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

2017-04-11 05:48江加义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骨科河南信阳464000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骨伤独活汤加减

江加义(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 骨科 河南 信阳 464000)

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

江加义
(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 骨科 河南 信阳 464000)

目的 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中医骨伤手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在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住院时采取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采用中医骨伤手法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腰腿疼痛缓解、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腰腿疼痛缓解和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中医骨伤手法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同时可使腰腿疼痛得到明显改善。

中医骨伤按摩疗法;独活寄生汤;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同时打喷嚏和咳嗽时由于腹压增加疼痛加剧[1]。由于该病病程时间较长,且难以完全治愈,对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2-3]。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对5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取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发现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且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现将相关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于2014年1—12月在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住院时采取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采用中医骨伤手法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无并发椎间盘中央型突出和脱出,未见合并骨质疏松以及不愿配合者。研究组患者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为35~80岁,平均年龄(52.0±1.4)岁,病程为5个月~5 a,平均病程(3.0±1.4)a;对照组患者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为32~79岁,平均年龄(51.5±1.8)岁,病程为4个月~5 a,平均病程(2.8±1.1)a。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中医骨伤手法治疗,具体内容如下:①患者取仰卧体位,采用松解手法按摩患者腰背部和臀部肌肉,从上至下,持续5~6次;患者俯卧体位,应用复位手法将患者脊椎间的间隙拉宽,康复医生在患者脊椎中间及两侧从下到上推动按摩,持续5~6次;③按摩穴位:临床医生待患者采取俯卧体位后,使用拇指点按肾盂穴和阿是穴,同时采用肘尖点按承扶穴;④活动关节:取俯卧体位,临床医生使用牵引下肢和直腿抬高方法活动患者患侧关节,每次30 min,每天1~2次,1个疗程为7 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中药组成包括15 g杜仲、15 g独活、15 g川穹、15 g牛膝,10 g桂心、10 g桑寄生、10 g党参、10 g茯苓、10 g当归、10 g防风和10 g白芍;对于兼有血瘀者加用10 g桃仁、10 g红花;对于气虚者加用30 g黄芪;对于寒湿者加用10 g防己和10 g附子,1剂/d,于早晚各服1次,1个疗程为7 d。

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包括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治愈指患者直腿抬高>80°,腰腿疼痛症状全部改善,未对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显效指患者直腿抬高>60°,腰腿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未对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有效指患者直腿抬高约为45°,腰腿疼痛症状有所改善,未对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无效指临床体征和症状均未见改善或较前加重。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腰腿疼痛缓解和消失时间 研究组患者腰腿疼痛缓解和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腰腿疼痛缓解和消失时间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论

祖国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属于“痹病”“腰痛”等范畴,主要是因风寒、气血不足以及湿邪乘虚引起经络阻塞等而致病,所以临床中药治疗主要采取祛除风寒湿邪以及补气益血等治疗,此外参照中医辨证论治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对中药予以加减[5]。独活寄生汤中属于君药的包括独活和桑寄生,两药具祛风活络和通痹止痛的功效,属于臣药的为杜仲和牛膝,具有强筋骨、补肝肾、通经活血等功效[6-7]。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是临床中医学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传统方法,该方法主要对患者进行按摩、推拿,发挥舒筋通络、解痉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进而减少肌张力和腰腿疼痛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中医骨伤手法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同时对腰腿疼痛得到明显改善。

[1] 王力平,黄承军.试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外治疗法中的辨证论治和整体观[J].中医杂志,2011,52(4):288-291.

[2] 唐玉萍.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598-3599.

[3] 马彦旭,赵宇昊,黄明华.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5):241-243.

[4] 李展振,张海存,黄升峰,等.双极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侧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6,42(5):350-352.

[5] 王得志,丁全茂.中医温阳通络推拿法治疗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2,31(1):49-51.

[6] 王刘玉.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2):44-46.

[7] 李华南,王金贵,丛德毓,等.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医杂志,2015,56(21):1840-1844.

R 27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4.041

2016-09-03)

猜你喜欢
骨伤独活汤加减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独活寄生汤与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价值观察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独活水提部位化学成分的HPLC-ESI-Q-TOF-MS分析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骨伤临床疗效分析
定位教育在中医骨伤专业学生培养中的运用实践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