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艺术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初探

2017-07-24 14:43刘晶漪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艺术类政工政治

刘晶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国家的政治、经济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取向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的思政教育多采取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形势。新时期的艺术类学生一方面具有一般大学生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具有独特的性格,正是由于这两重特性,加大了对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一、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现状

艺术类大学生是指有音乐、舞蹈等方面特长,在大学阶段选择进行专业学习的学生。与非艺术类考生相比,该类学生个性化、感性化突出,且价值观趋于实际,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困难。尤其是音乐类考生,过早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如参加商业演出,其实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锻炼了社会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艺术类大学生比较年轻,价值道德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正是由于艺术类大学生进入社会过早,导致其认识水平趋于表面化,不重视深层次分析,无法辨明好坏。目前,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有以下几点:(1)政治认知意识强,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和偏差。(2)政治態度良好,但有一定的困惑。(3)参与政治的积极性较高,然而对功利的认知不足。(4)对心理道德素质建设不关心,认为是在浪费时间。正是有以上不足之处,造成艺术类大学生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忽视道德文化建设,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与此同时导致其缺乏社会责任和主人翁意识,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艺术类政工队伍现状

由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性,需要选择素质过硬的教育管理人员进行教育,这些政工人员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还需要对知识比较熟悉,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巧妙应用。现阶段,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现状是:(1)政工人员人数不足,流动性非常大。(2)职业化专业素质水平有限。从事艺术类政工人员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的配备欠合理,不能有效地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教育。(3)工作机制及相关制度欠缺。多数艺术类高校由党委领导负责学生的思想整治教育工作。在行政管理、校园服务方面未全面将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纳入考虑的范畴,且存在艺术类和非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把抓的局面。(4)思想政治教师的责任体系有待健全。繁重的日常工作严重影响政工人员的职能发挥,他们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勤杂事务上,无法将全部精力发挥在教书育人上。(5)系统、规范的技能培训体系有待建立。部分艺术类高校思政教师难以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辅导工作的成效难以显现。

二、新时期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探讨

1.将刚性制度融入学生个性发展

从事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需要正确处理管理制度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高校内加入思想教育的目的之一是需要引导艺术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逐渐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可以适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对艺术类大学生的辅导中不能将一些管理规章制度强加到大学生身上,要充分认识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势利导,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重视个性化发展,采用这种方法后,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激励广大艺术类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实现个人理想而努力拼搏,与此同时,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出应有的一份力。

2.加强政工人员素质教育

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需要将情感与制度结合在一起,关键是要关爱学生。政工人员需要事必躬亲,多去班级、宿舍、琴房等地活动,深入学生中间,以合理的方法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师产生信服感,懂得自我克制、自我激励,真正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之前需要深入地研究专业技能,由此才能给学生多指点,要不然就是误人子弟,客观上要求从事教育的工作人员下功夫、多努力。另外,需要做一名有爱心的政治工作者,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存在的种种问题,开展讨论,在讨论中不断地凝结智慧,然后将这种智慧转化为对学生的引导。

3.创新管理思路

教师需要不断探索针对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具体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1)创新教育内容。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应充分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将教育任务、教育目标具体化,合理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依据新时期学生的新特点,不断在实践和理论环节进行创新。新形势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改革开放,实事求是,不断创新发展,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教育内容、以道德教育为基本内容,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理想根植于广大艺术类大学生心中,让大学生

增强主人翁意识

,不断严格要求自己。(2)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将教育方法与教育实践深入结合,由显性教育转变为隐性教育,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全程育人模式,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导师制,重点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教育。当然,这一阶段需要充分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寻找教育新视角,且可将多种教育方法进行综合,从而实现对艺术类大学生正面引导,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督促艺术类大学生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增强教育潜力。

三、案例分析

以某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进行分析,该校大学生年龄在18~21岁之间,大多数为“95”后,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阶段,经过调查总结,该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意识偏差来自于几个方面:第一方面社会因素;第二方面家庭因素;第三方面个人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多方面入手,创新教育方法,紧抓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培养主观能动性等。经过多年的反复问卷调查,表明实行以上方法后,该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道德水平高、爱国爱家的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艺术类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需要长时间探索,而且十分复杂。教育阶段应坚持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方面配合,以人为本,有目的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通过教育措施提高新形势下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管斌.试论艺术院校加强学生艺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5(2).

[2]刘昂,康玺瑞.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空间的提升[J].齐鲁艺苑,2013(4).

猜你喜欢
艺术类政工政治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如何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艺术类专访心得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对国企政工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