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电磁干扰的抑制与接地

2017-11-24 20:44吕书山
科技资讯 2017年27期
关键词:电磁干扰接地

吕书山

摘 要:在DCS系统的应用中电磁干扰是危害其安全性、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电磁干扰是DCS装置出现瞬时故障的主要原因。电磁兼容性在这些设备的安装过程中是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则,它的核心是抑制電磁干扰。电磁干扰的抑制要从干扰源、传播途径、接收器3个方面着手,切断干扰耦合的途径,干扰的影响也将被消除。常用的方法有降低或消除公共阻抗、屏蔽、隔离等。本文从安装调试的角度,概括性的介绍了DCS系统接地和屏蔽层的接地方法,并指出了其设计、安装、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电磁干扰 接地 DCS 屏蔽层接地处理

中图分类号:TK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9(c)-0045-03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即分布控制系统,又称集散控制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我国以来,其先进性、可靠性与实用性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已成电力行业的一种常规工业设计。在电力线附近由于磁场的变化会引起电磁感应,当信号线靠近电力线时就会在由于电磁感应在信号回路产生干扰,这种干扰会影响测量显示不准。如果电力线(大电流)离操作台较近时,则会引起CRT画面的晃动、变形、变色等;与高压线的分布电容会诱发静电感应,在已绝缘的器具或人体上产生电荷,这些电荷瞬间放电会产生静电干扰,这种干扰轻则引起装置的误动作,重则烧坏电路器件。此外,控制柜(台)各个逻辑地之间出现不等电位会对DPU产生干扰,严重时会造成控制紊乱,还可能冲击RAM中的程序。工业控制的计算机涉及的信号类型繁多,现场工作环境恶劣,为了保证DCS能够可靠运行,保证人身与设备安全,则需要一个严格、可靠的接地。质检中心站的专家在质量检查DCS时也将接地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对象,而其接地问题始终未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郑州新力三期2×200MW机组DEH转速表在低转速出现跳变,郑州泰祥电厂2×135MW机组#1机组ETS误动,都与现场信号屏蔽线的处理不当有关。

1 电磁干扰控制的主要方法

在DCS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工作中采取以下方法来控制电磁干扰的产生。

(1)弱电线号(变送器、测温元件等)电缆应避免和强电导线相互平行铺设,更不能捆扎在同一束电缆中,或两种信号使用同一根电缆。

(2)同一信号回路的两根线必须在同一根电缆中。弱电信号回路的公共线应与同一个测量回路的另一根线,不得借用大地作为信号传送导线(如图1所示)。

(3)弱电信号回路不应与强电系统共用接地线(在信号源侧接地时尤为重要)。

(4)弱电信号测量可利用对芯绞线抑制电磁干扰的影响。

(5)信号电缆必须敷设在金属槽盒内,对于温度补偿导线,应敷设在独立的槽盒内。

(6)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采用“一点接地”的原则,不能采用裸屏蔽,以防止屏蔽层与其他金属导体或结构接触时形成通路,造成地电流或地电压的干扰。

2 接地的概念

接地就是要与地同电位。因为高电压大电流对人身安全有威胁,当设备和导线绝缘时可能导致机壳带电,接地能使机壳电位接近于零电位或启动保护装置切断电源,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这就是所谓的保护接地。DCS装置内各部分都是由电子电路组成的,它们各自的直流工作电位不同,因此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参考零电位,一般情况下这个零电位是通过接地获得的,这就是所谓的直流地(又称逻辑地或信号地)。对DCS装置来说,“地”指的是基准电位点,接地就是使与基准电位点的各点连接。一方面是输入、输出信号有公共零电位,使得各级电信号之间有一个基准电位做参考;另一方面也是屏蔽层接至基准零电位以抑制电磁干扰的需要。

地电位十分复杂,大地本身各点电位经常是不同的,为了尽量减少干扰的影响,一方面减少地线的阻抗,使装置各个部分接地间的电位差接近于零;另一方面采取“一点接地”的原则,即整个系统的接地最终接到一个接地点上,每个信号回路的屏蔽层接地只允许一个接地点。

3 DCS装置接地

DCS装置接地包括机柜(台)接地处理和屏蔽层接地处理。

DCS机柜(台)都备有接地棒,机柜(台)的接地棒有两个:一个是机箱绝缘的称逻辑地(PG);另一个是与箱体连通的称为(CG),一般状况PG与CG在机柜(台)是连通的。

原则上,各个机柜和控制台的接地应分别连接,但对于安装在同一个室内的机柜(台)可以确定一处作为接地线的引入点,从该点与各机柜和控制台相连。对于不设接地母线引入点的场合,可将接地母线引入中央位置的机柜内,然后其他各机柜和控制台再与该机柜的接地连接。接地线均采用W型单芯电缆,不可用裸芯线代替。

