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主要造林树种抗火性能测定及抗火树种的选择探析

2018-04-03 05:40赵勇辽宁省生态实验林场辽宁沈阳110036
防护林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榆树树皮含水量

赵勇(辽宁省生态实验林场,辽宁 沈阳 110036)

1 主要造林树种抗火性主要参考数据

1.1 含水率

树皮以及树干中的水分含量越大,可燃性也就相对越低,树木自身属于可燃物,当遇到火灾时内部水分被燃烧蒸发会先带走一部分热量,有效实现了对火灾蔓延的阻隔。从火灾蔓延特征上分析,树木含水率高主要起到了整体降温与稀释的作用,与低含水量的森林相比较,燃烧时间会有明显增长。当发生森林火灾时,高含水量的树木在阻碍与降低火灾强度方面均起到了明显作用。树叶是树木中含水量最大的部分,在选择抗火隔离树种时主要会种植一些枝叶茂密的阔叶林,整体含水量会明显大于灌木和乔木,阔叶林种植所形成的防火隔离带具有极强的阻隔作用。

1.2 灰分含量

灰分是树木中的矿物质部分,矿物质在高温燃烧状态下,在纤维素的作用下产生了早起反应,在时间上要早于可燃物整体发生燃烧的速度,从而形成了一层焦油部分,并在反应过程中形成木炭。木炭与焦油燃烧后能够明显降低明火火苗的高度,从而降低了火灾蔓延的速度。仅仅依靠木炭与焦油燃烧部分产生的热量来传播火势,在范围以及速度上均得到了控制。因此决定树木抗火能力的因素中,不仅要考虑是否在灰分含量上能够达到防火林的种植标准。树木的叶片部分是最敏感的,由于面积较大并且厚度非常小,抗火性研究中也主要针对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叶片中的灰分越多越能够降低树木整体燃烧的概率[1]。

1.3 抽提物含量

抽提物表示树木中的水与有机物之间的比例,包括树木脂肪与具有挥发性油类的总称。树木遇到明火后,燃烧率与其中的油类物质含量有明显关系,当油类物质含量已经达到了易燃的标准,则很容易燃烧。遇到明火后温度提升也会有明显的增强,达到燃烧标准后会出现火苗。这一类物质中针叶类型的树木含量更多,要远远大于阔叶林。由此可见,针叶林区更容易燃烧,也不能达到阻隔火势蔓延的效果。在选择抗火树种中,要综合以上几方面因素来考虑。

2 抗火性测定的其他影响因素

2.1 树皮厚度与结构

树皮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相对而言不容易燃烧,在选择抗火树种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这部分因素,考虑树皮的结构与厚度是否能够起到火灾控制的效果,树木表皮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紧密组织,遇到火灾后更不容易燃烧,并且也能达到预期的防火效果。树木厚度大说明其中含有大量的组织结构,在防火性能上自然会有所提升,但在考虑树皮厚度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其他因素是否能够达到抗火树木品种的标准,选择正确的树木品种,对林区整体防范效果有明显帮助。树苗在抗火能力上要远远低于老树,主要是由于其表层树皮比较嫩,更容易被破坏,树皮厚度也较薄,内部组织结构更是不能达到最佳的抗火效果。对于所种植的树木品种选择,从抗火性能方面可以采用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将不同种植物共同种植在这一区域内,从而形成良好的防火效果[2]。

2.2 可燃物荷载量

长成后的树木很容易出现一些干枯的树枝,自然脱落需要一定的周期,如果人工清理不及时,将成为严重的火灾隐患,一旦发生了森林火灾,这部分干枯的树枝也将会在短时间内燃烧起来,从而导致森林整体受到火灾影响,并不能达到预期的防控火灾效果。可燃物荷载量还需要对树枝的含水量进行检测,一些细小的树枝在发生火灾后都会在短时间内被燃烧,从而导致整体防火效果受到影响,增大了火灾蔓延的隐患。

2.3 枝下高

在研究树木枝下高时,主要是针对树冠大火发生的概率进行检测分析。自然情况下树木的下端容易长出一些细小的树枝,需要人工修剪来提升枝叶的整体整齐程度,自然情况下树木生长都存在枝叶杂乱的情况,想要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需要结合人工修剪才能达到这一效果。枝下高也与树木的生长年份有直接关系,树木随着生长周期增长,树冠距离地面的高度也会有所增大,自然在枝下高数据上会有所变化。

2.4 萌蘖能力

当树木遭遇到火灾,但没有完全死亡的情况下,会逐渐发生新的枝芽,萌蘖能力关系到火灾后的萌芽速度以及萌芽率,抗火树种必然会种植在防火隔离地点,因此发生火灾的概率往往要大于大片森林中的树种,如果遇到火灾后,树木不能在萌生新的枝芽,则需要再次种植,不仅影响整体使用周期,还会增大森林防火的成本[3]。

3 鞍山地区防火树种的选择

经过几项抗火性能综合影响因素分析,鞍山地区选择了白榆作为基本的防火树木种植品种。辽宁省地理环境特征,白榆树与山杏都具有极强的抗火性能,并且能够在鞍山地区种植,白榆树在成活率上要高于山杏,并且山杏在生长过程中,更容易产生病虫害,受到感染并传播,这一点也是白榆树显著的优点。白榆树不仅在抗火性能上十分优异,同时不容易被病虫害侵蚀,是优异的抗火树种。东北地区在冬季会出现极度严寒的天气,白榆树的抗寒能力达-40 ℃,十分适合在鞍山地区种植。

参考文献:

[1] 王高钟.关于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45-46

[2] 郭智慧.简述荒山混交造林树种及其抗旱保水技术的选择[J].中国林业产业,2017(1):45-46

[3] 李莉,林文欢,詹潮安,等.粤东沿海第一重山主要造林树种生长分析及选择[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6,32(3):55-60

猜你喜欢
榆树树皮含水量
窗下的树皮小屋
勘探老工人胡老六
老榆树下的等待
结合Sentinel- 1B和Landsat8数据的针叶林叶片含水量反演研究
咦,动物们都说爱树皮
一次冰雹过程成雹机理的数值模拟
榆树盆景的制作与管理探讨
基于两相混合流理论PEMFC含水量特性分析
儿童文学 榆树懂得低调
液氯中含水量测定注意事项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