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疗效分析

2017-09-20 12:36江丽华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5期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胃癌

江丽华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 214400

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疗效分析

江丽华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 214400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病人,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展开护理干预)各45例,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97.78%)、护理满意度(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73.33%),且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抑制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症状的发展、恶化,同时提升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护理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内科疾病,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金属接触、体质因素等有关,发病率与年龄间呈正相关[1]。受炎症等危险因素影响,在胃黏膜增生后,形成的不典型增生,或是肠上皮化生,均属于胃癌癌前病变。据统计,超过 6%的癌前病变患者,可能会恶化成胃癌[2]。临床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但介于个体差异,病变改善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护理干预应运而生,可显著提升疗效,改善其身心状态,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病人,当作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8~71岁,平均42.3±6.8岁;病程6年~26年,平均13.3±5.1年。观察组中男性、女性分别23例、22例,年龄29~70岁,平均43.5±6.1岁;病程8~27年,平均14.6±5.2年。两组在病程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且 P>0.05,可比,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纳入与排除标准:①患者均符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诊断标准,经过胃镜+活检等确诊。病人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了书面知情书;②病人资料完整,无麻醉过敏史,无精神、意识障碍者;③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影响其生存质量者,以及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者。

1.2 方法

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展开护理干预,如下所示:①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影响患者心理的因素,多为其构建康复蓝图,告知患者情绪变化,与病情转归、恶化的重要作用,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后续康复治疗。②建教育指导:为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多为其讲解疾病、治疗相关知识,纠正其错误治疗观念、心态等。多做家属思想工作,使患者获取更好家庭支持力量。③药物指导:主动帮助患者领取药物,做好用药指导工作,鼓励患者积极主诉不适症状,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主治医生,根据病人实际体质,合理调整药物剂量、种类以及用药时间等。④饮食护理:饮食应当规律、规范,做到少时多餐。饮食尽量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尽可能不食生冷油腻食物,注重维生素、营养等的适当补充。尽量戒烟戒酒,刺激胃癌发展。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价内容涉及到护理人员操作水平、服务态度、负责意识等几方面,总分 30分,20-30分为非常满意,10-20分为满意,0-1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方面,可用满意率+非常满意率计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包括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病理检查显示病变症状消退)、有效(临床显著改善,病理检查显示病变症状消退两个级别)、无效(病症未明显恢复,甚至病情加重)三项,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可通过显效率+有效率计算得出。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 SPSS17.0软件,展开数据分析;计数、计量方面,分别用(%)、±s)表示;用x2、t检验,P<0.05,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s)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对照组45 26(57.78) 9(20.00) 10(22.22) 35(77.78)观 察 45 35(77.78) 9(20.00) 1(2.22) 44(97.78)

组x2 8.369 P 0.002

2.2 两组护理满意情况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s)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s)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对照组45 20(44.44) 13(28.89) 12(26.67) 33(73.33)观察组45 34(75.56) 9(20.00) 2(4.44) 43(95.56)x2 7.321 P 0.003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高,且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临床治疗多以中西药治疗为主,包括阿司匹林、胃复安、尿素囊等西药,以及三九胃泰、阴虚胃痛冲剂等中成药,本次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同种治疗方式,降低对护理效果的影响。

胃癌的发病率、死亡率相对较高,直接威胁患者身心健康[3]。世界每年因胃癌恶性肿瘤死亡的患者,人数超过 16万,占到全部肿瘤死亡人数的20%,对此也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临床研究证明,癌前肠上皮化生,以及异型增生等病症者,均存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对此表明癌前病变,是胃炎至胃癌恶化的中间阶段[4]。世界卫生组织对胃癌前病变的定义,主要在于对于癌症防治的重视、关注。中医药辨证,虽然存在逆转胃癌的几率,但是还需展开综合治疗,保证治疗效果。也有专家表明,肠化、异地增生症状,真正恶化成胃癌,还需走很长的路,癌症恶化者仅占其 6%,所以将其看作安全的[5]。介于疾病较为复杂,还需患者具备自我管理能力,日常生活中,做到规律饮食、运动以及良好的治疗心态、生活方式等,阻碍萎缩性胃炎,向胃癌转变。

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患者自我管理效果显著,优势可从本次研究结果中验证。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比常规护理组提升了 20.00%;其中显效率、无效率分别变化了 20.00%幅度,可见护理干预的可行性、理想性。患者治疗效果提升,与病人依从性提升有着直接关系,可见积极展开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饮食护理、药物指导等护理干预是非常显效的。在满意度方面,比常规护理组提升了 22.23%,其中非常满意率提升了 31.12%,满意率、不满意率分别下降了8.89%、22.23%。可见采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疗是相对繁琐的,在治疗的过程中,展开护理干预提升生活质量,改善身心健康程度尤为重要。但对于病程短,或是年轻的病人来说,部分的肠化、异地增生症状,是可以经过护理、临床治疗转归的,这也离不开患者的自我管理与积极配合治疗,继而提升治疗的针对性、痊愈率。

[1]戚玉敏,王成红.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疗效分析[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7(1):61-62.

[2]张晓菊,曾霞.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0):1130-1132.

[3]黄燕飞.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5):363.

[4]姚娜,李佃贵,杜艳茹,等.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医护理[J].四川中医,2011,29(5):124-125.

[5]姚娜,李佃贵,杜艳茹,等.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8):1244-1245.

R473.5

A

1672-5018(2017)05-109-01

猜你喜欢
萎缩性胃炎胃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