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东部区交换生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浅析

2017-07-24 20:21包敏娜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4期

包敏娜

摘 要:本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46名东部区交换生为例,对其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进行分析后,认为他们在语言使用方面具有以汉语为主、蒙古语为辅的趋势。目前,针对东部区交换生蒙古语应用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不断提高蒙古语的实用性。

关键词:交换生;语言使用;语言态度

目前汉语授课加授蒙语学生的蒙古语应用水平普遍较低,严重影响高校蒙古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高校东部区交换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语言使用情况及态度进行了抽样调查和数据分析。

一、调查方法

广义的交换生是指在交换国家、地区、学校或研究机构达成一致协议的情况下,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到其他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本文中所指的东部区交换生,是指生源来自东北三省、接受汉语授课加授蒙古语的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于2016年11月进行,采取当场填写、当场回收的方式,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为46份。在受访过程中,对调查内容进行适当解释,在受访者完全理解问卷内容的前提下进行作答。受访者概况具体如下:

第一,受访者性别方面,男性21人,女性25人。

第二,受访者专业方面,包括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新闻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体育教育等9个专业。

第三,受访者生源方面,主要来自东北三省。

第四,受访者年龄方面,以17~20岁的在校大学生为主。

二、交换生语言使用现状及语言态度

对家庭环境和学习工作环境下的语言使用情况及对汉、蒙、外三种语言的语言熟练程度进行了调查。

语言使用范围方面,东部区交换生以汉语为主,蒙古语为辅,外语使用较少。其中汉语的使用比例为100%(2826%+6739%+435%),蒙古语的使用比例为2174%(1739%+435%),外语的使用比例为435%。家庭环境下,包括蒙古语的为2174%(1739%+435%);学习环境下,包括蒙古语的比例为2609%(2174%+435%)。因此同家庭环境相比,学习环境中的蒙古语使用比例有一定的增长。

语言掌握熟练度方面,东部区交换生的汉语水平达到“比较熟练”或以上程度的最高,这与表1中汉语的使用比例(100%)基本一致;蒙古语“比较熟练”或以上的程度为1086%,“一般熟练”和“不太熟练”的潜在蒙古语使用者为7391%,“完全不会”的占1523%;外语“比较熟练”或以上的程度为0,“一般熟练”和“不太熟练”的潜在外语使用者为8913%,“完全不会”的占1087%。

语言态度方面,使用3个维度和9个测试项目进行调查。3个维度包括情感认同(好听、亲切、友善)、社会地位(权威、文雅、有身份)和实用性(用处多、方便、容易)等。学生根据9个项目进行投票后统计其票数。其中,蒙古语和汉语的总分较为接近,外语总分最低。其中,汉语在实用性方面得分最高,感觉最“亲切”。蒙古语在情感认同方面得分最高,感觉最“文雅”。外语在社会地位方面得分最高,感觉最“有身份”。

三、讨论

从问卷调查中可知,在高校交换生群体的语言使用方面,汉语仍是主流的交际工具,在家庭、工作和学习环境中普遍使用,语言熟练程度最高;蒙古语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在工作与学习环境下其使用比例略有提高,语言熟练程度较低,潜在的语言使用者比例较高。外语的使用情况最少,熟练程度最低,潜在的语言使用者比例最高。在语言态度方面,汉语和蒙古语的得分最为接近,外语得分最低;其中,每种语言在情感认同、社会地位和实用性方面评价不同,汉语在实用性方面得分最高,蒙古语在情感认同方面得分最高,而外语在社会地位方面得分最高。

参考文献:

[1]高玉蓉,李晓培.开展交换生项目,促进高等教育國际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1).

[2]徐晖明,周喆.广州青少年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与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