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教学

2019-09-10 07:22方丽娜
高考·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奥赛校本学科

方丽娜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物理学科的教学,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教师在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保证学生发展科学素养?

1、物理学科校本课程的设置、选材、教材编写的原则是:以学生为本,有趣、有用、简单而又深刻。

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根据学生需求,可以分三个大类的物理学科的校本课程:物理学史、物理实驗、物理奥赛。物理实验校本课程侧重科学探究与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培养,物理奥赛侧重科学思维方面培养,物理学史侧重物理观念的培养。

对物理实验的选材要求是简单又常见:各种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电压表、电流表、温度计的读数)、落体现象(从高空抛物到自由落体)、斜面(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测动摩擦因数、探究功与速度关系)、弹簧(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关系、测弹簧弹性势能),电阻(各种方法测量电阻)、电池(原生态的电池)简单的选材,无限的想象力,一个重锤能应用于哪些实验?我们这些实验为什么选用这个器材?还可能设计什么实验用这个实验仪器?设计,实验,验证,改进,再实验,不断动手,动脑,把头脑中的一个个奇思妙想不断动手做出来,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无限的想象。

对物理学史的选材主要是主干知识发展史:力学发展史、电磁学发展史、光学发展史等,同时结合目前学生急需的职业生涯指导中的专业选择问题,在讲发展史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现在在各大学这些物理类专业招生上有什么要求,这些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情况等,让学生即了解了历史也了解了现在。对学生以后的选择发展方向是有用的。

物理奥赛辅导可以更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力,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改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可见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物理奥赛辅导可以促进他们的常规学习。

2、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尝试以学定教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学生的情绪,参与,思维,生成等情况,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激发构建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教学评价以学生为中心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结果。我们可以尝试着在实践中去做多种形式过程性的综合评价,重点落实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而不是最后的终结性的考试——“一考定终身”。这样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能使教师更好的去关注学生,而学生只要是做了就会得到老师的关注,就有分数,学生的每一个过程都在记录着最终的成绩。

3、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育”出来的。

物理必修一教材开篇最上方引用庄子的话“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物理学的特点在于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观察现象,理性思维再抽象出具体结论。我们需要给学生创设物理情景,在物理情景中不断激发学生思考,在观察表象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原生态问题,得到思维的建构和升华。在原生态问题中“育”出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实验我们提供最常见的仪器,通过不断的设计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用最简单的物理情景,有针对性的小问题不断扩展学生的思考范围。通过动手尝试来验证思考结论,再修正假设,再验证,让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再设计验证方案。基于数据得出结论再对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解释,在这过程中使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物理学史我们提供最主干的发展简史,重点落在发现过程上,在过程学习中体验物理学家的奇思妙想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一起走过科学的足迹,在一个个“故事”中物理观念得到建构和升华。同时也引起学生思考,以后的学科走向是什么样的,在这过程中我们能起到什么作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物理竞赛辅导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物理竞赛的要求源于常规教学内容又高于常规教学,对物理思维方法,学科间的知识综合能力、运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总之,校本课程教学与统编教材和常规课堂和谐发展,从而实现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猜你喜欢
奥赛校本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野蛮生长的学科奥赛,该管管了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2017年斯洛文尼亚奥赛不等式试题的推广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