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双转型背景下东莞关于人才引进的资金补助政策分析

2017-11-24 01:12钟晴伟
科技资讯 2017年27期
关键词:引进东莞市人才

钟晴伟

摘 要:本文从东莞市近年来陆续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入手,对东莞市人才引进政策中的资金补助政策进行整体梳理和系统分析,总结东莞市人才引进资金补助政策的特点,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东莞人才引进工作提出具体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东莞市 人才 引进 资金补助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9(c)-0142-02

1 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作为科技最主要的推动力和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人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人才也被称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胡锦涛曾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争夺人才资源,全国各省市纷纷出台各项政策吸引人才。东莞市近年来东莞面临着经济、社会双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强烈,正如原市长袁宝成所言“东莞对人才的需求是求贤若渴,多多益善”。自2011年起,东莞全面启动“人才东莞”工程,明确提出建设人才强市的战略目标,制定颁布了多项人才政策,在医疗、子女教育、社保、税收等方面均给予人才以特殊照顾,而在资金补助政策方面,更是借鉴了北京、深圳、广州、苏州等地区的经验,不惜重金引进人才,在多项措施的共同作用之下,人才引进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

近年来有不少本土的学者密切关注东莞人才引进的政策动向,研究东莞人才引进的特点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但重点研究资金补助政策的还比较少。本文将在对东莞市在人才引进中的资金补助政策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后,研究其基本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建议。

2 东莞市人才引进资金补助政策的主要特点

在整理梳理东莞2010年以来出台的资金补助政策后,我们发现其主要特点有:

其一,资金补助种类多样,注重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东莞市历年来所颁布的人才引进政策文件中,基本都有对人才的资金补助政策,这些政策中,既有基础年薪、一次性资金资助,也有按月发放的生活补贴,有现金补贴,也有贴息补贴,有提供科研启动资金,科研经费,也有提供租房补贴或购房补贴等等,名目繁多。同时,东莞也非常注重学习和参照北上广深港等大城市人才引进的经验,借鉴同类城市如苏州、宁波等人才引进的政策,不断完善人才引进的政策措施。正如东莞市原组织部长甄瑞潮所言:“东莞要清醒地认识到,东莞人才工作对比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大城市,先天优势不足,只有奋起直追,以'人一我十'的精神推动人才工作跨越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迎头赶上。”

其二,资金补助标准高,支持力度大,为吸引人才可谓不惜重金。在2011年出台的《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东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东莞将从2011年起,连续五年投入50亿元实施“人才东莞”战略,年均10亿元。其中,对各类人才工作平台和突出人才的资助力度大,且呈现递增的趋势。对新设的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分别一次性资助100万元和20万元,对处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创业启动资金资助一次性最高达1000万元,创新科研团队带头人税后生活补贴一次最高100万元,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领军人才一次性最高资助500万元,每年评选“莞邑人才功勋奖”2名,每名奖金500万元。其后,在充分借鉴北京、广州、深圳、苏州等地区的人才政策后,东莞2013年又出台了《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暂行办法》,对创新科研团队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创业的奖励范围继续扩大,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创新科研团队,奖励标准500万元至1000万元。在来莞工作两年以上,符合相关要求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团队创业奖励500万元至1000万元,团队带头人创业奖励最高100万元。对所引进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一次性给予100万元至200万元的创业资助资金,来莞工作两年以上,符合相关条件并取得一定成绩的,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奖励100万元到300万元。同时,东莞市财政的配套配套资助比例方面也是非常高的,国家级人才最高1∶2,省级人才最高比例1∶1,这样的支持力度已超过国内绝大多数的城市。在数额上,引进的创新团队最高资助奖励2000万元,引进的领军人才最高资助奖励500万元。而新设立的流动站、工作站、分站、创新实践基地给予一次性经费资助,前两者100万元,后两者为20万元,其他单位为10万元。

