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采取院校合作方式构建系统的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必要性

2017-07-24 15:13李懿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技能竞赛体系护理

李懿

摘 要:护理技能竞赛强化了学生的护理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加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心理素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及敬业精神、执业能力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技能竞赛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方面也作用明显,因此,各大医院以及各医学类高职院校都对护理操作技能予以高度重视。采取院校合作的方式构建系统的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体系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护理;技能竞赛;体系;院校合作

一、高职院校的护理技能竞赛存在共通性

1.重视培养精英,忽视教育的普遍性,学生的参与率低

一般情况下,各高职院校举行竞赛都是选择一些比较重要的日子:如“5.12”、校庆等,抑或是学生代表学校参加一些比较大型的技能竞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比赛效果和给学校争得荣誉,学校都会指定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的学生参赛,并安排教师对预选学生进行单独培训。这就导致只重视精英培养而忽视了教育的普遍性。因此,学生的参与率很低,也大大地打击了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竞赛项目少并且不成体系

在竞赛项目的选择上,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选择“静脉输液”“心肺复苏”等操作性和专业性较强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学生往往在大二、大三才会开始接触,大一的学生暂时还不会涉及这些学习内容。因此,竞赛项目的选择范围较小,并且很随机,不成体系,没有和每个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竞赛更重视操作能力,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比如职业认同感、心理素质、沟通技巧等。而要成为一名

优秀的护理人员不是只需要娴熟的操作技能就够了,还需要

良好的职业形象及职业素养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应变能力及心理素质等,这就需要制订全面、系统和完善的护理竞赛体系,达到全面锻炼学生能力的最终目的。

3.竞赛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竞赛的组织和安排上,都会选择临时指派一名或几名教师全权负责,但没有相应的、完善的管理制度。而负责竞赛的教师在组织竞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棘手问题,遇到问题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交流。因此,工作效率的大大降低也极大地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教学和临床的差距较大,不能学以致用

临床知识的更新较快,书本知识的更新往往要滞后于临床知识。这使得学校培训的很多操作内容无法应用到临床,这种现状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的教学热情,也增加了临床带教教师的工作量。

二、构建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必要性

第一,竞赛要求所有学生都参加竞赛,再通过初赛、复赛、决赛等赛制规定,层层选拔,选出优胜者。其重视教育的普遍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第二,从大一直到毕业,根据学生每学期的主要学习任务举行相应的竞赛活动,并制订详细的竞赛计划。在举行竞赛的过程中,发现任何不足之处,要随时修订计划,使竞赛计划最大限度地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第三,在竞赛内容的选择上,以学生的学习内容为主要导向,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最终目的。比如,在大一的时候,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护士执业形象、护理礼仪,团队协作能力等;大二的时候,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沟通技巧及应变能力等,再通过临床护理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提前了解一些临床护理相关制度,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大三的时候,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敬业精神、职业能力及面试能力等。通过三年有计划、系统的培训,相信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第四,在竞赛的形式上多样化。竞赛形式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应根据竞赛内容选择合适的竞赛形式,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参赛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五,成立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管理委员会,分工明确,在竞赛过程中有任何需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的事宜均由相关人员完成。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调动了参与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六,采取院校合作方式,缩短教学与临床的差距。竞赛项目的筛选、竞赛标准的制订、竞赛现场的指导和评价、竞赛评分标准的制订等,都由合作医院的临床护理专家参与及指导。这种院校合作的方式,大大地缩小了临床与教学的差距。同時,院校合作方式使学生能尽早地与临床护理接触,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临床专家的指导还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

第七,院校合作的方式,使医院和学校得到了双赢。对于教师而言,院校合作的方式,使学校的教师学习在和临床教师共同商议竞赛细节、制订评分标准的同时了解到了行业发展的新动向和临床先进护理知识,使在校教师更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对于临床护理教师而言,通过多次担任竞赛评委,对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医院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临床护理教师也可以从在校教师这里,获取一些护理教育方面的新方法和新理念,双方都获益匪浅。

三、结果

1.两组护生基本情况比较

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入学分数、就读护理专业原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条件均衡可比。

2.两组大专护生职业认同的得分情况及比较分析

两组护生的职业认同总分及总均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四、结语

事实证明,采取院校合作的方式构建系统的护理职业技竞赛体系,不但能全面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医院及学校的教学改革也将是一个较大的突破。

猜你喜欢
技能竞赛体系护理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创客+竞赛”视野下中职《电子线路》实验设计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