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轨道预算课程的“看板”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7-04-26 17:18杨美玲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看板教学研究

杨美玲

【摘要】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而如何培养本专业达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是值得高职教育思考的问题。文章从“看板管理”在铁路轨道预算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探讨如何利用“看板管理”模式,规范实训,推动每个教学环节及实训任务得到严格的控制,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预算课程 看板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U215.1-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49-02

看板管理,是丰田生产模式中的重要概念,最初是该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从超级市场的运行机制中得到启示,作为一种生产、运送指令的传递工具而被创造出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许多企业也引入了这一现代化管理模式,使许多企业的现代化生产程度大大提高。它重点以“看板”为基础,实现工序时间的紧密衔接,物料及生产配件供给的及时性及制造工序的现代化。铁路轨道预算课程的教学环节与实践过程,符合看板管理的管理模式要求。

一、铁路轨道预算课程的“看板”教学的设计

(一)“看板”教学设计原则

“看板管理”的教学设计,一方面要突出设计的合理性,内容全面,贯穿教学全过程;另一方面要突出设计的实用性,界面直观,具有较强操作性。根据这一原则制作本课程的“看板”教学卡片,综合考虑教学进程和教学目标要求,按章节和任务单元进行设计。如实践教学内容任务设计:卡片1,本校的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现场轨道工程调查;卡片2,轨道实训场站场线路设计图识图;卡片3,站场线路轨道工程量计算;卡片4,站场线路轨道工程预算编制;卡片5,实训总结与评价、考核。以上内容是铁路轨道预算编制的全过程教学,学生只要按顺序完成这些卡片上的所有内容,就实现了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

(二)“看板”教学设计内容

“看板”教学设计的内容,首先,要兼顾轨道工程施工技术和铁路工程预算编制知识,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工序和过程质量控制、工程产品检验等施工全过程和与之相匹配的预算编制内容。也就是说,二者在内容上具有相关性,在技术标准上具有统一性,在教学设计上要有系统性。其次,理论教学卡片与实践教学卡片要相结合,前后呼应,形成一体。理论是指导实践教学的依据,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教学的手段,在卡片设计上也不能背离这一教学原则。再次,各教学环节要与企业工作程序相对应,不能脱离实际,做到学和做相通相融,缩短學生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才能达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三)“看板”教学设计方法

看板管理,实质上是为了达到准时生产方式控制现场生产流程的工具。“看板”是可视化管理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用图表、组织机构图、流程图、照片、柱状图等形式用信息板、电子屏幕等媒介展示,使大家及时掌握现时的工作进展情况,为下一步的快速反应提供信息依据。在轨道预算教学卡片的设计时,以企业工作流程为依据,把轨道工程预算内容概括成简明扼要的实践任务,用任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做到一张卡片一个任务,每张卡片都明确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注明其理论依据。每个任务又用图表串联起来,形成总的目标。这样,让学生面对卡片时,能看得懂,会操作,学得快,不易忘。

二、铁路轨道预算课程的“看板”教学的应用

2016年全国两会关于职业教育政策中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应将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操作人才,作为一项中长期战略发展任务,实施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接。这意味着,在铁路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如果缺乏高技能操作人才,即使有再好的铁路工程设计和图纸,也难以转化为铁路工程产品。因此,在我国将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仍然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使命,这些人才主要承担着企业现代化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生产者的角色。相应地,我们的教育模式也应及时地进行改革,以满足企业标准化生产的需要。以标准化工序管理为依据的“看板管理”模式,满足了职业教育在教学中的改革需要。

(一)“看板管理”模式,操作标准化

“看板”,本质上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载体,在铁路轨道预算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利用“看板管理”的基本原理,使用“看板”作为教师对学生发出的学习指令,实行标准化操作。通过观看“看板”,学生对实训操作的信息,有了简单明了的统一标准,避免语言交流的一些理解错误。在铁路轨道预算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将任务细化,卡片分类,设计了多层任务卡片,满足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要求。

(二)“看板管理”模式,信息可视化

看板的原则是必须有可操作的实训任务,实训任务中,前后“工序”按照看板规定的先后顺序进行。根据这一原则,学生实训时,面对看板,不仅对本次任务的内容能够一目了然,通过看板所描述的信息,还可以知道下一步操作内容是什么,与前一操作的关系如何。环节看板挂在黑板或任务墙上,用醒目的颜色标识出主要任务。但任务看板掌握在教师手上,只有完成上一任务的学生,经检验合格后,才可以领取下一“工序”的看板。

每一个任务中的每一个实训,用“看板”实行标准化,保证实训操作方向不出错,用“看板”实行简易化,节省操作时间,用“看板”实行可视化,使操作目的易于理解。

(三)“看板管理”模式,学习主动化

实训的每一个操作,类似于工程施工中的一道工序,学生完成了上道工序,就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首先,看板管理模式教学,实现了课程标准化管理,学生按照教师制订好的教学进度,开展标准化实训。在学生完成自己的实训任务时,会有一种成就感,如果此时老师在班里再进行适度的鼓励和表扬,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于是,学生就会积极快速地将任务完成得更好,也会主动要求完成更多的实训任务,避免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厌烦心理,形成抢着学、争着做的良好学习气氛,也可为企业输送自主学习型人才。其次,通过“看板”,还可以促进老师和学生改进操作流程,甚至想出创新的点子,为将来进入企业后的创新创业培养奠定基础。

三、总结

在轨道预算课程中,通过看板管理输送教与学的信息,有利于教师对课程体系的总体把握,有效地控制教学进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由强制被动的状态变为主动,由老师让你做变为学生我要做,如学生可以自如地跟进实训进度,掌握轨道预算编制的流程,体验企业现代化生产管理中标准化的理念。由此看来,“看板管理”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得以保证,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发展要求的。“看板管理”用于教学,是建立和培养标准化生产技术人员的教育方式之一,是值得探讨和推广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对它的研究和实践,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律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大鹏.丰田生产方式研究[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看板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精益软件研发实践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
多品种小批量精益生产方式适应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