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紫砂精品《筋纹壶》的魅力特色

2019-01-29 02:40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筋纹器筋纹紫砂陶

徐 燕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1、前言

陶都宜兴的紫砂在钟灵毓秀的江南土地上,灿烂了数百个年头,无论是它的起源还是过往,它漫长走过的一段路,因为岁月留下的古朴雅致,而深受大众喜爱,紫砂深厚的历史,传承了千年的文明,也是它自身价值的一种反馈,紫砂价值可谓是长盛不衰。在繁荣的陶瓷艺术发展年代中,能创作出自己优秀的作品和辉煌成就,一定要刻苦努力,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2、紫砂精品《筋纹壶》的魅力特色

做好一件紫砂作品,必需从它的形、神、气、态、韵、精等许多方向去思索、观察、赏识,除有精致的工艺和优美的造型外,还要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那就是紫砂泥。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掌握三个要素:造型、做工和泥料。笔者的《筋纹壶》运用“点、线、面、画”的分割,将紫砂器的整体造型俯视呈对称、均匀状,纵观紫砂器的立面,茎纹线有壁立千仞的整齐,又似行云流水的飘动。它的造型纹理清晰流畅、口盖严密准确且四面转换通转。《筋纹壶》以精而巧,精而小,精而雅的特色,既庄重古朴,又飘逸优美,清秀端丽,别致独到。俏丽俊秀,朴实无华,呈现敦厚、浑朴、融圆,人品、艺品的表里如一。

紫砂筋纹器的形状创造理念依照植物瓜果、花瓣儿的筋瓤和纹理,经提纯加工而创作出来,如瓜棱、秋菊、玉兰和水仙等。规则的纹路组织,等分匀衡,齐整协调,线条顺畅,自然明快,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美。在茗壶造型艺术中具有代表性、形制丰富、影响较大的门类之一。紫砂筋纹器型的残片最早是在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古窑遗址中出土,历经宋、元及明代早期陶工的开掘,经过演变,在明代中期以无名氏陶匠为先导,以时大彬、李仲芳、陈仲美、徐友泉等为杰出代表的特有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筋纹壶》

筋纹器壶制造工具有各种样板、凿子、理清筋纹器规格的各类梗及收拾壶内筋纹的尖刀、牙子等。用木搭子打成厚薄均匀的泥片和泥条,用样板及凿子切割筋纹器壶的壶口、壶盖,校正口、盖,通转平整。确定好壶的标准,打好圆形的身筒。将打好的身筒放在石膏模具中,并用工具挡规整,挡好壶身后,一定要口部满片,保持壶体中空及一定的湿度。用各种规格的线梗、牙子、尖刀规范清理筋纹和口部、底部。用手工搓制壶嘴、壶把,并用工具和明针理清盖内、外的筋纹。用脂泥粘接壶嘴、壶把、并用尖刀、明针进行加工清理。用样板校正,并用凿子开启口部,使筋纹瓣整洁划一,标准正确。装上壶嘴、壶把、并校正位置。

紫砂筋纹器造型作为紫砂造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门类之一,优良传统应该继承发扬,并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立足于创新。这样,才不致于使优良的传统技艺失传湮没。也只有在发扬光大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紫砂筋纹器新作才能不断涌现,紫砂艺术才能繁荣,才能使紫砂事业进一步向前推进发展。紫砂筋纹器的制作者队伍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收藏者、壶友们对紫砂筋纹器的了解、理解、兴趣不停的向上,这是非常可喜的。紫砂筋纹器造型型制必将发扬光大,推陈出新,重塑辉煌,这是必然的,亦是可行的。优秀的传统经典融入当今创造潮流,也必将为紫砂筋纹器流入新的动力,将紫砂筋纹器推向新的发展空间,使紫砂筋纹器永载史册。

3、总结

宜兴的紫砂陶艺有着丰富的历史印记,有待我们不断地去探求、总结、实践。当代生活的很多新思潮,带来许多新的思维,要求我们不断去探求新的造型风格,作为紫砂艺术人员,在不断进取的同时,也要广泛涉猎他人的作品,才会产生出更多的紫砂陶艺珍品,回报社会,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让紫砂陶艺被更多的世人所喜爱。

猜你喜欢
筋纹器筋纹紫砂陶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君乐壶”的筋纹艺术美感探究
筋纹智慧,美菱盛放
——论紫砂壶作品《合菱》的艺术创作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浅谈紫砂筋纹器“清趣”的制作工艺和造型艺术
香雾空蒙高海棠——浅析“高海棠壶”的筋纹器之美与花之韵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
浅析八梭壶与筋纹器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