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后的变与守

2018-05-25 01:24文丨郑
遵义 2018年10期
关键词:张小泉老字号

文丨郑 理

老字号的价值在老,出路在新。老字号要想永续发展,就不能一成不变,传承是根本,创新则是出路。

茅台酒包装线(胡志刚/摄)

“老字号”鲜明地代表着一个时代、一片地域的乡土记忆和历史人情。它们从无到有、几经沉浮,经历艰苦奋斗而最终统领一行,成为“质量”和“品牌”的同义词。新时代下,它们又在变与守中,不断地挣扎、前行。

打造百年老店

说起“老字号”,总能让人眼前闪现出一幕幕家族兴衰的镜头。据统计,目前中华老字号企业中仅有10%经营效率较好,70%可勉强维持现状,还有20%则处于长期亏损甚至面临破产倒闭。

国酒茅台无疑是荣誉、赚钱两不误的百年品牌。1915年,在美国巴拿马世博会上“一摔成名”更是被传为佳话。

茅台酒的名讳正式诞生是在1704年(清康熙四十二年)。茅台镇盛产名酒是自古以来的事情,到明末清初,独步天下的回沙酱香型白酒已臻成型。康熙四十二年,茅台白酒以品牌的形式大量涌现,例如“回沙茅台”“茅春”“茅台烧春”。其中,偈盛烧房将其生产的白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

而现在的贵州茅台酒厂成立于1953年,是贵州省委将当时最大的恒兴烧房收购,并将另外两家烧房合并进来后,成立的国营茅台酒厂。2001年,贵州茅台以31.39元的发行价在A股上市,现在股价已经翻了近十倍,并曾经以500元的惊人股价一览众山小,成为历史上最贵的牛股。

上海是我国近代银楼业的发祥地,创业于1848年的老凤祥已伴随上海人走过160个春秋,是中国首饰业的世纪品牌,也是国内唯一由一个半世纪前相传至今的百年老店。

而坐落在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上的老凤祥银楼,是中国仅有的原店原址一直延续至今的银楼,历史已有百年以上。

翻开新中国的黄金工艺史,老凤祥绝对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老凤祥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金银器件的所有内容,从奥运会到人民大会堂都与老凤祥有着不解之缘。

“张小泉品牌”始创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至今已历近400年。创始人张小泉首创“镶钢锻制”技艺,把铁的相对柔软与钢的坚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一技术原理,现代科技还无法将其完全替代。

张小泉还为后人立下了“良钢精作”的祖训,经一代又一代的恪守奉遵,业已形成为一种“张小泉”特有的工匠精神。正是这种技艺和精神,为“张小泉”品牌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自古有“南有张小泉,中有曹正兴,北有王麻子”的说法,但是历史是无情的,曾经的剪刀三状元,今日也唯有张小泉屹立不倒。

2015年3月,创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拥有111年历史的广州老字号云香楼也悄然关门谢客。

创建于1495年、明清两朝为皇宫配制药膳的老字号“鹤年堂”,如今自主产品少、销售网点少、全国覆盖面窄、无电商渠道,退居二线。

而对于中药企业的万全堂、制作毛笔的戴月轩、制帽的马聚源等老字号品牌,有很多年轻人表示“未曾听说”。

相比国外许多老字号企业,当前我国老字号企业的发展正处于一种堪忧的状况。国外的老字号企业通过强强联合、产品创新等途径把百年老店变成享誉全球的品牌。

不少人能够如数家珍般地报出路易威登、古驰、阿玛尼、香奈儿等名字。然而,我们会经常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几乎所有的奢侈品,都是名副其实的“老字号”企业。比如,路易威登成立于1854年,博柏利创办于1856年,香奈儿成立于1910年,古驰成立于1921年……

可以看到,国外的老字号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获得了“奢饰品”这个更有分量、更能带来附加值的头衔。相比之下,中国也有成千上万的老字号企业,超过百年历史的亦有数千家,但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它们距离“奢侈品”这三个字还有较大的距离。更令人感叹的是,大部分的老字号发展并不理想,有些甚至挣扎在生存线上。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利用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产品。很多中国老字号和国外的奢侈品品牌一样,曾经都是皇室御用品。经过时代的变迁,国外的奢侈品成功地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中国的老字号却依旧束之高阁。这里面除了守旧思维之外,是“飞入”时代的介质没有找到,或者说没有利用技术或工艺,实现产品由旧向新的转换。

重在传承中创新

“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

在数百年的进程中,它们都各自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史,最终在行业内独树一帜。然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老字号”作为中华悠久历史的一部分,应如何在不同时期焕发其独特的光彩,让消费者体验到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服务?

