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2019-09-10 07:22赵晓潘
高考·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初中生物有效策略

赵晓潘

摘 要:新时期的课程改革衍生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为现代教师指明了教育的新方向,其中“核心素养”被认为是教改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在初中生物课上,教师要加大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索力度,深入分析其内涵,将之与具体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科学品质、实践精神、思维能力等的培养。本文从初中生物教师的角度出发,探究了在课堂教学中践行核心素养理念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一、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目标中的实际体现

(一)培养学生的现代生命观

生物学科具有浓烈的生命气息,主要侧重于研究自然界中各种有生命体征的物体现象,并对其活动规律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掌握各种生物的发展动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最本质的目的是为学生揭示自然科学中生命的奥秘,使学生客观认识所有生物,了解各种生物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其存在的意义,在感受生命的奇妙的同时学会尊重每一条生命,树立现代化的生命观。

(二)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理性思维

初中生物课堂上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进行研究时,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科学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客观认知能力。初中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探究每个生物问题,在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的情况下,有理有据地运用多种科学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推测,并通过筛选信息、总结反思等确认最终的结果,形成求真、求知的科学品质。

(三)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生物学科会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实验,通过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提出合理的猜想,然后根据事先设计好的实验步骤,借助相关的实验仪器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在生物实验课堂上,初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其学习潜能,使学生们在自主探究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身的生物综合素养。

(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进行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初中生要拥有学以致用的能力,将知识应用于具体的生活问题中,提升个人的担当能力。在生物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合理的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树立环保、健康的意识,形成关爱生命、崇尚科学的品质,提高学生在生物角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理念的有效策略

(一)以思维导图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渗透生物核心素养教育

在初中生物课上,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课堂教学环节或者各部分的生物知识梳理清楚,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认知条理,并融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清基本知识点。在教学活动中,生物教师可以自己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以本节课的教学课题为中心,在其分支上用箭头指示的方式标注出教学内容的目标任务、重难点、基本教学步骤和与该主题相关旧知识点,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探究某种生物现象。在思维导图的指导下,初中学生根据分支内容体验了知识形成的具体过程,对于生命、细胞等有了清晰的认知,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确立了严谨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二)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课堂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品质

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课题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初中教师要为学生打造合作探究的平台,使小组成员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火花,提高个人的综合技能。实验课开始之初,生物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固定的小组坐好,然后根据教师展示的实验目的和学习任务,讨论确定实验所需器材后制定具体的实验步骤,列举一些注意事项,并提前预设一些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拟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等实验准备做好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巡查,关注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并对每个小组的实验成果进行预估,记录其选择器材和设计的实验方法中体现出来的优势和缺点,以便在课堂结尾给予学生行有针对性地评价。合作式的生物实验教学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契机,学生们在操作中不断反思和调整实验方案,无论实验结果是否正确,学生们都能迅速掌握生物基本原理,收获成就感,在教师的指导和自身的总结中形成自主探究、理性思考、严谨认真的精神品质。

(三)增加课堂实践环节,促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生物学科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我們呼吸的空气还是周围的自然环境,都是生物研究的对象。生物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给学生传递知识,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技能,也要重视实践的作用,为学生的生活化思维奠定基础,从生物学的角度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外出采风,去某种生物的聚居地参观,并捡拾途中见到的“白色垃圾”,树立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的理念;生物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医院中的人体标本,让学生观看由不健康生活方式造成的疾病现象、病理特征等,使学生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去博物馆体验人类生命发展的神奇,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三、结论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要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入手,关注知识传播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有效课堂学习中发展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1]]范丽娜,付建红.初中生物课外活动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影响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02).

[2]张晓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核心素养——以《细菌》一课教学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04).

[3]孙三勇.落实生物理性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基于理性思维的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30).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理念初中生物有效策略
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篮球课程改革探讨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