其三,突出重点、引领示范,积极引导与支持企业引进优秀人才。2015年,东莞专门出台《东莞市成长型企业人才扶持试行办法》,从“人才东莞”专项资金中拨出企业资助经费,对符合条件的成长型企业给予一次性人才培养补贴,资助标准主要分三个档次:本科(或初级职称)为第一档,6000元/人;硕士(或中级职称,或上年度在莞纳税额超过3万元)属于第二档,1万元/人;博士(或高级职称)为第三档,2万元/人。并在全市实施重点企业倍增计划,对试点倍增企业引进的人才,给予5000至200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其后,又出台了《东莞市鼓励柔性引进海外专家来莞工作试行办法》,办法中规定,引进海外专家的补贴标准包括用人单位引才补贴、海外专家生活津贴和中介机构引才奖励三项补贴。其中,用人单位每引进一名海外专家补贴3万元,海外专家一次性发放生活津贴2万元,奖励中介机构5000元。此外,还有租房和购房的补贴,特级人才可享受每月最高5000元租房补贴,按人才的不同級别,分别可享受每月最高3000元、2500元、2000元、1500元的租房补贴,补贴年限不超过三年。在东莞未购买过商品住宅房的特色人才,还可按人才类别享受购房补贴,特级人才最高250万元购房补贴,其余按级别可享受最高2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30万元不等的购房补贴。比如,2017年,进入第六批广东省领军人才名单的刘向阳、胡建军、陈学健三位专家,均获得5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和100万元(税后)住房补贴。endprint

3 东莞市关于人才引进资金补助政策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第一,注重物质层面的激励,轻视精神层面的激励。在人才引进的初始阶段,优厚的物质待遇、必要的优惠政策上固然重要,这通常能在短时间打动、吸引大量人才。东莞市从2011年起每年投入10亿元,连续五年投入50亿元专项资金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全市的人才发展资金每年规定不低于5000万,豪掷1000万重奖1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东莞的这些人才政策确实吸引了不少人才,但是只提供优厚的待遇是远远不够的,部分高端人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我们真的不缺钱,政策很给力,但平台更重要。东莞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位居深圳、广州之间,城市吸引力不如这两个城市。如果这里没有很好的平台,没有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是难以吸引大批人才的。因此,我们应当注重在全市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用有温度的服务打动人才,用心关怀人才,以文化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让人才在东莞真正“落地生根”。

第二,各镇区的人才资金补助水平不同,差异明显。众所周知,东莞市辖32个镇街;其中包括4个区和28个镇。当前,东莞正以松山湖(生态园)创建省级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探索研究在松山湖(生态园)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东莞人才工作的“引爆点”。松山湖近年来也陆续出台了《关于印发〈东莞松山湖(生态园)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暂行规定〉的通知》、《东莞松山湖(生态园)港澳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松山湖(生态园)人才安家补贴、发放松湖尊才卡等。截止到2017年年初,松山湖的高端人才占全市总量的58.8%,位居全市首位。但除此之外的很多镇区,人才引进工作还处于踟蹰不前的境地,东莞人才引进除了重点突破以外,还需建立起协同推进的联动机制,树立全市各镇区一盘棋的思想,以形成共管齐抓的合力,充分发挥人才引进的规模效应。

第三,资助对象大多是高层次人才,对企业急需的中间层次人才资助有限。求贤若渴的东莞政府近年出台不少人才引进政策,但无论是《东莞市鼓励柔性引进海外专家来莞工作试行办法》、《东莞市名师、名医、名家特殊津贴管理试行办法》,还是《东莞市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试行办法》,无不以高层次人才为主要引进目标,2015年东莞市更是出台了30项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措施,并举办2015年东莞市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2016年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东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授查日升就曾表示:“在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据统计测算,目前东莞人才总量已突破130万,各类高端人才数量位于全省前列。这当然与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大背景、与东莞从加工制造业向智慧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对高层次人才的呼唤有关。但是,整体的人才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尤其是企业所急需的中间层次人才,目前得到的关注和资助非常有限,高精尖的“领军人才”固然重要,但中间队伍同样不能忽略,建议东莞市相关部门在以后制定人才政策时适当向中间层次人才倾斜,让他们充分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5月28日)[EB/OL].http://www.chsi.com.cn/jyzx/201005/20100528/93719350.html.東莞:培养高层次人才花多少钱都值得[EB/OL].http://news.sun0769.com/dg/headnews/201507/t20150727_5646839.shtml.endprint

猜你喜欢
引进东莞市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关于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思考
东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场
广告学著作引进与广告学的发展
“电视真人秀节目”引进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深圳特区新定位:从“引进”到“引领”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
东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场近期价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