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2019-09-10 07:22韦修圣
高考·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职计算机改革随之产生,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逐渐凸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可以提升计算机教学成效,而且能够提升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希望能给教师提供一些借鉴,从而促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引言: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中职学校培养出的计算机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中职学校就要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弥补传统教学的漏洞,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成效,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掌握知识和技术,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研究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一)以学生为主体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内涵是以学生为主体,这就意味着教师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要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可以邀请学生设计任务,让学生了解任务的实际目的。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程。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通過完成任务能够实践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能够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帮助,能够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目标。同时学生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可以获得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二)以任务为主线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内涵就是以任务为主线,通过任务来让学生了解知识点,学习知识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具有三重特性:第一重特性是综合性。综合性意味着任务中包含的知识点要非常全面,要包含课内外的多种知识。第二重特性是层次性。层次性意味着任务要有多个层次,要能符合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第三重特性是适度性。适度性意味着任务不仅要能激发学生潜力,又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教师在设计时必须要保证任务具有这三种特性,这样才能让任务驱动教学法发挥出实际作用,才能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同时教师要保证任务的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完成任务。

(三)以教师为主导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布置学习任务,还要监督整个任务完成过程,这样可以有效发挥指导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注意两点:第一点是适时指导。教师要挑准合适的时机,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思路,又不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二点是适度指导。教师要主动指导学生,但是又不能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要让学生有思考和探究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才能提升学生的成就感。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还要重视学生的接受度,要利用平等的地位和柔和的语言去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进步。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中应用策略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直接决定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教师要做好任务设计工作,设置合理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完成任务的能力。第一,教师要增添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兴趣是推动学生完成任务的强大动力,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必须加入学生喜爱的内容,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在任务中让学生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分、总分和各个阶段分数学生所占的比例,这样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二,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丰富任务中蕴含的知识。教师要将课程的重难点和任务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解析重难点,让学生对课程有更好的理解。例如在讲授word图文混排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贺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项技术。

(二)划分合理的学生小组

划分小组的目的在于合理搭配学生,让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和进步。教师要做好分组工作,划分合理的学生小组,让学生共同研究课题、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首先,教师要做好沟通工作。教师要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了解学生的人机关系,综合多种条件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学习中提升学习能力。其次,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当学生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再提供解题思路,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身实力,也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任务,让学生找到完成任务的正确方向。最后,教师要做好总结工作。教师要和学生共同课程知识点,让学生总结任务的要点和完成任务的步骤,从而让学生对知识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做出合理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找出问题,能够促进学生进步。教师要做好评价工作,做出合理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让学生快速解决学习问题。教师在评价时不仅要评价学生的任务成果,还要评价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这样才能提升评价的客观性,才能让学生信服评价,才能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方案去学习。同时教师要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点评,还要对小组进行综合点评,这样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虚心接受他人评价,促使学生在评价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计算机教学任务。

结语: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让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凸显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价值。教师要设置合理的教学任务、划分合理的学生小组、做出合理的教学评价,提升计算机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欣欣.基于“任务驱动”教学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课程研究[J].才智,2015(35):181.

[2]王秀梅.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市场,2016(02):187-188.

作者简介: 韦修圣(出生年月:1970.03),男,贵州安顺人,一级教师。方向: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准、精、特、趣”的四大追求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