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与提高

2017-11-24 19:30王蕴衡
科技资讯 2017年27期
关键词:教师素质高校体育提高

王蕴衡

摘 要:高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场所,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体育课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的主要实施者,它的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青年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发展,直接影响到高校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课题,必须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适应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这是高校体育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关键词:高校体育 教师素质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9(c)-0172-02

随着当今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体育教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教育既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高校教育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自己学科独特的性质。体育教师是体育知识的宝库,是一本活的体育教科书。它不仅是体育技术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体育教师完善的文化素质结构是实施新课程标准,是全面推进体育教育与健康改革的深入,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时代需要智力型人才,现代的体育教育要求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内容上要运用新课程、新理念,对体育教育教学进行拓展与创新,对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是高校体育教师要面临的新的课题和挑战。

1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体育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爱生的责任感,教书育人、严谨踏实以及崇高的师德,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锲而不舍的奉献精神,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优良品质,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品德修养、文化素质、高度的语言修养,才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素质和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高校体育教师应全面系统地掌握体育的各方面知识,熟练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规范。具有过硬的教学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在知识结构上,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应掌握本专业内多项运动技术和多种学科的教育前沿理论,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要能掌握体育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对自己所从事的专项技术和理论有较深的造诣和研究。

(3)应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素质教育能力,具有超前意识。体育教学的创新,就是体育教师的创新,要引入新知识、新观点、新理论、新技巧,优化知识体系。在教育教学方面有所创造、有所创新、有所发明,使体育课堂结构合理化,体育课堂充满活力,体现出创新型体育教师教学的活力。要体现出体育教师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体现出体育教师的观察能力、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2 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素质提高的措施

(1)应倡导学术交流制度,开展体育教育科学研究,应加强体育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以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水平。

(2)应建立高校体育师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对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并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培训目标和培养策略,应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途径与多方法的教育和培训,从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3)应建立高等体育教育联合组织机构,及时了解国内外体育教育改革的成果和动态,并加以吸收、借鉴,用于指导体育教学实践,加强横向联系,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共同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

(4)应建立激励制度,因势利导,激发动机,强化兴趣,强化争优意识,充分调动体育教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创造性及主观能动性。要重视对体育教师的考核和奖励,提高自身的整体体育教学业务能力、教学水平,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心理素质和自我保健能力。完善体育科学知识结构,加强体育科学研究,扩大体育教师的影响力及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5)体育教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新知识、新的应用领域,掌握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推行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体育现代化教学,在体育实践中加强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能力。要熟练掌握现代体育教育技术,充分开发先进的体育教学设备的功能,以提高全方位的体育教学质量。

3 结语

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己的魄力内涵,要具备较强的创造意识,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要突破常规的思维定式,在思维的广度上有多样性,在思维的深度上有独特性,在思维的灵活上有变通性,这样才能成为教育领域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戴健.体育人才的素质要素及培养要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1):83-86.

[2l 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版社,2001.

[3] 夏冬生.新世纪体育教师能力结构新要求[J].辽宁体育科技,2002,24(2):70.

[4] 杨明,孙全洪.论小康社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4(6):51-53.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素质高校体育提高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