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路径探析

2018-01-28 07:25吕其鹏高爽
消费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混凝土

吕其鹏 高爽

大连金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水电能源具有成本低、可循环再生、污染少、节能减排、回报率高的优势,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水利水电工程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建设工程质量问题也就越发的重要和突出。因此,系统的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措施会显著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使水利水电行业的高速发展变得更加稳健有力,更加持续。

一、水利水电工程提高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紧迫性

水电能源是大自然禀赋给人类的一种可再生的环保能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增长的同时,对江河的综合治理、能源结构的改善、蓄洪防洪、提供居民饮用水及农业用水、发电、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航运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综合目标包含了极其复杂的因素,如项目质量,进度,资金和安全等。项目质量成为判断项目是否最终成功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因素。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建设成本和投资回报,维系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及意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安全是关键,但水利水电工程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如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环节复杂、施工工艺流程高、所用机械设备特殊等,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了大体积混凝土。例如:美国的大苦果重力坝,超过10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浇筑量;而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坝体混凝土浇筑量约为2643万立方米,如果同龄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温度应力强度时裂缝就会出现,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核心是质量。质量管理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也是提高项目质量水平的重要保证。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影响因素

(一)设计的影响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巨大、工程条件复杂、施工周期长以及混凝土需求量大,决定了现场浇筑的超静定结构、工艺流程技术、质量监测点的设立等标准高的特点,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取决于设计产品的质量—即施工图纸的设计。当设计超出其规范要求时,不仅造成物料的浪费,同时也造成时间的浪费。比如,工程中设计单位提前考虑到混凝土施工中的绝热温升、原材料等的影响,出具相应的设计措施,将会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另外,设计单位的选择,这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原材料的影响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总承包单位制定了严格的材料出入库管理规定,这些规定与施工要求保持一致。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部分环节管理不到位。例如某工程施工管理明确规定各级材料仓库材料流转对接办法,但是仍有省略步骤的问题,从而导致一级材料库与二级材料库之间的质量验收工作难以有效传递。此外,一些材料质量检查不符合规范。材料的到场需要由业主单位,施工单位,总承包商和监理单位共同开箱检验。然而在实践中部分材料到货忽略材料质量检验,省略入出一级材料库的程序。在材料管理中,总承包单位对生产厂家的资质进行确认,按照相关要求规定对生产厂家产品进行抽检,然而,总承包单位难以把控所有产品的质量。

(三)施工方面的影响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众多,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可以说是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比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如果不进行图纸会审,在没有选取适合的抗裂措施及其它保障措施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出现紧急情况将会措手不及,在没有了解设计意图的情况下可能会浪费人力物力。大体积混凝土的模板、支架全部完成后且验收合格才能进入下道工序,钢筋、预埋构件等亦是如此,否则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可能因加固不牢而造成跑模,使内部钢筋、预埋件等位置错乱,混凝土整体的质量将无法直视。

(四)人员管理的影响因素

工程施工质量包括人、机、料、法、环五大部分,其中,人的因素发挥着主导作用,人的质量活动能力与质量意识相统一是决定质量目标实现的关键。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建设周期中涉及到多方参与,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相对复杂,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人员数量少,材料工程师数量少,专业工程师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人的惰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克服。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可以借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框架对人员个体行为进行定义和规范,最大程度上促使个体人行为统一,使个体人员具备良好的执行力,从而可以形成群体人行为。

三、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路径

(一)确定高标准的质量控制目标

在实施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工作行为要用标准的或正确的工作质量行为来衡量其是否符合有关质量要求,以及确定排除不满意要求结果的原因方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缺陷控制必须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技术方法。比如,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关键在于降低混凝土内部与外界温度差,从而提高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合格率,使所有指标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二)消除设计的影响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设计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设计应优先考虑安全性、强度性、稳定性的选取。工程的各种配置必须满足结构的需求,当设计对外部约束充分考虑时,在组织实施施工时,可以合理的进行综合考虑。因此设计图纸的报审将是此因素消除的第一关键步骤,在收到蓝图后,建设单位组织各参建方进行设计交底答疑及图纸会审,在此期间也可消除前期的设计影响。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做到预防为主,对施工质量进行事前控制,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使每一道工序都处于控制状态,从设计到材料选择,再到进场验收,再到组织人员、机械施工等必须全面进行控制,所有参与方共同对产品质量负责。

(三)实现科学化的材料管理

首先,明确各材料库管理人员责任,每次流转过程中都需要各责任人签字并作为工作记录进行保存,以便在出现问题时有章可循,可以找到问题原因及相关责任人。其次,当进行重大设计变更时,材料管理人员需要对变更提出、批准、论证修改、审核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对于变更的内容也需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执行,注明每次变更项目。再次,通过制定材料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层级材料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实现科学化管理材料。比如,材料标识、临时三级材料库巡查制度等,从而最大程度上确保各材料选择、使用的准确度。

(四)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要进一步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执行情况的检查,将施工中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落实到各个班组、每个人,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施工质量检查,发现存在没有落实或者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应立即开展细致入微的调查,查明原因。通过警告、通报批评、经济处罚、开除等措施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以此来警示和教育广大施工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流程》的执行得到有力的保障。比如,加强施工过程中质量事件的分析与预防,通过分层法确定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出处,通过因果分析法制定工程质量控制,通过排列图法检测遗留质量问题,通过制定质量通病的管理方案等,只有大力提高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提高施工队伍素质,改进施工工艺,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才能保障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的落实,给社会和人民群众一个安全、放心的工程项目。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混凝土
水利水电工程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农村水利水电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混凝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