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逆志”课堂教学法的探讨

2019-09-10 07:22马维兵
高考·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马维兵

摘 要:“以意逆志”最早是有孟子提出的诗歌的批评方法,经后世的学者文人提炼发展成为传统文学的鉴赏理论。孟子强调对诗歌的理解,不能只从字句的表面意思上去看,要从全诗的基本思想出发,去领会字句的含义。对“意”的理解,一是指读诗人的意。汉代赵岐、宋代朱熹他们都强调读诗人必须全面地领会诗篇之含义,有了正确的认识方可得作者之志。二是指客观地存在于诗篇中的意。清代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诗缘起》中的解释也符合文学创作的特点。文章从古今学者的研究说法、研究意义、教育理论研究价值三个方面论述,“以意逆志”是一种有利于文学类教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以意逆志;教学方法;高中语文课堂

“以意逆志”语出《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是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读者不要望文生义、机械理解作品,而应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推测作者的本意,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孟子的这种诗歌鉴赏方法,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我们把孟子鉴赏诗歌的方法灵活运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去(不适合议论类文体教学),“以意逆志”就是以读者的主观创造、感知、体验、思考、评价来探究文本内涵的丰富多样性,强调读者与文本的互动与理解,从而提升文本理解的多重性、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达到读者与作品的共鸣。正如清代王夫之说的:“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朱自清《诗言志辨》中说到:“以意逆志是以己意去推做诗之志,而所谓志,是全篇的意义,不是断章取义的意义。”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他们是文本意义生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一)现代阅读教学认为,“以意逆志”是解读文学作品的一种阅读方式、方法,不是单一的诗歌鉴赏,还有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即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文学作品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与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批判相吻合。新课标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提倡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因而“以意逆志”的阅读方式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是切实可行的。

西方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理解的产生应该是作者的“视界”与读者的“视界”的有机融合,他的“视界融合”说思想与孟子“以意逆志”的批评方法不谋而合。可见,在重视读者的积极作用这一点上“以意逆志”与接受美学、解释学之间是有共通之处的。

(二)“以意逆志”课堂教学法作为一种主客互动的文学解读方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思路清晰,“以意逆志”需要读者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解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对作品进行富有意义的挖掘。其次,任务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基础上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第三,方法简单,用具有创新型的的教学观点、丰富的教学手段、先进的网络技术等,来支持课堂教学,并营造引人入胜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以乐学促自学,从而自主、积极学习。

“以意逆志”是一种教学方法,其手段无非是课堂材料引用的合理性,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性,课堂练习的灵活性。方法就是找规律,只要掌握规律,课堂教学就是个例子,学生的学习自觉主动性自然而成。

(三)“以意逆志”课堂教学法的教育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何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如何深入探究文本,如何促进教学研究,进而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成长。“以意逆志”给了教师学生充分的自主想象空间,有利于教师开放性地设计教学,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的体会创造性地理解文本,保证了文本意义生成的趣味性、丰富性。文学作品是常读常新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多读一遍文章,就有创新性的心得体会。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一言堂,创设民主开放的情境,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要不断提高自己文学方面的修养,引领学生走正确的解读之路。

总之,“以意逆志”课堂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适应新课程改革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文章加注“文为2018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S[2018]GHB1400)

参考文献

[1]郭绿环.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3):214-215.

[2]尤國军.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13.

[3]张峰.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169-170.

[4]张艳.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分析[J].学周刊,2014(21):158.

[5]姚律力.浅谈高中语文建构主义教学法[J].语文建设,2013(36):7-8.

[6]朱万香.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探析[J].教学研究,2013,36(02):86-89+124.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双一流”视阈下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方法的兼容性发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初探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