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真题对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的指导意义

2019-09-10 20:43刘小菊
高考·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考试题复习策略

刘小菊

摘 要:高考复习的有效性,是高考成绩的保障。研究高考试题,对制定高考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高考试题;政治复习;试题特点;复习策略

在高考政治复习中,理清思路,摸清方向,制定有效的复习策略,是十分重要的。高考试题是精雕细琢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高考试题,我们可以挖掘信息,了解考向,掌握方法,对制定复习策略,搞好复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从一轮复习的误区和高考试题的特点入手对高考有效复习策略进行探究。

一、一轮复习中的误区

1.老师在复习过程中追求复习进度,“求快”,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不清,知识体系没有建构,答题时文字表达不准确,语言表述不完整,缺乏必要的专业术语。

2.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对知识进行拓展与迁移,又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调用知识能力也欠缺,出现答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

3.学生不关注时事与热点,只重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答题生搬硬套,上下挪移,缺乏深度分析。

4.搞题海战术,“多而不精”。铺天盖地的卷子,学生泛泛而做,老师泛泛而讲,不归类,不比较,抓不住精髓和规律的东西,学生烦,老师累,题做得多但效果不好。

二、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

1.关注基础主干知识,强调必备知识的考查。

如2015全国Ⅱ卷第38题“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2016全国Ⅱ卷第38题“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2017全国卷一第38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消费品供给存在的问题”,2018全国Ⅱ卷“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均考查了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的问题。这类考点可谓是经久不衰,体现出高考试题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

2.突出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综合运用,注重能力的考查。

如2015全国Ⅰ卷38题“结合材料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依据设问,难以找到可用的具体知识,教材只讲了“财政的作用”,没有讲“财政分配的原则”的知识,却讲了“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的知识。对此,进行同位类比和演绎,推理出财政分配也应坚持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这类题型考查,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摆脱教材束缚,极具有探究性。如果对知识不理解,不迁移,是做不出题来的。

3.选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如2017年全国Ⅰ卷第39题的“人大释法”题材,全国Ⅱ卷第17题的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题材,全国Ⅲ卷第18题的试点设立监察委员会题材,第38题的中国高铁“走出去”题材等,均紧贴国家当前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热点话题,时代性强。再如全国Ⅰ卷第38题中我国居民“海外购物潮”,全国Ⅱ卷第12题信用卡购物,第18题社区各族群众同过民族节日,都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题材新颖,接地气,让考生乐于参与,有话能说。

4.命题凸显价值导向和育人功能。

如2018年全国Ⅰ卷第39题“人大释法”题材,第40题“中国诗词大会”题材,全国Ⅱ卷第39题“政府、人大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题材,第40题“创新中国的科技領航者潘建伟先进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增强政治认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高考命题的德育功能。

三、一轮复习应对策略

针对师生在复习中的误区及高考试题的特点,要确定有效的一轮复习策略,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对必备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复习。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在一轮复习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切记只追求复习进度而忽视复习的质量。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对常考点抓住不放,对重点知识不遗漏,对细节知识不忽视,对易错易混知识要归纳比较,夯实基础,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2.注重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综合运用。

能力是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升华和融通。高考突出考查学生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以及全方位多层次地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仅仅把知识记清楚,不足以应付高考。复习教学中,要求学生加深对知识理解,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学会对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迁移与演绎,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拓展、生成知识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死记硬背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能力。

3.要关注时政热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生活。

在复习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把热点问题与教材对接,联系重大时政热点与社会焦点创设情境。一是选取紧扣时代脉搏、反映国家政策与发展的材料,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心国家发展。二是撷取生活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话题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培养学生运用学科观点分析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要挖掘知识与热点的隐性联系,全方位多层次深入分析,准确把握问题的切入点,做到有备无患。抓住了重大时政热点问题,也就抓住了政治总复习的关键所在。

4.注重复习中的德育和价值引领。

高考试题注重立德树人。在复习中,要正确把握备考方向,不能“死讲知识”“讲死知识”,要把知识里蕴含的德育观、价值观的导向信息传递给学生,让知识“活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建设,增强国家认同和自信,树立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样,学生在答题时,就不会束缚于“死知识”,而是带着“活的灵魂”的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不拘泥于一处,多元组织答案,提高得分率。

除此之外,还要创编和遴选高质量的训练题,通过适度的专项训练,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掌握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总之,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根据学生实际量身定做好复习策略,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芃《刘芃考试文集》2012

[2]佚名《新高考改革趋势》2015

猜你喜欢
高考试题复习策略
浅谈2016年6月之后的四级听力复习策略
浅析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中职高三语文复习对口单招策略研究
2017届高考政治学科复习策略
二轮力学实验专题的复习策略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相关试题的归类分析
巧用高考试题,让高三哲学复习课堂灵动起来
利用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能效比”
浅析高考试题中的差异充气电池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