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音决定论的现实价值

2017-06-27 18:10叶超
求知导刊 2017年10期

叶超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电影Higgins教授和Doolittle小姐间语言交流的特点和不同环境下人们说话方式和态度的差异,探究英国口音分化而导致的阶级差异,并联系中国社会现实对这一情况展开分析。

关键词:标准英音;伦敦东部口音;阶级分化;全球化冲击

一、剧中RP与如今RP的差异

Higgins教授在影片中所说的RP跟我们现在在BBC中听到的发音是有区别的。发音的演变受多个方面因素影响,须仔细辨别。

1.和外国语言的交流

20世纪下半叶,全球化步伐明显加快,外来移民涌入英国,同时各种技术迅猛发展,交流孤立被打破,英语由于长期受其他语言的影响,其发音方式有所改变。

2.和地域方言的结合

由于近几十年来开展的民主和平權运动,带有明显上层阶级属性的语言不被大家接受,因此许多RP口音拥有者会选择加入一些“接地气”的方言特征,传统的标准英语也发生了改变。正如语言学家John Wells 曾在1994年写过一篇文章The Cockney fication of RP,阐述了彼时英国语言的现状。

二、Doolittle的发音难点

1.字母发音的省略

例1,h-droppin

eg.In Hertford,Herefond and Hampshire,hurricanes hardly ever happen.

剧中Doolittle把应该发的6个h全部忽略掉,反倒把不应该有h音的ever发出了h音。

2其他发音的省略

例2,/v/在 of中的发音

Higgins教授反复强调cup of tea的发音,然而Doolittle小姐的读音近似“cuppatea”,她并没有把/v/这个音发出来,其中/v/音明显被省略。

例3, /eI/ → /?I / /aI /双元音的转移

Eg.take [teIk] → [taIk]

比如Higgins教授让Doolittle重点练习的句子:The rain in Spain stays mainly in the plain.

三、影片的语言学意义

影片中的Higgins教授谴责了一些人根据口音给人分阶级的情况,他认为“这种语言阶级论已经是老古董了”,并且指出当下如果Colonel Pickering(另一位语言学家)发音跟卖花姑娘一样,他可能被当作卖花的。然而Higgins试图改变这种社会不公平的方法是让所有人都统一说标准英语,而不是创造一个更宽容的、能够接纳各种口音的社会,这是他思想的局限性。

从现实角度来看,《窈窕淑女》自问世以来,社会进步了,但因为口音而引发的歧视情况依旧存在。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想问:为什么口音以及语言方式常常被认为是社会阶级的体现呢?原因可能如下。

1.口音间接反映了人的经济背景

这还是从英国说起,只有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才能负担得起送孩子去私立学校上学的费用,在那里所有老师的发音都是纯正的标准英音,其课程体系也十分注重对语音语调的培养;而其余的普通劳动阶级可能只能选择地方公立大学,学生因为带有当地口音容易被贴上各种标签,这种因为家庭背景而导致的教育阶段不平等很容易影响人们成人后的人生发展。

2.口音代表了人的受教育水平

除去经济因素不说,卖花女的言辞谈吐跟大学教授比一定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并不单单体现在发音上,而是用语的书面性、文明程度等方面;更高一级的是,妙语连珠、幽默智慧的语言艺术,这些是需要长年累月的修炼而得,确实能代表一个人的修养。

随着全球化以及人才导向社会的发展,口音和社会地位的必然联系开始有瓦解趋势。比如说在英国强势崛起的印度精英群体,他们带有“咖喱味”的英语也正逐渐被上层阶级所接受;中式英语、粤式英语甚至有些词汇被收录在最新的朗文字典里;皇室家族也一改过去几十年里一本正经的地道伦敦腔,开始加入一些方言里的俚语等,让语言更生动活泼、接地气些。语言的发展不是停滞不前的,以口音评判一个人价值的做法未免有些偏激,比起盲目追求和地道英国人说出一样的口音,我觉得我们不必那么介意自己英语带有的母语属性,更应该努力的方向是如何修炼自己的思想,哪怕是用Chinglish说出来的话也能掷地有声,让英国人侧耳倾听。

参考文献:

[1]吴海彬.批评视野中语言的社会意义——以英语方言和口音为例[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2).

[2]叶春莉.从《卖花女》看英语方言的社会属性[J].昌吉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