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非洲留学生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2018-07-13 00:48潘羽
校园英语·月末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

【摘要】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事业正在不断深入加强,非洲来华的留学生规模正在日益增多。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的稳定工作也面临应对学生突发事件频发的严峻挑战,高校是思想活跃的地方,集体生活是其一大重要特点,爆发突发事件的概率较高,这不仅对非洲来华的留学生生命财产安全有所威胁,也对国家声誉、教育发展有所影响。是以,在这多种文化集于一校的状态下,增强高校留学生的管理工作,意义愈发凸显出来。留学生安全管理问题将成为高校留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等院校;非洲留学生;校园安全管理

【作者简介】潘羽,浙江万里学院。

一、对于非洲留学生安全管理定义与意义

为了保证来华学习的非洲留学生的安全而进行相关的管理、组织、计划和控制等保障安全方面的活动即安全管理其定义。让高校运用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剖析、研究非洲留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各种不稳定而导致的安全威胁,从而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和消除这些不安全因素,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非洲留学生安全管理是校内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加强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强留学生校园安全管理,对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对促进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非洲来华留学生文化背景和群体特征以及管理问题

就非洲留学生自身而言,因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本国有着不一样的语言、思想、意识以及宗教信仰,经历、学历和个人习惯也各不相同。在其生长国的文化已在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已基本成形的状态下来到中国学习。截然不同的中非文化差异和宗教信仰,使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冲突和精神孤独,中国以习为常的一些现象在他们看来无法接受。

非洲留学生文化背景和群体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因为非洲过去长时间处于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残酷剥削压迫,非洲来华留学生自我防备意识和民族意识较强。在中国学习生活时,如遇到不顺的事情,往往就会联系到种族歧视,拥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我防范意识。非洲留学生感情丰富,他们大多性情朴直又敏感多疑,喜怒哀乐都会挂在脸上,他們容易冲动,常常会以感情取代理智,只有将不满的情绪完全发泄出来才能恢复理智。

2.在非洲,宗教在生活中占有的地位很高,他们多信奉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和原始宗教。而来自北非的非洲留学生大多是阿拉伯人,他们以羊肉为主,不可食猪肉。

3.非洲来华留学生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宗教信仰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传统,即团结,群体意识强。这使他们很容易产生群体凝聚力,更容易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4.非洲人先天拥有歌舞天赋,他们的歌舞多以敲击乐器为主,声音粗豪、开阔、清朗。他们还喜欢抽烟喝酒,并且共同分享的习惯,一支烟多人轮流共享的现象非常普遍,边喝酒边唱歌跳舞是非洲留学生感情宣泄的一种方式。

5.非洲现在行使的法律大多是从法、英等西方国家照搬而来,再加之多年殖民者的教会,使非洲来华留学生的法律意识很强,在其学习生活中经常按照法律条款来保护自身权益。

因非洲留学生的复杂文化背景和群体特征,管理中会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针对不断变化的留学生群体,缺乏宏观统筹和微观规划。

2.在日常事物和政治、教学的应对上停留较多。

3.除专业教学以外,在文化管理上相对于较弱,难以深度融会管理。

4.安全问题上,校内过严而校外力所不及,因而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大。

三、常见留学生安全事件类型及原因分析

按照引发事件突发的不同原因,将涉及非洲留学生校园安全事件分为三类。

1.突发性疾病:非洲留学生刚来到中国,由于饮食习惯与本国有着较大差别,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有的留学生身上原本有潜在疾病,来中国后忽然爆发。有的则是参加运动前准备不足,致使运动性损伤。另有少数会发生心理问题。突发疾病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因为不服水土,对中国饮食短期内无法顺应,精神上的不良状况则主要因跨文化的适应能力,因文化差异感到困扰困惑,致使文化休克。

2.意外伤害:非洲留学生来自非洲不同国家,非洲列国之间也存在着文化背景与生活习惯的差别,加之非洲留学生多疑、冲动敏感的性情,不一样国籍非洲留学生之间的冲突常有发生,如暴力斗殴、挑衅、团体骚乱等。一些由留学生本身思想素质与行为方法失衡致使的人身损害事宜,若是采用必要的教育举措,大多是可以预防、防止的。针对不同宗教、不同背景的非洲留学生,我们既要保护留学生的原教信仰自由,也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由于宗教信仰、文化不同等差异引发的一系列相关安全问题。意外伤害还包括交通事故、宿舍失火、财物失盗等,这类灾害事件如果在社会上和校园内产生,会使非洲留学生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甚至焦虑、恐惧、暴躁等异常情绪。高校应意识到留学生处在一个阶段过渡时期,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对于违反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学校规定时要及时处理。

3.突发性公共事件:因为疾病防疫事件引起的校园安全和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患、流行性流动症、食物中毒等安全事项。都会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峻的社会影响,也会危及高校留学生的安全。高校是人员集中地,如发生此类事项,治理、控制的难度增高,结果比较严重。留学生如遇到此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由于环境所致,经验不足,安全教育有所欠缺,较为容易受到伤害。是以,增强留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掌握对突发事项的正确方法,才能及时躲开危险,让突发性公共事件对留学生造成的危险率下降。

四、非洲留学生校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现状

1.校园安全事件产生以偶然性为主,在事件突发时,学校对于留学生的管理习惯于常规管理和决议计划,多以过往经验主导管理,预警性低,反应滞后,对校园安全事件个案应对时,战略规划不到位,管理不规范,处置程序无章可循,每每草草了事,负面影响大且漫长。

