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分析

2017-11-24 17:33苏建华
科技资讯 2017年27期
关键词:安全体系管理方式保障机制

苏建华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的重要作用,加大对人才的挖掘与培养的力度,保证自身的人才储备,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用人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制定合理的档案管理策略,还需要加强人员的管理,需要逐步重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以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实现人才的高效引进与科学培养。本文旨在结合现阶段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发展,对用档案安全保障工作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期促进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档案 安全体系 保障机制 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9(c)-0127-02

用人单位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自身发展的高效性,充分发挥企业发展优势,逐渐构建起科学高效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以人力资源的发掘为起点,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适应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檔案作为人才管理的有效途径,有效满足了用人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员工技能特点以及成长背景的梳理,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但是庞大的档案数量、复杂的人员构成,在促进用人单位进行现代化档案管理体系构建的同时,也给档案安全保障工作带来沉重的压力。如何实现档案的安全管理与科学使用,实现档案风险的有效防范,就成为现阶段档案管理部门所必须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文章从多个维度出发,全面分析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以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为引导,从多个层面出发,借助于技术手段以及制度优势,构建起现代化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

1 安全保障体系在档案管理中开展的意义

档案是个人信息的汇总,对其各个时期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记录,较为全面地反映出人员的基本特点。现阶段我国各大用人单位采用档案管理的方式,实现人员的科学考察、调动与培养,对于用人单位以及员工自身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借助于技术手段与管理制度,防范自然灾害以及网络攻击对于档案资料带来的风险,提升档案管理的有效性,满足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与选拔对档案的使用需求[1]。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为了确保档案的使用质量,增强档案管理活动的实用性与有效性,用人单位在需要逐步明晰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路径与方法,对档案安全保障方法进行全面探索。基于这一背景,用人单位在开展档案安全保障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起相关信息的宣传,对用人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保障意识进行提升,使其从思想意识上明确自身管理活动的现实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根据档案安全保障的实际需求,周期性地开展用人单位档案安全保障计划,以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同时要对档案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与关键领域进行分析梳理,深化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工作能力,促进档案管理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2]。用人单位在进行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可以将档案安全保障工作与用人单位的文化事业建设进行衔接。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对人员的发展历程进行厘清,对于人员的发展发现与空间进行评估,将人员发展趋势与用人单位的发展方向进行结合,使得用人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能够充分挖掘人员的潜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长足发展。以档案安全保障机制为起点,使得用人单位逐步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明晰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与缺陷,为后续发展方向的厘清以及发展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方向性的引导。

2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应用所遵循的原则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除了需要技术手段作为基本框架,还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从用人单位人员管理活动的客观需求出发,从科学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出发,努力增强思想认知,为后续安全保障机制的构建准备了条件,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安全保障体系的效率。

(1)安全保障体系在档案管理活动中的应用需要以科学性原则为引导,只有从科学性层面出发,以用人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基本需求、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作用以及发展方向为出发点,从多个维度出发,对用人单位档案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保障安全保障机制在用人单位档案管理活动中的有序开展,满足市场经济体系下,人员引进、培训与管理活动的客观要求,推动用人单位的健康快速发展。

(2)安全保障体系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由于档案管理活动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诸多环节,涉及的信息数据较为繁多,工作压力较大。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情况,就应实现安全保障体系与档案管理活动的有效衔接,提升用人单位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兼容性与实用性,减少冗余环节对于档案管理活动的消极影响[3]。提升用人单位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应用价值,就需要对安全保障体系以及相关技术应用流程进行简化处理,降低操作的难度,提升安全保障体系应用方案的实用性能,使得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化操作,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3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途径方法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科学性原则以及实用性原则的引导下,采取多种手段,着力构建起现代化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档案的有效管理。

3.1 档案安全保障意识的提升

档案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对于个人、用人单位以及国家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相关管理操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档案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吸收过往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有益经验,明确现阶段档案管理所面临的安全问题,逐步提升自身的安全保障意识。只有从思想意识层面认识到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性,才能够培养起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从而减少档案保存与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类差错的几率。例如遵义市红花岗档案馆在日常工作之中,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意识,才使得自1984年建成以来,出现0起安全事故的记录,同时档案安全保障意识的提升,也为后续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思想基础[4]。

3.2 进行档案安全保障制度的完善

档案管理部门在这一过程中,要立足于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进行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针对现阶段档案体量大、载体多元等特点,将档案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对于档案的借阅、保管以及销毁等环节进行必要优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做好登记工作,对档案使用情况进行追踪,避免出现档案丢失的情况。根据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以实用性原则为引导,进行保密审查制度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制度的构建,实现互联网时代,网络入侵对于档案安全保障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5]。档案应急处置体系在构建的过程中,要针对于自然灾害以及人文原因带来了的安全问题,通过应急方案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实现档案的安全保障。

4 结语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分析活动的开展,对于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方向性的引导。以安全保障体系为切入点,文章对信息时代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化,并在此基础上以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为先导,从多个维度出发,进行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 常立清.构建数字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实现路路径分析 [J].电子世界,2014(13):66-67.

[2] 黄敏.试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时代依据[J].科学导报,2016(4):78-79.

[3] 姚翠艳.基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架与构建流程[J].经营管理者,2016(18):103-104.

[4] 舒萍.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30):56-57.

[5] 郭冬玲.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272.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全体系管理方式保障机制
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保障机制研究
中央发千亿“县级政府低保金”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基于“互联网+”高校学生公寓安全体系构建的研究
中国管理思想史的回顾及研究
美国版“安全体系”能够保障亚洲和平吗?
校园网多层次访问控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