提到廖元和堂的化风丹,其从300多年的演变中不断革新而成,是贵州仅有的唯一一个如此长历史的药品。然而,随着该药品不断衍生,让药品更好地服务大众健康,让秘方剂量更精确,一直都是一代代廖氏传人始终潜心研究的问题。

1644年,廖氏先祖廖耀寅研制出的第一代丹药,如蚕豆大小,对四时盛行的瘴气、偏瘫、中风、癫痫,小儿高热惊风等症有特效。廖氏后人在化风丹的药方上不断改进,寻求更好适应病情的验方,直到廖氏第七代传人廖铭诏,才最终确立了化风丹现在的配方和工艺。

化风丹的制作工艺是保证药品独一无二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如何传承和创新完善,一直都是廖元和堂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该公司董事长廖小刚说:“因为产品的独特性,公司一直以传承为主,创新为辅,让产品配方剂量更精确、制作技艺更精湛,从而保证产品品质和品牌生命力。”

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化风丹的配方剂量、标准更加准确,药效药理更科学和完善,让廖元和堂化风丹秘方剂量更加精确,产品品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其疗效更加显著,塑造了品牌公信力,备受消费者信赖。

当一些百年老店在时代的发展中渐行渐远时,传统中药现代化却让“中华老字号”云南白药华丽转身,实现了传统中医药融入现代健康生活的成功转型,品牌价值位居医药行业第一。

1902年,云南名医曲焕章创制出具有止血止痛、活血化瘀的“曲焕章百宝丹”,即“云南白药”,一经问世就被誉为“伤科圣药”。谈及这家百年老字号“返老还童”的秘诀,是依托“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理念,云南白药创建“内部创业、超额分享”机制,以药为本、跨界发展,对传统中药进行现代化改造。

尤其近年来,云南白药在传统单一产品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云南白药牙膏、气雾剂、创可贴为代表的六大族群390多个健康产品,在与跨国巨头的竞争中节节胜出。其中,白药牙膏已成为民族品牌转型升级的代名词。从诞生到冲出外资品牌的包围、跃居行业第二,白药牙膏只用了10多年。

如今,一部分老字号已经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在保持优良传统、产品质量的同时,跟上了新形势。过去同仁堂的门店只在北京,“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现在门店有2000多家,其中在海外就有100多家。在传统丸散膏丹的基础上,对配方也进行了二次科研,将中药剂型增加到27个,满足了市场的新需求。

东阿阿胶在产品的开发方面也是做足了功课。为了开发新产品,东阿阿胶立足中华文化来创新,比如“桃花姬”阿胶糕,灵感就来自于元曲《秋夜梧桐雨之锦上花》。如今,这款产品的销售额已接近5亿元。

稻香村的创新,则不仅仅体现在对传统食品的改造上,还有销售方式的变化。销售方面实现了“互联网+”,在月饼销售旺季时,曾通过互联网销售的月饼达2亿多元。

有些老字号消亡,正是因为传统工艺失传,专门人才流失,经验观念陈旧。如一家餐饮业的百年老店,配方只掌握在老掌柜一人手中,掌柜故去,味道不在。这样的老字号谁能拯救得了呢?

相反,有些老字号浴火重生,靠的就是将传统发扬光大。如“天然不刺激的百雀羚草本”,是从中华传统医典中探寻现代护肤应用之法;由国外影星“代言”的回力鞋,是凭优良做工掀起国货复兴浪潮。如果没有自己的绝活,单靠怀旧或民族情结,怎能对消费者产生长久的吸引力?

老字号的价值在老,出路在新。老字号要想永续发展,就不能一成不变,传承是根本,创新则是出路。

猜你喜欢
张小泉老字号
百年老字号
张小泉新添国内首台开刃机器人
张小泉IPO:几家欢喜几家愁
让老字号绽放“光明”
中华老字号 百年福同惠
鑫炳记太谷饼: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剪刀王张小泉的前世今生
TEST OF TIME
TEST OF TIME
张小泉家传剪子 工善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