2.对于非洲留学生的突发事件管理危及意识淡薄,应急管理理念缺乏,管理方式落后,师生的危机意识不强,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因素缺少关注。

3.高校留学生突发事件管理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保障不完善。

4.高校对非洲留学生突发事件缺乏危机意识教育,缺少突发事件应对流程及相关模拟演练,导致学生安全意识低,危机防范意识不强。

5.高校对非洲留学生的专业管理人员缺乏,对突发事件心理支持系统不完善。相关管理人员应具有外语能力,跨文化交流才能等综合管理才能,同时具备处置相关事项经验。突发事件当事人常出现较大的心理波动,甚至出现抑郁等心理疾病,所以这类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对非洲留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质量。

五、非洲留学生安全管理对策

学校对非洲留学生安全管理既要按照我国对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现行法律法规、高校的行政法规,又要考虑到非洲留学生的文化背景,考虑到国际教育和管理的情势,增强国际间的融合交流,研习外国高校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并联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拟定合适非洲留学生的安全管理模式。

1.高校应对本国学生和留学生趋同管理、同中求异。非洲留学生因为文化背景、生活风俗、语言等和本国不一样,这个特殊性应使得高校对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都具有相应的特殊化,不能都用同一套管理模式。把非洲留学生集合起来和本国学生分离开管理,非洲留学生学习和生活区域都划分开,安置专门的非洲留学生教师,建设留学生公寓等举措,有利于更好的为非洲留学生提供帮助和安全管理,从而提升各方面的安全程度。但在趋同管理的同时要尽量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同中求异,既能很好的管理非洲留学生,又能保证他们在中国的学习热情、生活质量和人身安全,又能让非洲留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融入中国生活文化,使非洲留学生和本国学生能融为一个团体,消除隔阂,更好的融入中国社会,促进中非文化交流。

2.实施综合安全管理模式。按照高校实际情况综合一体化经管和协作式办理,既具有一体化经管统一管理,又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减少职责紊乱的缺陷又具有职责明确、合作和谐的益处。高校可建立互帮互助小组,让中国学生帮助非洲留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一些困难,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更有利于建立管理人员与非洲留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加快我国学生和非洲留学生之间的友好。高校应基于本身,持续研究留学生安全管理模式的可行,加强对校内校外非洲留学生的治理与帮助,保持联系流通,对他们碰到的困难能够快速给予帮助,并与学校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建立一个可长期联系的治理机制,最大限度的保证校内校外住宿的非洲留学生的安全。

3.了解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沟通管理。因文化习俗被误解导致的冲突很多,在非洲留学生安全管理中,务必要充分了解文化差异,并制定相应对策。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有许多中,如在教育方面,中国倾向于说教,而非洲等西方国家则倾向于管理,在文化传统上,中国提倡团结互助,而西方则提倡自我主义。社会关系上,中国人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而西方更重视人人平等,社会习性上,中国社会礼仪含蓄庞杂,时间观念灵便,而西方社會礼节则简略的多,时间观念又极重。婚姻立场,中国更显得郑重和严峻。所以在管理上,需要充分尊重非洲留学生的文化习性,宗教信仰,若能充分了解文化差异,就能大大减少非洲留学生与本国学生及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4.建立安全预警检测机制和应急预案。预防可使突发事件发生的机率降到最低,虽然突发事件防不胜防,但预防是防止突发事件的一大要务。安全预警机制又可分为预防机制、处理机制和事后恢复机制三部分。完善非洲留学生突发事件相关规章制度,建立非洲留学生突发事件的社会支持系统,编制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增强非洲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管理的专研,设置专业的非洲留学生突发事件管理队伍,对留学生突发事件潜伏的诱发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后,形成预警系统。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开启处理机制,创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留学生突发事件处置中坚持依法办理,同时兼顾学生个人利益,建设突发事件心理支持系统,在突发事件中留学生遭到损伤后,要斟酌当事人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需有专业人员对突发事件及波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留学生突发事件处理结束后,要根据事件具体情况对事件本身尽快进行恢复处理,并总结经验教训,对已有的管理政策及预案做出调整,为以后处理类似的安全事件提供参考,认真分析突发事件的原因,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

来华非洲留学生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及时更新观念,强化危及意识,根据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几套来华非洲留学生突发危及事件应急预案,这样,一旦发生来华非洲留学生突发危及事件时,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选择有效快捷的应急预案及时应对。高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聘请懂英语的心理专家在校内建设留学生心理咨询辅导点,加强对来华非洲留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和监控,使非洲留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的获得帮助和治疗,避免他们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从根源上阻断大多数来华的非洲留学生突发危及事件的发生。

六、总结

在非洲来华的留学生数量规模日益增多的形势下,安全管理工作要更上一层,安全管理理念要更加进步。突发事件管理是主要组成部分,学校要注重非洲留学生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提高校园应对非洲留学生校园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完善非洲留学生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的规范化、体系化、制度化。由于留学生的特殊性,来华留学生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有力的对突发事件进行管理,是确保学生生活顺利前行,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正常展开的重要条件,乃至社会融洽稳定和促进国际关系的有力保障之一。

参考文献:

[1]郑江华,候芳,张雷.高等院校非洲留学生校园安全管理研究,2012 (04).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
浅谈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规范治理模式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