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复习备考方略之二

2019-09-10 20:43祁贵松
高考·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思维训练

祁贵松

摘 要:在高考作文复习备考中,除审题立意不深刻外,学生不会运用论证技巧来说理也是导致低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尤为显得重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缘事析理的方法,获取高分就不是难事了。

关键词:缘事析理;思维训练;获取高分

不管是在平时的教学,还是高考作文阅卷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立意只能达到基础等级,立意平庸之作比比皆是,而达到《考试说明》中发展等级之“深刻”“有创新”的佳作并不多见。究其原因有三:老生常谈,拾人牙慧,缺乏深度;观点绝对,缺乏辩证,失于偏颇;思想贫乏,表达幼稚,欠形象生动。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除阅读和语言积累不够外,没掌握论证说理技巧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如何让学生在考场上熟练进行论证说理,深入分析,从而获取发展等级高分呢?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缘事析理,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所谓缘事析理,是指依据事例分析它所蕴含的道理。最易学又好用的的缘事析理的方法有三种:以小见大、辩证分析、类比剖析。详解如下:

一、善于勾联,引发思考、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是指通过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大的主题,为读者展示一个比现实更为广阔的、更为深远的艺术境界来,从而引发读者思考。

生片段1:……与吾细细谈之,校词正句,量格究韵。其言无所不至,心神所达,皆超乎吾想,非吾粗鄙之笔墨可记哉。

归,余怅然若有所得,万般感慨。吾于老师,琢石之于巍然高山也;吾于诗词,浅潭之于无边汪洋也。诗词之爱,源于我心,生乎吾感。优劣功利皆不足谓,愿取若水一瓢而饮之,惟此而已。

然而余不竟心生悲怆。可叹吾中华文化之广博,日渐西去。今人只知欧美之哲人柏拉图,而不甚知先秦诸子;或眼界之极不过伶戏,而不识嘉莹为何人。至于大师苦心孤诣,呕血沥血,所成旷世巨著,每逢刊行,销量不及白文之分毫。社交网红,搏人耳目尔,无数人竟追之捧之。其可怪也欤,其可悲也欤!

余,三尺微命,草芥书生。埋吾之头于书山题海,眼框愈重;疲吾之命于前途高考,枷锁益坚。可叹吾之生命,竟不为吾控;吾之自由,不过数米篱墙之中!然余心所向,青冥之巅,虽一文不名,不遗不弃。世人多为功名利禄所累,如机厂轰轰之零件,不知其為何而来,向何而去,浑浑噩噩,度日如驴。或为其父母之期许,或为旁人之言语,终不得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可怜现实艰难,人心难测,君子欲立于世而无所困,难甚也哉!

然大丈夫立于世,不为凄寒所恸,不效穷途而哭。身处象内,胸怀四海;心神所达,南冥之渊。潮头弄浪,火中取栗,吾命当如此矣!会乘鸾车,摘星揽月;当骑紫骍,踏雪而歌。(《寻师有感》节选)。

例析:该文是学生的习作片段。该生因爱好诗词,携带诗词前往老师住处请教,回来后有感而发写成此文,因而感情真挚。该文又用文言文写成,用语简洁,彰显了学生的文言功底。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没有就事论事,而是缘事而发,以小见大,毫不留情批判了当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轻视,令作者痛心疾首。作者没有就此停笔,而是进一步联想,更加深刻的指出了当今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伤害。这样以小见大,分析深刻的文章,读来令人欣慰不已。

二、全面客观、由表及里、辩证分析。

辩证分析就是在分析问题、阐释道理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学会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

在议论文写作中,说理不透彻,片面偏激,绝对化,已是学生作文的通病。在考场上,如果考生分析问题时能作某种哲理性的思考,进行辩证地阐发,就能准确全面深入地说理,赢得高分。

生片段2: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节日,而且是代代相传的,因为它承载了国家的文化内涵。当下,西式节日在我国青年群体中越来越流行,上半年过“情人节”,下半年过“平安夜”,当然,这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包容性。但从另一方面看,我国的传统节日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清明忙着不祭亲、重阳忙着未敬老。更可怕的是我国的某些传统节日却被韩国、日本申遗成功。这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就好比是自斩根须,丢掉了根本。因此,面对传统文化,我们的正确做法是:兼容并蓄,继承发扬。

例析:这个例段小作者首先引出节日的话题,接着辩证的分析了西式节日在我国盛行和传统节日在我国受冷落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办法,即兼容并蓄,继承发扬。该段落条理清晰,充分反映了小作者对现实的思考。

三、树立观点、类比说理、生动形象。

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这种论证方法的特点是:在论证一个比较抽象或比较生僻的观点或道理时,为了使别人更易于接受,特意引用另一个比较形象比较为人所熟悉的事物情况来类比说明。

生片段3:赫尔岑曾言: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循循善诱。人们需要阅读,正如花儿需要阳光,鸟儿需要阳光,鱼儿需要海洋一样,如果没有阅读,一个人的灵魂是不完整的。我们生活在浮躁的时代里,更加需要静下心来阅读。静心阅读,便是在净化心灵。(学生习作《静心阅读,净化心灵》节选)

该段是习作的开头,首先名言引入话题,接着使用比喻论证,将抽象的观点比作人们熟知的事物,进一步缘事而发,顺势得出观点:静心阅读,便是在净化心灵。

纵观以上三种论证方法可知:以小见大法,是一种较常见的的方法,如果运用得法,可将主旨引向深入;辩证分析法,是一种体现学生辩证思维的论证技巧,如果运用恰当,符合高考大纲中对作文的要求;类比论证,虽说不是最常用的论证方法,可使用得巧妙,亦可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获取高分。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不妨也试试!

参考文献

[1]蒲儒刿.思维训练:语文课改深化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论坛,2018(23):41-43..

猜你喜欢
思维训练
让“中间地带”不再被遗忘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
铸造思维品质 提升阅读能力
静等花开: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例谈
深入挖掘,妙笔生花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重视思维训练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预习笔记在阅读教学中的定位和思考