行信用的更加容易,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金融市场的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和改革,金融抑制现象与之前相比将会得到很大改善,商业信用的二次配置功能也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得到一定程序的削弱。

在对2004——2014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地区的金融抑制情况会对商业信用的二次配置实际作用产生重要影响。在国有企业以及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中, 商业信用与短期银行信用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相较于其他企业较高;随着金融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商业信用与短期银行信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功能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商业信用可以看作是银行信用的一种延伸,金融市场延伸的实现资金配置的一个工具。

二、假设研究方法

金融抑制主要体现在政府过度干预了金融市场的自身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市场金融体系自身的健康发展造成阻碍。金融抑制产生信贷分割的情况,导致一部分企业融资过度,另一部分企业融资不足甚至无法得到融资,影响其企业自身发展。随着金融抑制程度的提高,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抑制程度的提高,将会对信贷市场分格产生很大影响即不同的企业与企业之间资金分配马太效应体现的程度将越来越高。不同企业之间两极化金融资源配置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实现了信贷资源二次分配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商业信用在这样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可以实现将具有一定融资的公司的资金分配给无法得到足够融资的公司,从而完成了对信贷资金的二次配置。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金融抑制程度会对商业信用的二次配置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一)选取样本

本文以2000一201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进行研究实验的样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相关的公司年度报告,在本次研究样本中并未包含一些金融类的上市公司。不同省份GDP数据的主要来源为《中经网统计数据库》,财务数据的主要来来源为国泰安(CSMAR)数据库。樊纲等编制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历年报告提供了本次研究中衡量市场金融发展的相关指数。对缺失值样本和金融行业的样本进行剔除之后,最终观测值为26958,构成非平衡面板数据。按照主要变量前后1%进行Winsorize处理之后构成研究样本。

(二)模型及变量

为了控制由于多重共线以及遗漏潜在变量对于本次研究产生的影响,更好得研究金融抑制对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固定效应面板回归,并将公司层面的聚类效益考虑入内,结合相关的研究问题和实际情况,本文构建模型如下:

TCi,t=β0+β1SBanki,t+β2SBanki,t×X+β3X+β4LBanki,t+β5ROAi,t+

β6Cashi,t+β7lnventi,t+β8Lasseti,t+αi+yi+?着i,t

企业对外部可提供的商业信用即TC因变量,利用了两个替代变量进行模型的构建。第一个替代变量即REC=应收款项/总资产,第二个替代变量为NETREC=(应收款项-应付款项)/总资产。NETREC与REC这两个替代变量的值越大,代表企业对外可提供的商业信用就越多。在本文构建的模型中,长期信用和短期信用这两个部分构成了公司整体的银行信用。短期银行信用(SBank)=短期借款/总资产进行表示,长期银行信用变量即LBank=长期借款/总资产。在大多数情况中,短期银行信用在一般情况下均通过商业信用进行转让,因为长期银行信用获取成本较高的原因,企业长期银行信用转让的可能性和动机都较低。

在变量控制方面,企业对外部提供商业信用的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该公司的实际公司业绩、存货水平、流动性和资产规模。本文衡量业绩的主要方法为资产回报率(ROA),资金流动性采用现金及其等价物与总资产的比例Cash,公司的存货水平(Invent)=存货水平/总资产,公司规模效应采用扣除存货和应收款项后长期资产规模的自然对数LaSSet进行控制。

根据分析可得,在本文构建的模型中,企业对外部可提供的商业信用于银行短期信用呈现正相关的关系,随着银行短期信用的提高,企业对外部可提供的商业信用也会越高。为了检验在金融抑制的大背景之下,银行信用二次配置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影响,在本次研究模型中还加入了交叉项即SBank × X, X即需要代入的变量。

1.横向分析。在本文构建的模型当中,变量X主要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具体变量,即是否国家重点扶持行业、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以及是否为国有企业。这三个具体变量主要从企业不同特点和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两方面衡量了在金融抑制影响下不同企业的的差异以及金融抑制程度的高低。本文主要采用了金融业竞争程度、金融市场化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程度四个指标对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进行了衡量。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的信贷抑制程度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功能较弱。相较于金融发达地区,金融欠发达地区更易将商业信用进行转移。随着金融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短期银行作用对商业信用的影响,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功能也会大大减弱。

2.纵向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其他金融方式也不断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抑制的程度。自从2005年来,中国的资本市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企业债的发行规模得到了巨大的增大,在资本市场经济中占的比例大幅提高。在中国金融市场中,金融抑制程度将会大大降低,商业信用与短期银行信用的正比例关系将会被削弱。

三、总结

立足于中国特殊的金融市场经济背景之下,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功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商业信用可以看作是银行信用的一种延伸,金融市场延伸的实现资金配置的一个工具。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金融市场相关制度的完善和改革,金融抑制现象的程度会越来越低,商业信用的二次配置功能也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所减弱。商业信用的二次配置功能从长远来看易隐藏金融风险,不利于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峰,姚洋.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2004(1)

[2] 陆正飞,杨德明.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管理世界,2011(4)

[3] 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4] 饶品贵,姜国华.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互动关系影响研究.经济研究,2013(1)

[5] Gianaetti,M.,M. Burkart,and T. Ellingsen. What You Sell is What You Lend? Explaining Trade Credit Contracts.Review ofFinancial Studies, 2011(24)

[6] 王彥超. 金融抑制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功能.经济研究,2014(6)

(作者单位:中国民生银行郑州分行 河南郑州 450000)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商业信用
政府控制层级、商业信用与信贷资源配置
电商背景下网络经济发展创新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浅析马克思主义信用理论
商业信用与过度投资关系研究
企业家过度自信、股权制衡与商业信用
企业家声誉会影响民营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