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法炮制

2018-04-28 00:41
保健与生活 2018年5期
关键词:熟地黄药性酸枣仁

成语“如法炮制”来源于古老的中药加工专用名词“炮制”,常常被用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示按照现成的方法去做事,略带按部就班、无所创新的贬义。但是,真正了解中药严格的炮制要求后,才知道这里面包含了大智慧。

中药炮制历史悠久

中药炮制通过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来改变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以适应不同证型疾病的治疗。我们日常到医院或者药店买的中药,一般是经过炮制的中药饮片,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中药炮制的神奇。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中药炮制技术,并世代传承至今。中药炮制有严格规范,包括炮制用的材料、工艺、流程等,必须严格遵守,否则药性就会大打折扣。千万别小看“如法炮制”,它对保证药材疗效和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中药炮制方法多

中药炮制方法很多,有炙、煨、焙、煅、煮、淬、炒等方法,其中炙法可分酒炙、蜜炙、醋炙、盐炙、姜炙等。每一种炮制方法都是中医药经验的总结。

生地黄通过酒炙后变成熟地黄,功效由清热凉血变成甘温补血。所以,在药方中的熟地黄,有补血功效,生地黄有去火功效。以酒一炙,地黄药性竟来了个大转变。

黄连是治疗脾胃病的常用中药,本来性味苦寒,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但通过姜炙后,药性变得温和,脾胃虚寒的患者也可以应用。

酸枣仁饮片一般是用文火炒制过的酸枣仁。炒酸枣仁偏温补,长于养心敛汗,对气血不足、不眠者效果较好;而生酸枣仁对心火上扰、虚烦惊悸者较好。

半夏有毒,用生姜榨汁,兑水,然后把药材倒入姜汁中进行炮制,制成姜半夏,可降低其毒性。

许多生用有毒的中药,都是通过规范的炮制,使之毒性减低,起到治病作用。更为有趣的是,一些中药经过炮制,改变了中药的治疗方向。比如大黄本来是攻下通便、治下焦疾病的中药,通过酒炙后,借酒的发散作用,就变成治上焦疾病的药,目赤上火用酒炙大黄效果非常好。

还有一些药材是应疾病治疗的需求,给予不同的火候来炮制,以达疗效的。中医说“逢香入脾”,把药材炒香可以健脾,如山楂、神曲等健胃消食类的药材需要炒焦;如栀子、地榆、艾叶等用于止血时,就需要炒成炭。

通过对中药炮制的了解,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成语“如法炮制”的寓意。

猜你喜欢
熟地黄药性酸枣仁
《四部医典》的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探析
酸枣仁复配制剂改善小鼠睡眠功能的研究
熟地黄膏缓解震颤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熟地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基于药物功能的中药药性研究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酸枣仁黄酮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2种成分测定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