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金工实训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2017-07-24 16:21杜柯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问题

摘 要:金工实训课是高职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对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目前金工实训课的开设情况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措施,有助于厘清思路,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金工实训;问题;改革措施

金工实训课是高职院校机械、电气、汽车、化工等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过程,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能够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职业意识和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未来从事相关岗位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在现阶段,国家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诊断与改进,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现代学徒制,这就对工科类专业的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为契机,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和工科类专业的发展需要,笔者以金工实训课为突破点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并希望借此带动整个专业群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

一、我院金工实训课的开设情况

金工实训课一般开设于大一上学期。据统计,2016年秋,我院共有7个专业,9个教学班,共367名学生于第12周~第16周期间参加了金工实训课程的学习,如表1所示。除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机器人技术两个专业实训两周外,其余专业的实训时间都是一周,金工实训课周学时为26,各班在整周实训期间,其余课程都安排停课。

我院金工实训课共开设车工实训(普通车床操作)、钳工实训、焊工实训(手工电弧焊)三个项目,每个项目由两名实训指导教师轮流指导。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工种开设不足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我院机电实训中心初具规模,现有普通车床、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电火花成型机、线切割机、直流电焊机、电阻炉、机器人实训工作站等较为齐全的实训设备。但是目前我院金工实训课的教学内容还停留在普车、钳工、手工电弧焊三个传统机械加工项目,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机械加工方式,不利于消除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误区,也不利于实训设备的充分利用。

2.实训时间偏少

如表1所示,我院大部分专业金工实训时间只有一周,在此期间需要完成三个实训项目的教学和考核,平均每个实训项目只有一天半时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实训项目要花半天时间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及操作示范,还要花至少半天时间安排考核、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只剩下很少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操作和练习,所以学生学习不深入、不扎实,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不够好。

3.设备数量不够

由表1可见,每周参加金工实训课程学习的学生人数为70~130人,三个项目实行滚动教学,每个项目平均每天也有20~40人参加学习,部分实训项目的设备数量现在还远远不够,这导致每个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很有限,得到的操练机会还很欠缺。

4.教师技能不高

我院参与金工实训课教学的6名教师中,只有1人取得了所教工种的技师职业资格。实训指导教师的操作技能普遍不高,且大多缺乏企业工作经历,虽然教师的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操作技能的欠缺导致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基础,无法给学生提供深入的实训操作指导。

5.教学理念、方法、内容落后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还停留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基础上,学生处于被动的机械操作状态,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空间。教学内容还停留在传统的工种上,对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涉及较少,与后续专业核心课程、企业实际需求、职业资格证书获取、职业技能大赛等方面联系较少。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操作的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个别学生操作,其余学生只能在一旁观摩的情况,甚至一部分学生在操作区域外玩手机或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教学质量不高。

三、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1.增加课时量,实训时间灵活化

各个专业金工实训课的课时量应加大,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每个项目进行系统的学习,与此同时,应增加实训耗材的经费预算,提高对学生考核的要求,促使学生做出更好的作品。

金工实训课不需要完全集中在一周或几周内完成全部教学内容,这样的排课方式会导致其他课程停课,压缩了其他课程的学时。教务处对有金工实训课教学计划的专业进行排课时,可以预留出某一天或某几个半天不排课,学生可以抽无课的几个半天时间到实训车间进行学习。为了鼓励教师教学和创新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金工实训课的指导费用可以适当提高。

2.提高教师的操作技能,聘请操作能力强的企业兼职教师

学院应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或参加各类技术技能培训。对于到企业锻炼或参培的教师,要预先规划好具体任务和目标。如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学院可与企业沟通,让教师深入生产一线拜师学艺,参与企业产品的生产加工,使教师在提高操作水平的同时,还能增強与一线技术工人的沟通和交流,使教师在锻炼期间能真正融入企业环境。

此外,学院还可聘请周边企业中技术水平高、工作认真负责的技术工人到学院兼职任教,担任金工实训及其他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这将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的融合,增强教师对学生实训的指导效果。

3.增加先进制造技术项目训练,与后续专业核心课程搭建联系

目前,我院金工实训课程还停留在传统的三个实训项目,学生缺乏对先进制造加工技术的认知。结合我院现有的实训设备,可优化实训项目的设置,适当减少传统项目的学时,增设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及特种加工设备的实训项目,让学生对机械制造有更全面的认识。

对于机械类专业而言,把数控加工与普通机床加工结合起来进行实训,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增强教学效果。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及简单零件的加工等较基础的教学内容在金工实训课程中就可开始学习,这将为后续开设的数控编程及加工类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4.扩大教学信息量,注重传递工匠精神

金工实训课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知识的教学时间很少,教师一般只作简单讲解,学生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操作过程中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机电实训中心设置的理论教室,使用图片、视频、课件等进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之前,对该工种有全面的认识,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储备。每次课后还应布置相应的开放式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课后利用图书馆或网络的资源做进一步钻研。

在理论及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让学生认识到一线技术及操作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应具备的职业精神。要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積极参与实训,培养其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兴趣,树立对专业发展前景的信心。

5.融入企业文化,开展班组化教学

金工实训课教学和学生管理可融入企业的生产及管理制度。教师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班组,推选出班组长并让其负责班组的日常管理,教师以班组为单位分配不同的实训任务,班组成员共同努力、协作完成,教师也以班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班组化教学,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及学生管理的效果。

6.实训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联系

金工制件的选择,可以是协助企业加工的零部件,也可以是教师自行设计的产品零部件。各个小班组进行生产任务分工,负责加工不同的零部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编制各零部件的加工流程和工艺文件,并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各小班组完成产品后,产品质量的检验也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在各小班组自检完成后再进行互检。学生在检验过程中尝试对产品的检验要点、缺陷原因进行分析归纳,这能锻炼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7.与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联系,融入创新设计与制造

金工实训的部分工种可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制造产品。教师在进行最终考核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技术熟练度及工作态度,为学院参与各级各类机械技能大赛选拔优秀的苗子。对于优秀的学生,可组建兴趣小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更深入、系统的培训,指导学生为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做好准备。

8.与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

金工实训课的教学应与学生考取各工种职业资格证书联系起来,如在进行焊工训练时,可将实训项目与考取中级焊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学习结合起来。在金工实训课上,教师安排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培训及技能训练,在本课程结束后,另抽专门的时间,组织职业资格考试,使学生在获得课程学分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结语

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以及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大力推进,金工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为其就业打好坚实基础,是相关专业教师要不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金工实训课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步步将设想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对金工实训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能辐射带动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专业的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洪晓东.高职金工实习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33-135.

[2]何理瑞.高职院校传统金工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高教论坛,2009(3):120-121.

[3]马永杰,马红梅.高职院校金工实训教学改革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3):51-52.

[4]张培训.基于金工实训的模拟生产性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时空,2010(3):130-131.

作者简介:杜柯(1989— ),男,四川南充人,工学学士,助教,研究方向:机械制造技术。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问题
刍议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刍议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浅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