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效果

2017-04-11 05:48姜会钧许昌市中心医院护理部河南许昌461000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过渡期次数入院

姜会钧(许昌市中心医院 护理部 河南 许昌 461000)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效果

姜会钧
(许昌市中心医院 护理部 河南 许昌 461000)

目的 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支气管哮喘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43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及过渡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急性发作次数及再次入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发作间隔天数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生理、心理、环境、社会领域四个指标及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得分显著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渡期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儿出院后发作次数和再次入院次数,提高治疗信心和生存质量。

过渡护理;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

哮喘是中国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炎症疾病之一,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呼吸道常见病[1]。随着近年中国环境污染的加重,哮喘患儿发病率也逐渐增高。由于哮喘反复发作,无法根治,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都带来严重影响。哮喘患儿由急性发作期至稳定期持续约4~8 周,因此过渡期的护理对患儿病情康复更具意义[2]。为了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了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9.5±2.4)岁;干预组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龄(9.7±2.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检查治疗及一般护理,例如保持良好卫生环境、健康教育、合理饮食、规范用药等;干预组除了常规检查治疗及一般护理外,给予患儿过渡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住院期间护理 根据患儿年龄及文化程度,向患儿及其家属发放《哮喘急性发作期防治指南》、《哮喘急性发作期防治手册》,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强化疾病指导,包括疾病自我管理及家庭康复方法。住院期间举办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哮喘的认识及管理办法。

1.2.2 出院后护理 出院后嘱咐患者继续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并要求家属监督。每周对患儿进行1次随访,并认真记录随访内容。分别于出院后1、2个月时对患儿进行探视,评估患儿康复训练情况。

1.3 观察指标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由患者本人或直系亲属分别于入院及出院2个月后填写。总共发放86份问卷,回收86份,回收率100%。①出院后发作情况,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出院后发作次数、发作时间间隔、再次入院次数。②生存质量测定量表(VRQOL),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汉化版,共包括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领域四个方面评估患儿的生存质量。

2 结果

2.1 出院后发作情况 对照组急性发作次数(4.21±0.67)次、发作时间间隔(2.20±0.16)d、再次入院次数(3.46±0.25)次;干预组急性发作次数(2.15±0.49)次、发作时间间隔(4.83±0.10)d、再次入院次数(1.84±0.14)次;干预组急性发作次数及再次入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发作间隔天数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存质量量表评分 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得分显著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生存质量量表分数比较评分对比±s,分)

注:与干预后比较,a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我国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炎症,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为特征免疫变态性反应疾病[3]。哮喘反复发作、无法根治,给患儿及其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及压力,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控制哮喘发作,改善发病频率,提高生存质量,是哮喘患儿护理的主要目标。过渡期护理模式,是为了确保疾病过渡期护理工作连续性及协调性,在患者诊疗及康复期间所采取的护理行为[4]。过渡期护理重视患者需求,协助患者管理疾病,目的是为了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经过过渡期护理的患儿,急性发作次数及再次入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而发作间隔天数显著大于对照组,表明过渡期护理有效降低了患者再次入院的风险。本研究还发现过渡期护理的患儿,其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并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过渡期护理干预,对提高哮喘患儿的治疗的信心有一定的帮助,增强了患儿治疗及用药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过渡期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儿出院后发作次数和再次入院次数,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信心和生存质量,有助于患儿健康成长。

[1] 蓝莹.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291-1293.

[2] 潘俊霞.舒适护理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6):1374-1376.

[3]JonesCooperSN,Walton-MossB.Usingreminder/recallsystemstoimproveinfluenzaimmunizationratesinchildrenwithasthma[J].JPediatrHealthCare,2013,27(5):327-333.

[4] 潘秋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16):1521-1522.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4.115

2016-05-06)

猜你喜欢
过渡期次数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农业农村部延长宠物饲料标签转换过渡期6个月
盐改过渡期有效依法开展盐政执法监管工作的探讨
依据“次数”求概率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