作为原则,应如图2所示,机柜和控制台分别接地。

在有接地母线引入点的场合,可采用图3所示的方法接地。这时,机柜(台)与引入点之间用10mm2的接地线,接地母线用70mm2接地线。接地母线“引入点”采用δ=10mm的铜板制作,铜板固定在胶木板上,与桥架或机壳等绝缘。

如果没有接地母线引入点,则必须将接地母线引入某个机柜内,按照图4的方法接地。中央机柜(台)与其他机柜(台)之间使用10mm2的接地线,接地母线用70mm2接地线。

本系统的控制柜(台)尽量避免与系统外的仪表盘柜或控制柜联接,如果需要联接时则采用图5所示的方法,先将其盘柜与地面绝缘后再联接。

4 电缆屏蔽层的处理

现场设备与DCS机柜连接的所有电缆的屏蔽层,原则上应在机柜侧接地,就地一侧浮空。如果信号源(特殊的测温元件或变送器等)是属于接地型的,可考虑在就地侧接地,机柜侧浮空。浮空的一侧其屏蔽层剪去做进包头内,不允许与其他设备或外壳相碰。

机柜(台)侧的每根电缆屏蔽层都应取出(信号源接地的屏蔽电缆除外),用塑料单芯软线与之焊接连接,接至接地铜棒上,如图6所示。电缆屏蔽层(一般为铜网)引出点应保持绝缘或在电缆作头时将屏蔽引出焊接点一并包扎在内。接地软线应整齐排列、美观,最好放置在隐蔽处。对要求屏蔽线接到信号端子板上的屏蔽电缆,其屏蔽层不可接至接地铜棒上,但接地端子与铜棒是相通的。endprint

当信号源接地时,电缆屏蔽层接地点应放在现场信号源附近(此时机柜侧应浮空),屏蔽线不能直接接到信号源的外壳上,应与信号源外壳或接地端子可靠连接后,用导线接至整个接地金属上。

同一个测量回路的电缆屏蔽层应有电气连续性,有中间端子箱的地方,屏蔽处理可按照图7所示,屏蔽层的连接处应与箱体保持绝缘,即用塑料带或绝缘胶带包扎好。

DCS柜台与柜台之间的屏蔽处理原则上是DPU柜侧接地,另一侧浮空,不允许同一根电缆屏蔽层两侧都接地。

5 最终接地点的选择

DCS所有机柜(台)的接地最终是通过接地母线接至厂房的主接地网上。主接地往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电气设备接地网;另一种是计算机专业接地网。DCS厂家要求各不相同,有的厂家要求接在电气接地网上,有的要求接在计算机专业接地网上。

电气接地网主要是为适应电气设备接地要求而安装的接地系统。电气接地网包括室内网和室外网。室外网是在厂房外围绕各建筑物埋设(-0.8m),在土建进行厂房基础浇筑配合施工;室外网是在厂房内各主要设备安装前施工(0m),室内网与室外网焊接连接,接地线连接至电气网的,接地母线与接地网的连接可选在厂房0m或电缆隧道的竖井口下,与接地极較近的接地扁铁上。接地母线用铜鼻子压接,接地扁铁应打磨,采用镀锌螺栓连接牢固。

电气接地线可能存在当电气设备启停是,强大的地电流可能造成地电位的差异,引起地电位对DCS系统产生干扰。为了消除干扰,可采用计算机专用接地网,这种接地网连接,一方面与电气网独立埋设,可避免地电流的影响;另一方面采用接地网土壤的特殊处理,可降低接地电阻阻值。

专用接地网的埋设要求如下。

(1)接地网深埋2m,要求用粘土或黄土拌金属矿渣粉回填、夯实。

(2)接地网与其他接地部分之间大于5m,周围10m之内不得有避雷接地系统。

(3)接地母线与独立接地网之间的电缆用穿管形式,整个接地网的交叉处应可靠焊接。

无论何种接地网,其接地电阻都应尽可能小,接地完毕后应用专用测量仪表进行测量,其接地电阻(包括接地母线电阻)一般不大于1Ω。

6 结语

总之,DCS接地直接影响这DCS运行的可靠性与精确性,必须得到充分重视。根据对DCS系统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其相应抑制措施的分析,可以看到,为了增强系统抵抗电磁干扰的影响能力,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这些措施必须要有针对性,以可靠保障屏蔽或防止干扰型号的窜入,从而保证整个控制系统能可靠、稳定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郭志安.热工仪表及自动化装置系统安全操作技术标准规范应用手册[M].中国电力科技文化音响出版社,2005.

[2] 梁新光,李邦全,崔元喜.DCS控制系统在调试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J].大化科技,2010(1):47-48.

[3] 张春龙.DCS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21.

[4] 徐燕.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磁干扰接地
某研究堆中子计数装置工作异常的分析与处理
雷达测试机房供配电与防雷设计
高压送电线路防雷措施分析
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WIS)线束保护设计研究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设计
民用飞机电通路结构网络的设计
某型飞机静止变频器干扰电台通话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