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激励机制探析

2017-11-24 20:01贺菲
科技资讯 2017年27期
关键词:科研管理激励机制

贺菲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人才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因此,实行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对于高科技技术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对于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的实施是重视人才的表现,可以更好地鼓励大量技术人才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本文从我国科研管理机构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如何在科研管理中实行正确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减少高科技人才的流失,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的技术性人才。

关键词:科研管理 激励机制 高科技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9(c)-0133-0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家也开始大力倡导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以保证我国科研事业的稳步前行。但是随着社会和人们思想理念的不断变化,也正在出现大量人才流失的现象。因此,面对此种现象的出现,在科研管理中有效地实行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对于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的科研管理激励机制是指科研部门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和行为准则来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引导和激励,这样不但可以激发科研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热情,也能够发挥其自身的价值使之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1 我国科研管理机构存在的误区

合理且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科研工作的开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激励机制的开展不但可以防止人才的流失,还能够有效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保证科研工作的稳步进行。在很多科研管理机构中,大多数的决策者都会沿用科学管理激励机制来保证人员的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与此同时,很多不合理的科学管理激励机制的出现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并没有有效地阻止科学技术人才的流失。以下是我国科研管理机构在激励机制中存在的不足和误区。

1.1 单方面的奖励无法体现激励机制的真正意义

在很多科研机构中,管理机构会根据某个科研人员取得的成果以及对某项技术和专利的发现给予相应的奖励,从而激发科技技术人才的工作热情[1]。而人们通常所说的激励机制是以长远的目标为基础进行的,而单方面的奖励机制则更注重最终的结果。所以二者在本质上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如果某个科研人员在研究成果方面取得了成就,帮助和推动了科研项目的开展,对这样的人才给予奖励毋庸置疑的,但奖励仅仅是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的一部分,并不代表全部。因此,在科研工作中获得的表彰、奖金等只是对科研人员的一种回报,但不能完全体现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真正价值。因此要认清单方面的奖励和激励机制的本质不同,避免在科研管理以及工作上进入误区。

1.2 运用特定的标准对员工进行评估

在科研机构的工作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往往会采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的个人表现以及工作业绩进行评估,从而以此来引导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以此种方式作为实现员工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但实际情况是,从事科研项目的人员并没有固定的工作岗位,大多数是临时在某一部门进行研究,因此很难产生共同的组织目标。与此同时,很多项目的研究也并不是固定的,同样具有临时化的特点,因此即使给每个科研人员分配了一定时期需要完成的任务,但在总目标上依然很难达成一致。在科研团队中,最重要的是合作精神,如果给每一位科研人员的目标进行明确,那么将很难达到协同工作的效果,有可能会引发团队内部的矛盾激化,从而导致科研项目无法顺利进行和完成。对于一些要完成高难度任务以及体现高协作性的科研团队来说,这种采用特定方式的評估行为无法体现团队的协作性,从而无法充分体现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的真正内涵。

1.3 激励机制缺乏多样化特点

在科研项目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涵盖了立项、策划、实施以及最后的检查验收等环节[2],随着项目的开展和进行,员工的实际需求以及项目的最后目标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并且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和步骤的重点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科研激励机制的多样性,以适应不同科研环节的需要。但是在目前看来,单一激励机制的形式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单一激励形式的出现,不利于工作中一些项目的有效开展和实施,同时对于员工自身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因此在进行科研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科研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以及不同员工所从事的科研任务,根据不同环境以及形式的变化,对科研激励机制进行改进和完善。

2 在科研管理中如何实行正确有效的激励机制

2.1 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机制

在很多科研过程中,科研人员会希望通过科研项目的有效开展和实施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所在[3]。因此,在实行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注重从科研人员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入手,这样不但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机制,还能够体现科研管理中的人性化特点,激励科研人员更好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来。而在实施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该善于培养科研人员自我激励的精神,使科研人员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优势以及劣势,并通过不断学习和调整改变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种激励的方式可以促使科研人员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事业中来,在保证科研任务的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2.2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结合

在科研工作中,物质奖励可以满足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并且也体现着他们更高面的追求。物质激励是每一位工作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物质上的奖励通常会通过奖金、年终福利等形式进行体现。当科技人员的物质奖励得到充分的满足之后,自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的激励。这种精神层次的奖励可通过表扬、升迁等手段使其得到满足。长此以往,科研工作者会产生更加远大的目标和志向,会更热衷于科研事业并将此作为毕生的目标和追求。因此,在科研激励机制中有效地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促使科研工作者主观能动性出来发挥,对于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做到工作中实时沟通

在进行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要做到和每个科研人员进行沟通,从而了解每一个人的实际需求和人生目标,并对其给予相应的支持。同时,在科研工作中要做到充分地信任每一份科研工作者,在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时授予每一位科研人员相应的权利,从而使得每一位科研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取所需的资源和信息。这种激励模式在充分信任科研人员的基础上也可以充分培养其责任心和认真工作的态度,并在不断的工作中提升和完善自己,提升科研工作中的效率和水平。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正确且行之有效的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对于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讨论可以看出,正确有效的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对于科研工作的影响重大。在科研工作中有利于充分发挥科研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来。同时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科研团队的合作精神,团队的潜能和发展是无限的,团队合作模式对于科研工作的展开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想要组建起一支具有科研精神的团队,科研管理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科研项目中更好地实施科研管理激励机制,也是科研工作中需要重视且不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董宏斌.科研院所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研究[J].管理科学,2015(13):50.

[2] 刘炳荣.激励机制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运用[J].人力资源,2016(29):119.

[3] 郑岩,于春洋,王艳华,等.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研究[J].管理观察,2016(5):56.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研管理激励机制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科研院所科技管理人员素质探究
浅议高等学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科研管理者在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的服务成效提升策略
银行金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